论汉朝最后一个将军——吕布
其实关于吕布,我一直有几个疑问。
第一个问题,人生都有发展轨迹,吕布是不是个没文化的莽夫,而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吕布和什么人相善,什么人追随他?
答案是:吕布出身于九原文吏,却以武名盛重,那么说明他非常聪明,能文且能武。吕布麾下长期聚集着一批尊奉汉室,重义轻死的英杰,如刚正闻名的陈宫,清白闻名的高顺,义勇闻名的张辽,孝烈闻名的臧霸,与吕布相善的则是丁原、王允这类汉朝老臣,其他的则大抵是并州出身相对纯粹简单的中级军官。吕布并没有太多依附豪强的老滑文官组成的幕僚班子,如果实在说有,那也是陈珪、陈登父子加入以后。
第二个问题,董卓为什么要杀丁原,而吕布为什么要杀丁原?
答案是:丁原是出身寒门,循军功累功至骑都尉,继任张懿成为并州刺史,其人受使不辞难,有急危必先驱,在并州军队中有非常高的威望,吕布、张辽、张杨都是他一手提拔培养的青年官吏(主簿、从事)。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为首的诸校尉乱入宫闱,尽杀阉人。董卓和丁原都是被何进邀来勤王的地方军队,董卓呵斥了袁绍,以强势的武装控制洛阳。当时丁原手上的军力本就不如董卓的野战军,担任的是执金吾的职务,也即首都卫戍。应该可以设想袁绍必定与丁原谋划除董,但力有不逮。而董卓要彻底控制庙堂,也一定要除掉丁原。
按演义的说法,丁原和董卓两军相斗,击败了董卓,董卓使计利诱吕布杀了丁原。按史料来看,丁原担任了首都卫戍的职务,而董卓大军也进入洛阳,这样看两人都在洛阳,斗争也在朝堂。吕布是丁原的重要部将,如果吕布杀丁原,张辽、张杨也在场不可能不知道,而后两者也是丁原的部将,那么他们就是联合起来谋杀了本部领导。从张辽、张杨的风评看,即使吕布被利诱,张辽、张杨又怎么肯善罢甘休而委身附逆呢?历史的真相要么是吕和二张皆被买通,要么是由丁原、袁绍发动的反董第一谋,吕布以丁原的人头成了代号深海,二张随行。
第三个问题,王允和吕布怎么联通上的,而吕布怎么会杀了董卓?
答案是:演义里王允通过美女貂蝉勾引了吕布,又献给董卓,形成了挑拨连环计,诱使吕布杀董卓。但按史料记载,既没有连环计也没有貂蝉。王允和丁原一样原本是地方刺史(豫州),因为宦官迫害退隐,又被何进征辟。一般人不知道的是——王允家是并州望族。所以经由并州刺史丁原的引介,王允认识吕布并不奇怪。甚至吕布投董卓是王允参与安排的都不奇怪,因为王允是最早认为董卓将威胁汉室的人。
吕布杀董卓,是汉室的功臣,事实上王允的政变取得了成功。但是王允并没有能够控制局势,吕布劝王允拿出府库资金发放给西凉军人,并免除他们附董的罪过,王允却不能权变,导致西凉军人在贾诩的挑拨下攻入长安。吕布又劝王允让他逃离,王允诀别的话是“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由此深语而观,吕布是王允深托之人,而不是一个出卖丁原的小人。
第四个问题,为什么说吕布是汉朝最后一个为王室奋战的将军?
答案是:在汉室倾颓,群雄逐鹿的过程里,吕布其实是个没有根基的人,他的主要随从是高顺张辽这些义勇之士,他的首选项是四世三公出身的袁术,袁术不能留,才去袁绍处,依旧不被重视。吕布遂转投故人河内太守张杨,并联络身在兖州的原陈留太守张邈,张邈附从过曹操,与尊王党名流陈宫、张超一道迎立吕布为兖州牧,由于曹操利用地形优势反攻吕布得手,吕布被迫逃亡徐州。我们可以看到张杨、张邈、张超、陈宫都是百分百尊王党和东汉老臣子,而不是群雄自立之志的人物,他们联系成了一张尊王党的网络。吕布恰恰是串联其中的人物。
从吕布的布局看,他一直在试图继续串联二袁,恐怕所为的不过王允的遗命,试图召集各路人马出兵勤王的背后,同样还会有杨彪、董承、伏完这些天子朝臣的策动,他们都是尊王党。很可惜,袁术、袁绍虽然是所谓四世三公汉臣子弟出身,当初袁绍在董卓重压下还信誓旦旦要恢复朝堂,不过在王允覆灭后,袁氏兄弟看起来就不打算为王室出力了。事实上,二袁都在积累力量跻身群雄,后来袁术还称了帝。曹操攻克徐州后,吕布被擒,可能还想用丁原和王允的故技重施。但很不幸,刘备先森给了吕布一记背刺,曹操最终宰了吕布。
无论毁誉,吕布终其一生仍保持着汉将的身份,更或许他已是最后一个还为汉朝作垂死挣扎的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