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意大利步兵配置如何?隆美尔抱怨编制不齐,难以胜任任务要求

2020-07-03 14:05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在二战前期,意大利总计有67个常编师,兵力并不少,虽然出国进行大规模战斗稍有不足,但是自保尚且有余,可是当意大利在没有做好准备就突然站在盟军对立面之后,前线部队的人员装备就捉襟见肘了。

意大利军队


意大利步兵配置

意大利军队和其他国家军队不太一样,配置方面有点特立独行,这种配置上的差异以及糟糕的后勤保障,导致北非作战期间隆美尔无法相信意军的战斗力。那么意大利步兵人员和武器配置到底如何?

首先我们看意大利的步兵班,常见的步兵班一般配置10人左右,装备一挺轻机枪和几支半自动或栓动步枪,再配以一两支冲锋枪,这样就形成了从远到近的梯次火力。而意大利步兵班的人员更像是一个加强班,人数18人至20人。

意大利军队

一个标准的20人步兵班里,有一个9人的轻机枪组,这个机枪组包括一名指挥和2个4人的机枪操作人员,一挺轻机枪分别有正副射手、弹药手和观察手;步兵班其余11人为步枪手和正副班长,当然也会装备冲锋枪。

如此加强的步兵班,由两个班组成一个步兵排,由正副排长带领,3个步兵排组成一个步兵连,此外连部还有一个独立的连部排,一个连总计156人。

意大利军队

意军步兵师采用二二制编制,一个师下辖2个步兵团,一个团下辖2个步兵营,一个营下辖2个步兵连,另外加上师属一个炮兵团、一个迫击炮营、一个反坦克炮连,以及勤务等人员,总计将近1.3万人。

仅从表面数据来看,一个步兵师的配置也不错了,至少轻重火力都有搭配,然而真实情况并不是这么回事。

意大利军队

不能满编的意大利师

实际上在北非作战时期,意大利并没有掌握海空主动权,导致北非作战部队武器装备和人员的损失得不到及时补充,大部分时候都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而且其二二制的编制进一步恶化了战场情况。

一般大部分军队都采用三三制配置,这样一个作战单位虽然人员增加,但是打起仗来确实更好用,如果不是紧急大规模战事,三个作战单位可以相互轮换休整,而当防线出现缺口时,处于休整状态的单位可以临时补上去,就像在打车轮战一样。而意大利在北非那些不能齐装满员的步兵师,连固守正常的防线宽度都很勉强,就更不要提后备兵员了,也难怪隆美尔抱怨意大利的步兵编制。

意大利军队

除了编制上的问题,意大利的武器装备也差了一个等级。常规的轻武器,如卡尔加诺步枪、布瑞达轻机枪等,和北非的英军装备相比在一个等级,但是重武器就差得多了。

意军炮兵团装备的主要是65、75毫米山炮/轻型榴弹炮,每个炮兵团标配34门,实际上这些火炮本身性能就悬殊太大,65、75毫米炮仅是射程几千米的中口径炮,和同时期的25磅炮,或者德军的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相比,简直差得太多;就算这样的火炮,在北非地区还数量不足,而且弹药还很紧缺。

意大利军队

在迫击炮方面,包括30门81毫米迫击炮,以及126门45毫米迫击炮,按说81毫米迫击炮性能还是不错的,奈何数量太少,弹药紧着用,只有45毫米迫击炮稍微宽松一些,这门造型独特的迫击炮还能平射,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小口径步兵炮的角色。总体而言,对于上万人的作战师,这点迫击炮火力投放能力仍然不足,尤其是对阵的还是英军部队。

反坦克和防空方面,一般为8门47毫米反坦克炮和8门20毫米高射炮,同样是武器装备不足,反坦克炮有时候也会用反坦克枪代替。在宽广的战线上,区区8门反坦克炮、高射炮,所能起到的作用太小,几乎无法独立应对较大规模的装甲冲击。

结语

严格来说,一个标准意军步兵师的配置并不弱,它强于当时大部分的国家,但弱于英军、德军等强国,属于中上水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许多人认为意大利最大的失误就是没能好好利用二战初期的有利局势,非要自己动手抢夺地盘,结果自身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情况下卷入海外作战,贸然开辟的北非战场把德军也拖累了。


二战意大利步兵配置如何?隆美尔抱怨编制不齐,难以胜任任务要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