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白酒企业发布半年报,真实情况是……

曾现佳节遇冷,今年的白酒消费格外受人关注。近日,随着白酒企业半年报的陆续发布,白酒“众生相”显现。
据统计,截至8月25日,有13家白酒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业绩报告及业绩预告,当中有7家上半年的收入、盈利保持两位数增长,2家酒企营收、利润双降,4家净利增速超3成。
《2023年上半年中国白酒价格指数运行报告》指出,从上半年市场情况来看,虽然有亮点,但去库存压力下白酒行业面临“保价还是保量”的两难选择。从全国白酒批发价格总指数走势看,今年上半年同比只上涨1.54%,不仅低于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甚至低于三年疫情时期,创下近七年的同期新低。
一方面,目前白酒半年报中,企业增长占主基调;另一方面,行业整体“调整期”特征明显,白酒发展似乎陷入了“矛盾”。
上半年,白酒财报反映出了行业哪些真实问题?
01
头部酒企加速拉升

从已发布半年报的酒企业绩来看,头部酒企的走高趋势明显。
如山西汾酒于8月24日晚间发布半年报,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0.11亿元,同比上涨23.98%;归母净利润67.67亿元,同比上涨35%。
除山西汾酒外,此前已有贵州茅台、舍得酒业、金徽酒、迎驾贡酒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公布了上半年业绩。
其中,贵州茅台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95.76亿元,同比增长20.76%,实现归母净利润359.8亿元,同比增长20.76%;舍得酒业上半年营业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16.64%;归母净利润9.2亿元,同比增长10.07%;迎驾贡酒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43亿元,同比增长24.25%;实现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36.53%……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今年一季度财报,营收和净利均报双位数增长。
此外,伊力特、金种子酒、金徽酒等业绩呈现恢复趋势。金徽酒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5.23亿元,同比增加24.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4亿元,同比增加20.06%,去年同期净利下滑10.36%;伊力特去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了近四成,今年上半年,伊力特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金种子酒上半年预计亏损3200万元到4800万元之间,相比去年同期5508万元的亏损显著减少;岩石股份营收大涨69。73%;净利润大涨46.22%,但净利润率持续走低。
珍酒李渡亦迎来它上市的首份半年报。珍酒李渡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为20.3亿元,同比增长19.6%。
综上来看,除了去年下滑严重的伊力特增速明显外,增长亮眼的企业大都集中在营收持续靠前的头部白酒企业中,白酒行业“强者恒强”的特征更为显眼。
02
“慢牛”酒市中承压前行

名酒开始拉升、部分酒企缓慢恢复,行业专家曾称,白酒行业或进入“慢牛行情”。值得关注的是,在一轮白酒深入调整中,白酒“马太效应”的“消极表现”同样不容忽视。
如作为外资白酒企业的水井坊,惨遭营利双降。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7亿元,同比下降26.38%;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45.15%。顺鑫农业净利预计亏损238%—395%。
从行业来看,2023年上半年,全国白酒产量为209.7万千升,同比减少14.8%。行业呈现“量减价升”“量减利增”的态势。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全面放开后,市场反应积极,纷纷押注“疫情后时代”白酒消费的复苏,但事与愿违,行业“小阳春”来得快,去得也不慢。白酒终端消费疲软,库存高企,去库存俨然成为今年酒企、酒商的头等大事。特别是地方酒企,存在降价压力、基酒价格承压等问题,需要避免价格踩踏问题。
目前来看,头部酒企走势良好的业绩,给白酒消费市场注入信心无可厚非。但如何推动酒行业整体的良性运转,使得更多企业走出“周期困境”,或需要更多酒业参与者献计献策,助力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