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你喜欢自己的背影吗? 或者说,你熟悉自己的背影吗? 你,从背后端详过自己的模样吗? 我是没有的,所以,每次看到别人相机里的自己,我都觉得是偷穿了我衣服的陌生人。 我很熟悉我的正面,五官的优缺点、腰的粗细,腿缝的大小……我会偶尔嫌弃,但更多时候喜欢它们的样子。我觉得那就是我,是除了“周婉琳”这个名字以外,唯一可以代表我的东西,甚至“我的正面=我”。 与之相反,我一点都不熟悉我的背面。除了偶尔试衣服的时候看看背面的效果,我很难得转过身去瞄几眼。 如果正面不尽人意,看久了也许多少会安慰性地接受自己的样子。但背面就不一样了,如果屏幕里的那个身影不好看的话,那大概率一眼都不愿多看了。 渐渐地我不喜欢别人拍我的背影,后来连同样不太熟悉的侧面也被殃及。因为我知道正脸有美颜相机可以大刀阔斧地修饰,但面对强调轮廓曲线的背影和侧脸,再智能的美颜相机也如无米的巧妇,毫无用武之地。 后来,背影被嫌弃多了,好不容易从精修的正面建立起的稍稍自信也被慢慢消磨掉了,阔别已久的容貌焦虑又开始钳住我。我开始别扭地回避家人和好友的镜头,从一个肆意大笑玩闹的社牛,变成了躲闪不自信的摄恐。 再后来的某天,和许久不见的好友约了一个早午茶。好友很喜欢摄影,摄影技术也很过硬,和我分享过很多作品。那些照片真的拍的很好,景物构图精妙,宁静深远;人物鲜活真实,情绪饱满。但即便如此,当我看到她胸前挂着相机冲我招手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咯噔一下:美颜相机我都扛不住,这高清的大镜头,我该怎么说才能不让她拍我啊?或者,怎么跟她解释我不想看她拍的我啊? 暗暗纠结一番后,我决定还是拿出永远的必杀技——真诚。 我:其实,我不喜欢拍照。 她:啊?为什么?你明明很好看啊。 我:嗯…因为,我自己拍照的时候,都一个样子,没啥新意就不想拍了。而且,我也没有特意练过,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看。(OS: 都再一次直抒胸臆了,应该不会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吧?) 她:我就喜欢改造别人,帮别人发现自己的美。我好多朋友都不喜欢拍照,后来被我锻炼出来了,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我想让你喜欢上拍照。 我:这么厉害? 她:你先试试嘛。不需要特意摆拍,你做自己的事情,剩下的交给我就行。 我半信半疑,但出于情面,没有再坚持。 所以,当朋友拿起相机在咖啡馆里四处转悠的时候,我也心领神会的打开新买的书看了起来,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其他的随她去吧,或者用她的话说:交给她吧。 新书很好看,我坐在窗边,全神贯注地读了起来,虽然偶尔在抬头的瞬间会留意到朋友的摄像头在不同角度对准我,稍稍感到不自然,但没有想象中的坐立难安。 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又来了另一位很好的朋友,大家玩得很开心。在我和后来的那位朋友捧腹大笑、抱作一团的时候,好友默默的拿起相机拍我们。我注意到了,但没有在意,因为当时两个人笑个不停,完全沉浸在无比的欢乐里。 事后当好友把拍的照片分享给我的时候,那些照片其实没有太多惊喜,我知道我还是那个样子。但我却被一些特别的照片打动了。 那些照片里,是开怀大笑的我们。这些大笑的照片,没有美颜相机修饰出来的漂亮,只有饱满的情绪,赤裸的真实。 但真实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吗?不应该最被珍惜吗? 最近半年,我一直力求不糊弄自己,无论是心中所想,还是开口表达,还是文字记述,我都希望是真实且坦诚的。怎么牵涉到自己的外貌,就想注点水呢? 我心中疑惑。 而好友拍下的这些照片,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我,让我不再回避我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不再沉溺于镜子或者美颜相机里的自己。它们提醒我:真实并不丑陋,相反真实很踏实。完美反而太可怕了,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写到这里,我把我的想法分享给了那位喜欢摄影的好友,感谢她的同时,也请她以后肆意地拍我吧,我想看看自己所有的样子,并爱上与众不同的她们,正如当初学会爱上正面一样,因为:她们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