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惊蛰天气,如何预防脑中风?

2023-03-07 10:06 作者:我是沙画  | 我要投稿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到来意味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时却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不仅如此,惊蛰前后更是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早春时节气温不稳定,时冷时热,尤其是血管已经硬化和失去弹性的中老年人,很难适应这样的温度变化,很容易诱发中风等相关疾病。 因此,患有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在此时节一定要注意保养,谨防中风等疾病登门。 一、什么是中风? 中风,学名“脑卒中”,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脑中风的危害极大,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并且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生活和经济负担。中风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中国卒中报告2019》显示:中风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因。 二、惊蛰天气,是如何引发脑中风的? 1、升温快+断崖式降温 惊蛰时节气温不稳定,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最易“倒春寒”。体内血管遭遇热胀冷缩——当气温升高,血管会扩张(胀)当气温下降,血管会收缩(缩);如此往复,对血管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中老年人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病变,一旦脑血管破裂,很容易诱发脑中风。 2、初春天气干燥 春季肝阳上升,干燥的天气结合相关体质或病理会导致肝阳上升、肝火旺发生脑中风。阴阳争斗最易削弱正气而致病,易引起心脑血管的收缩,使血压骤升,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干燥天气加速人体水分流失,血液变黏稠,血液运行受阻,血液就会变得相对比较粘稠,血液流动速度变慢,对于患有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在惊蛰期间,我们要注意预防脑中风的突发,避免发作。 三、惊蛰前后,预防中风的4个措施 1、做好保暖 惊蛰天气变化无常,时冷时热,容易受凉感冒。人体的血管也有“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当温度过低血管会收缩,这对于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老人来说危险系数是很高的。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受不通畅,进而会引发脑中风。 2、科学饮食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要多吃一些“助阳升发”的食物。应以清淡营养为主,要多吃蔬菜以及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尽量少吃含脂肪较高的食物。 3、坚持适当的锻炼 适当的运动可以很好的预防中风,但锻炼一定要有度,切忌不要过度劳累,选取舒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通过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保持充足的睡眠 如果睡眠不足,人们经常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无精打采的现象,而且身体也就容易老化且内分泌功能混乱。 所以,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改善了,血管才可以得到养护,血压、血糖才能够稳定,才能够好地预防中风等疾病。 除此之外,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多晒太阳,以增强防寒能力。

惊蛰天气,如何预防脑中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