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商业动画中的艺术 其二《摄影》

2019-07-20 17:38 作者:中割production  | 我要投稿

摄影

摄影的工作是把人物的作画层和背景层合在一起然后加特效,实现一些作画实现不了的效果,所以动画的摄影和电影的摄影不一样,电影通过摄像机拍摄场景和人物完成一个镜头,而动画则是依靠原画师一个镜头(cut)一个镜头的作画完成的。

小魔女学园

为什么叫摄影,原因应该是动画早期是画在赛璐珞的透明胶片上,把赛璐珞片转移到胶卷上,然后用摄相机把叠起来的片子拍到胶卷上逐格拍摄。所以这道工序叫做{摄影}。

摄影台

因为是摄影机拍摄也可以运用pan(摇镜),fix(静止镜头),follow(跟镜),T.B(拉镜),T.U(推镜)这些电影的镜头技法。


但其中最核心的还是特殊效果(effect),最常见的是光影效果,比如角色头发的光亮,闪闪发亮的眼睛,金属质感阳光抑或是武器的激光,风雷火电,爆炸等,还有就是曝光或是透射光,还比如按演出要求给画面加上滤镜。

紫罗兰中对背景的虚化和打光的处理,以及为了不让颜色显得脏还给画面加了灰度的滤镜

新海诚的电影摄影的占比相当大,滴落的水花,放晴的天空,天气的变换都是comix wave摄影团队做出来的效果,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几乎都是一张一张抠出来的,所以在新海诚的电影总是能把平时司空见惯的景色做的更加色彩斑斓,新海诚是非常强调人物的演技的,舞台随着人物的演什么而变化,所以室内不同的光效,烘托情景气氛,人物对白,虚化背景。新海诚对摄影是非常大胆的运用,即使牺牲美术。所以他的故事总是能让人沉浸,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CG-WORLD254

比如UFOtable,本身的作画实力并不是很强但摄影技术是天花板级别,在《fate stay night UBW》中酷炫的光影特效和升格镜头都是摄影的功劳,大量的长镜头背动是后期3d layout guide做出来的,而且大量的粒子特效提升了本片的逼格。本片主力原画阿部望本就是特效狂魔,在UFO的摄影加持下画面更加酷炫。

炫酷的光影效果

又或者是gohands,

除了大量的粒子特效和3d背动,他们还喜欢给画面蒙上五彩的滤镜,比如《k》和《壳中少女》为本就很酷的画面与故事变得更加时髦。

京都动画的摄影更加注重气氛的渲染,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轻音少女》的色调偏粉嫩,凸显出少女无忧无虑的日常,同时一些远景会加入一些景深效果,潜移默化的拉近了观众与主角们的距离。《冰菓》中主角折木奉太郎出现的周围总会带着一点棕绿色,表现他周围世界的平凡安静,以及他内向文静的性格,而女主角千反田出现后将他拉到了一个五彩(偏粉紫)的世界,凸显她好奇与活泼的性格也营造两人的暧昧的感觉。为突出二人这里背景会做一些虚化。

烘托特定场景的气氛,或是塑造人物性格都可以通过摄影来处理表达。

如今许多动画中的光由计算机生成,将虚拟光源布置于3D环境中,使得动画中的光具有现实生活中逼真的质感。但我还想谈谈在赛璐珞时代的摄影,那个时候没数码技术,所有的光源要自己创造,比如利用摄影台打入真实光源,或是用锡箔纸或是墨涅尔透镜打出入射光。

为更好的理解我们继续讲阿基拉的例子:

阿基拉的打光非常有意思,像纸灯一样光与影的的界限清晰可辨,通常赛博朋克题材的色调都非常阴暗,昏暗的雨夜五彩的霓虹灯的微光漫射着地面的积水,这是这类电影常用的手法用来营造这种颓废感。

大友克洋也把是这样把新东京描绘的物欲横流又充满浪漫情怀,本人也在访谈中说希望新东京本身成为主要角色.从开头闪烁的霓虹灯到灯红酒绿的街道耸立的高楼大厦,被剥夺权力的少年骑着摩托车留下条状的光纹肆意横行着,这种绚丽的光更加凸显出新东京萧条的错乱感。


 


还有就是影片最后铁雄爆炸掀起的球形光柱吞噬了这座城市的所以的人造光源,最后长期笼罩在阴霾下的城市扫过了几缕阳光映照在这废墟上,暗示着自由与重生。

参考&引用

The Nerdwriter: AKIRA: How To Animate Light

RCAnime: Cinematography (in anime)


日本商业动画中的艺术 其二《摄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