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测试历史试题
一. 选择题(共15道,每道两分)
1.先秦时代的政治体制多为一种”家国同构”的双向政治体制,而除了最基础的”家”与”国”这两大要素,还有第三方面即辅助这套政治措施能合理有效施行的体制,对这一体制说法正确的是
A. 这种体制有效扩展了周王室的政治版图
B. 使西周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C. 成为了中国封建时代两千多年的核心要素
D. 是维护宗法制的礼制产物
2.王安石在答复司马光对他变法不满的书信中答到”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这体现了
A. 王安石力争谋求与保守派的和平共处
B. 王安石借君主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C. 王安石力求将选官制度作为变法的重点
D. 王安石对改革旧有官僚体系来革新政治
3.在儒家传统的史学官里,纣王帝辛被形容成一个”嬖妲淫靡北里舞,宠佞炮绝香牙杯”的暴君代表,但通过考古与史料研究发现,纣王在废除人殉制度,任用平民和奴隶等很多方面上有很大贡献,这说明
A. 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多方面史料入手,且这些史料都有一定价值
B. 帝辛的暴行实则是封建时代统治者为推行儒学传统而强加的
C. 不同时代或不同立场的人对历史人物有不同态度,我们要辩证来看
D. 纣王被灭亡实则是偶然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某战国时代的著作里论证道”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该观点
A. 出于老子极其后学之手
B. 体现了朴素的机械辩证法思想
C. 是百家争鸣发展到鼎盛的表现之一
D. 对自然界的物质性有了一定的朴素认知
5.徐继畬在《瀛寰志略》中对华盛顿评价为:”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这体现了
A. 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早期开眼看世界对欧美先进制度的认知
B. 步入近代后清政府内部产生了一部分力图改革政体的封建官员
C.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文化领域影响深远
D. 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成为了当时中国普遍的实践对象
6.”从诞生那一刻开始,这种残缺的微小工业体系就注定面临这被摧残,被破坏的结局,即便有着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他们哪里是威权主义者和舶来者经济的对手”
这体现了
A. 甘地开展”回到纺车去”的必要性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三座大山下苟延残喘地发展
C.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D.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7.罗马帝国的安敦尼王朝因为出现了哈德良,图拉真等五位贤明的皇帝也被称为“五贤帝时代”,他们在位期间,帝国的疆域大规模扩张,包括不列颠,达西亚(今罗马尼亚),安纳托利亚都被收归帝国,这体现了
A. 帝国的扩张与皇帝本人的能力有很大关系
B. 罗马帝国疆域遍布亚欧非
C.贤明的政治环境是国家扩张的必要前提
D.罗马帝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大规模扩张的必然性
8.法兰西卡佩王朝的路易六世(1081-1137)在位期间整顿了御前会议,同市民结盟并利用教士的力量扫除大贵族们对王权的干预,他大力支持城市自治运动,被称为“公社之父”,他也是卡佩王朝第一位权力较强的法王,这说明( )
A. 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是中古欧洲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B. 法兰西很早就建立了王权专制体系
C.中古西欧王权在一定程度上与世俗权力合作来获取利益
D.王权的兴起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9.拿破仑战争后,意大利半岛上的烧炭党兴起,旨在对抗哈布斯堡王朝和维也纳体系下严重分裂的政治割据…而在做成了”欧洲宪兵”的俄罗斯帝国,却被名为”十二月党人”的新士兵们挑战,在德意志,同样出现了黑红金的三色旗…这说明了( )
A.反法同盟在对抗拿破仑过程中内部出现危机
B.维也纳体系使欧洲各国面临巨大危机
C.拿破仑对各国的民主化进程影响深远
D.拿破仑影响下的欧洲大陆民族主义化日益兴盛
10.俾斯麦在社会建设方面,用残酷手段打压工人运动,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套俾斯麦的社保体系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在德奥北欧等地仍在使用,这说明了( )
A.俾斯麦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欧洲第一个建立的
B.王朝战争的下的矛盾亟待采取制度手段解决
C.普鲁士王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备
D.俾斯麦的政策具有深远影响
11.西班牙的卡斯蒂利亚掠夺者埃尔南·科尔特斯仅仅带了几百人的队伍在深入美洲大陆探索时发现了尤卡坦半岛上的阿兹特克文明,当他们到达特诺奇蒂特兰的神庙时,阿兹特克皇帝蒙特祖玛二世甚至以为这些白人是白皮肤神明转世,材料说明了( )
A.西班牙人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
B.美洲原住民与西班牙侵略者建立了短暂的合作关系
C.没有尽早认清侵略者的本质是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D.美洲原住民的宗教信仰导致了人民的重大灾难
12.”无论是美国人,还是法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或者德国人,都在等着这次会议的结束,因为这场会议或许能对之前所留下的祸患进行暂时的修修补补”( )
这场会议指的是
A.巴黎和会
B.热那亚会议
C.洛迦诺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3.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中提出”此外,我们还将评介旧制度下德国(正走向崩溃和毁灭)的书刊和其他出版物,最后,还将评介两国的那些开辟并继续推进我们正在跨入的时候的书籍”
A.德法年鉴的发行在客观上为德国统一提供了思想武器
B.马克思预料到了德意志帝国政体崩溃的必然性
C.马克思对德国的文化方面持全盘否定的态度
D.马克思对德意志的政治和文化分裂现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批判
14.”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为两大系统,即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和民用工程署
这说明
A. 罗斯福新政重视对工程设施的建设
B. “以工代赈”的手段多元
C. 罗斯福新政解决的焦点问题是人民的就业问题
D. 两大系统在实质上无任何差别
15.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邻国科威特,在短短10个小时内即占领科威特全境。针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以美国为首组成的多国部队,展开代号为“沙漠风暴”的作战计划,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解放了科威特,并沉重打击了伊军的嚣张气焰,这启示我们
A.美国的做法是维护和平的正义之战
B.地区热点仍广泛存在,和平之路任重道远
C.恐怖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公敌
D.冷战结束后地区热点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