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炳哥】炳哥为你推荐复试最权威教材!选对教材事半功倍!
随着初试考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很多同学们现在正在紧张的为复试做准备。但是对于一些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来说,对于准备哪些材料?该如何去准备有一些陌生。
复试环节,是研究生考试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单单只是纸面上的成绩,所以格外的重要。如果能提前的去准备,会大大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但是该怎样去准备复试环节呢?在我看来,首先要学好英语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不管是口语还是听力,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突击。
复试环节中,导师们可能格外看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除了英语之外,复试环节一定要提早准备好这三样东西。如果不准备好,有可能面临着失去机会的风险。
1
复试需要准备的材料
在参加复试环节之前,考生们需要准备证明自己身份和成绩的一些材料。
但是历年来都有考生忽略掉这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准备这个材料的话,学校可能不会给你面试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各大学校都会要求考生提早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本科院校的学生证以及每个学期的成绩单。
这些都是能够证明你身份和成就的材料。如果想要打印准考证的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了,因为开通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了时间之后想打印也没有办法。
如果证件遗失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提前去补办。
2
面试学校所要求的材料
在去报考的院校面试之前可能学校会发出通知,要求学员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必备材料之外,
有一些院校可能还要要求已经毕业的学生要准备毕业证,还有一些相关部门的盖章。
而大四的学生则需要准备生源地部门的盖章以及学校的官方盖章。这些都需要提前去准备,千万不要等到复试时间都快到了才去准备这些事情。
很可能就会发生一些难以遇到的事情,若是影响考试,那就得不偿失了。
3
一份完美的简历
前两个可能是需要大家去准备的硬性资料,只需要花一点时间跑跑腿就可以完成的。但是一份完美的简历则需要大家动脑筋,花心思才能够完成。
如果在复试环节想要去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简历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
一般简历中肯定首先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基本情况介绍完之后,就要介绍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得过什么奖。成就越高,老师对你的印象自然就越深刻。
也越是能证明自己在本科期间的表现与能力。简历上面一定还要包含一些丰富的实习经历,包括你从中获得的感悟。当然本科期间的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复试之前应不应该提前去联系导师,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你自己的想法。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联系一下总是不会出错的。
毕竟若是复试成功,未来考研的时候需要和导师之间有很多时间接触,如果能和导师打好关系,对于我们在研究生期间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自己选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导师,那么研究生几年的时间也是非常难过。所以选择一个优秀的导师也十分重要,最后,预祝参加复试环节的考生们都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
4
专业基础是关键
在考研复试的考试中,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专业课知识的方面。在准备初试时,同学们一般都是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的。
而到了准备复试的阶段,同学们应该以复习专业课为主,专业课的知识是最关键的。那如何复习复试呢?对于复习专业课的知识,我们需要回归到课本上,把初试用的课本再看一遍。
除了课本,像专业课相关导师的论文、相关的学术报告和学术理论…等。都是需要有所了解的。边看的时候,最好随手记一些问题,标注一些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加深记忆和理解。
5
理清思路,提前准备
准备复试,除了知识上的学习,还需要捋顺自己的思路,想一想如何更好的表达出来。对于复试来说拥有一个好的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像复试中你需要准备一个流利的自我介绍。
而这都需要经过充分的准备。这里的准备不仅仅是书面上的准备,还需要经常练习如何流利的表达。
初试结束了,同学们紧绷的神经可以松懈一些了,但不代表着完完全全的松懈。我们还有复试考试需要面对。
在复试之前,时间也是同样宝贵的,在之前的考研考试中,也有同学被卡在了复试的情况。所以说,初试结束后,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
放松过后,还是要打起精神,继续投入复习当中的,你离成功只差一点点了,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失去宝贵的机会。
6
关于复试的推荐教材
1.经济学教材
如果跨专业考经济学,复试的时候,导师很可能会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经济学。
可以这么说(只是一种原因):大二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曼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被深深的吸引。
记住,别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这本书实话说吸引不住人,哈哈,只是一本应试考试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理》最精彩的是经济学十大原理。可以不买这本书,但一定要上网查下这十大原理,不一定要求背出这十大原理。复试的时候,可以讲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如考研的机会成本。
2.经济学思想史
推荐一本重量级别的书:《现代宏观经济学:起源、发展和现状》,我们宏观流派课程讲义很多地方就参考了这本书。
本书分流派介绍了很多流派,如凯恩斯、凯恩斯学派等。
本书特别适合报考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专业的考生复试阶段看。书很厚,也有难度,建议看能看懂的,等以后考上再看,依然很有价值。
3.金融学
金融学涉及的内容多,主要包括:货币金融学(也叫金融学)、商业银行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也叫财务管理)、投资学。
报考金融学学硕的考生,复试一般考金融学内容,可以参照报考院校参考书复习。不过,如果问最经典的一本教材,可以说是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这本书经典,而且由于考研初试学了宏观经济学,再看这个简单。
这本书有个地方特别经典,就是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次贷危机之后的美国金融市场等,这一块有时间的话,建议大家都看看。
4.国际经济学
报考国际贸易、世界经济这些专业的考生复试一般看这些。
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还涉及到国际投资内容。重点是,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市面上,最经典的教材是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分上下册,分别是国际贸易部分和国际金融部分。
这本书是很经典,不过难度高,里面超级多的图形,担心复试没足够时间看,因此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书。
比如,国际贸易,推荐海闻《国际贸易》,虽然出版时间太早,依然经典,具
体包括如下内容:国际贸易为什么产生呢,讲了很多理论,如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贸易壁垒,如贸易战,是不是可以结合中美贸易战分析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体,可以分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逆全球化;等等。
比如,国际金融,推荐奚君羊《国际金融新编》,重点看:国际收支情况,如中国这些年国际收支变化情况;汇率包括人民币汇率,比如为什么今年升值了呢?国际金融危机分析;等等。
5.区域经济学
就教材来说,市面上没有特别经典的教材,各本教材也差不多,用学校推荐的参考书即可。
区域经济学复试,除了书本内容,估计最可能涉及的应该是中国的一些区域案例,这个看所报院校的导师研究什么。
比如,北京和天津高校,估计会问雄安新区;江浙沪一带的高校,估计会问长三角;广东那边的高校,估计会问珠三角;等等。这种最好是看导师论文和书籍等。
关于这个可以买一本:《区域蓝皮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8)》,里面有详细介绍。
6.政治经济学
考这个的,自然要看《资本论》这种高科技书,哈哈。
推荐买这一本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57286.html
这种书深奥,为了便于理解,建议上网看下相关的书评。
7.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市面上教材也很多,但没有特别经典的教材。
之前当当网看过一本书介绍,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84979.html
打动人的地方是,有一些案例,这样就不是很枯燥了。
产业经济学教材分两大块,一块是微观产业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很大,如规模经济、垄断和反垄断等;一块是宏观产业经济学,涉及到具体的一些产业,
如钢铁产业、石油产业等,有些人跟着导师专门研究具体某一个产业,这样毕业以后可以去券商做行业分析报告,也可以去期货公司等做行业分析报告等。
8.国民经济学
同样的,市面上教材也很多,但没有特别经典的教材,较多的用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特别是考人大国民经济学专业。
下面这句话看完,估计大家都知道国民经济学干啥的:
中外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均表明,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形式,但自身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使得政府干预成为一种必要。
但是政府干预同样也存在一定条件下的缺陷。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及其目的在于保持市场经济运行的稳定,由此也就产生了国民经济管理的具体职能与方式。
9.计量经济学
一些考生复试要考计量经济学,计量一个工具,其实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建议都提前学计量经济学,以后研究生也会学计量经济学。
最基础的计量经济学是: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当然,也可以用一些国内的教材,如李子奈《计量经济学》或者庞皓《计量经济学》。
复试的时候,不会很难,就是问问是否大量了解一些基本的计量模型。
10.财政学
市面上,用得最多的是陈共《财政学》,本书还有一本学习指导书。
关于财政学,想到了今天早上在今日头条看到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中国内陆一些省份城市,当地财政收入少于财政支出,少的部分都是转移支付,当然这些钱很多是由富裕城市的财政收入转移过来的。
这些内陆省份城市,大量的财政支出搞一些什么经济开发区等,里面很多企业都是专门拿政府补助的。文章观点就是,在一些内陆小城市,最好的发财道路就是和政府做交易。原因就在这里。
上面介绍了十个专业及相关推荐的参考书。当然,复试复习过程中,大家还可以趁着有时间看一些对复试有帮助自己又感兴趣的书。
如:
1.吴晓波写的一些书都不错,没必要都买,因为书不便宜。如果感兴趣,推荐一本书《激荡十年》,讲的是离我们最近的十年2008-2018年,看完这本书对最近十年会有更好的理解。
2.如果对金融很感兴趣的,可以看下《美国货币史》。本书以货币存量为主线,研究了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对美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货币供应变化和通胀水平的因果关系的细致描绘,证明了货币政策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深远影响,尤其是货币在稳定经济周期中的重要地位。
3.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了全世界。如果对这个感兴趣,推荐一本书:《我们学到了什么?次贷危机以来的宏观经济政策》,里面包括了金融监管等,这个是适合对金融运营感兴趣的考生。
今天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可以一举拿到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