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考复习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7

2020-10-07 13:54 作者:柯南家的小于  | 我要投稿

1、北京有大量历史文化保护区,它们是古都北京的文化标志,而位于北京历史城区中轴线西侧的什刹海区域,更是以宁静幽雅的环境、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著称于世。

注:侧重高雅用优雅,侧重幽静用幽雅

2、任何政策的制定,都应考虑现实,从民众最迫切的需求和期待入手,在满足民众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的基础上,再谈下一步标准的科学提升,否则,看似多么美好的政策也会沦为一纸空文

注:拟定可修用制订,决定必行用制定

3、文风源于内心,你表面上可以做到不动声色,但作为情感宣泄,文字通常会将你内心的感受直接表现出来,一个人的文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年龄、心态、思想内涵及阅历的改变而改变。

注:"阅历"指一个人对社会所发生的事的经历和理解方式,是可以变化的;

"经历"是指亲身体验的时间过程,是客观的、已经发生的,不能变化。

资格经历用资历,财务能力用资力

4、唐朝中期以来,帝国再次陷入激烈的持续动荡,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成为唐帝国后叶的主题。最终,中国进入了50余年的五代十国大分裂时期。看起来,黄河文明似乎已经危在旦夕。但是,为什么中国的文明没像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样彻底衰亡,而是薪尽火传,一直延续至今呢?

注:文艺作品观点用主题,事物主要部分用主体

5、乔榛、丁建华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向观众朋友讲述了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6、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退耕还林,防沙固沙"等一系列措施,但要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7、由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知识的传播以空前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

注:寄居别处用作客,访问别人用做客

8、"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接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繁荣发展的梦想,蕴含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

注:服从听从用遵从,没有违背用遵循,依照指示用遵照


公考复习之言语理解——逻辑填空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