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外对于磁力玩具也有许多相对应的法规例如:

2023-03-23 16:27 作者:专业检测Miss张  | 我要投稿

几颗直径5mm的小钢珠可能威胁孩子生命?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这种具有磁性的磁力珠在人体内互相吸引,可能引发肠穿孔!

事件背景

近日,山东聊城一名2岁大的幼童在玩耍时,误吞了28颗5毫米大的磁力珠,送到医院时已超过20个小时,险些造成胃肠穿孔。医生赶紧为这名幼童安排了胃镜手术,幸运的是,这28颗磁力珠被幼童吞咽后没有分离,除了部分胃黏膜损伤外,没有出现其他被夹住、穿孔等情况。

磁力珠

磁力珠,又称巴克球,为一款国外流行并进入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组合出众多的造型,在“网红”玩具中,巴克球就比较受欢迎,这种磁力珠可以提升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算是一款益智玩具,不过却不适合年龄小的孩子。

磁力珠相关标准要求

磁力珠属于益智类玩具产品,需符合GB 6675《玩具安全》的相关要求。

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中规定,磁铁玩具磁通量应小于50kG²mm²(0.5T²mm²)(当磁通量大于50kG²mm²则被定义为危害磁铁,误食进入体内多颗磁铁会引起磁铁互相吸引导致肠道黏连)或者磁铁部件按照小零件测试时不能完全容入小零件测试器(既无法被儿童误食吞入)。

同时,磁力珠作为一种带涂层的金属制品,需要满足GB 6675.4-2014《玩具安全 第4部分:特定元素的迁移》中8种重金属的限值要求。当产品不符合该限值时,儿童在玩耍过程中重金属的摄入量可能超标,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累计,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危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果产品质量较差,磁力珠被吞下后可能在短时间内释放较多有害物质,引起急性中毒的症状。

国外对于磁力玩具也有许多相对应的法规例如:

● 玩具安全质量 2009/48/EC

● 玩具安全要求 第一部分 物理机械性能 EN 71-1

● 关于危险磁铁玩具标准 ASTM F963-08

● 其他法规要求...

国外通报事件

2022年第27周,我国出口波兰的1款磁球玩具被RAPEX系统通报,该款玩具又具有高磁通量的小零件(球)制成,如果儿童吞下它们,它们可能会相互吸引,导致肠道阻塞或穿孔。最终,该款磁铁玩具因为不符合玩具安全指令和欧盟标准EN 71-1被采取退市、销毁等措施。

发现孩子吃了磁力珠怎么办?

如果发现孩子吃了磁力珠,需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跟孩子明确两个问题,一是问清楚孩子什么时候吃的,二是吃了几个。如果仅误服1颗磁力珠,磁力珠可自行排出体外,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到医院拍个X线片,确认一下,等待排出即可。

如果吃了大于1颗的磁力珠,时间如果小于4小时,可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急诊胃镜取出。

如果误服超过6小时,磁力珠大部分会排到小肠内,自行排出的可能微乎其微,一般需要手术取出,需挂小儿外科就诊。

如果家长一直未发现,误服2-3天后孩子会出现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说明已经出现了肠道穿孔和腹膜炎,会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杭美建议

1、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检查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标识等是否齐全,并根据产品的适用年龄段,选择适宜的产品;

2、选购磁铁玩具时,应注意产品中是否存在磁性小零件,特别是磁通量指数≥50kG2mm2的强磁性小零件;

3、在监护儿童玩耍时,避免儿童用嘴接触玩具或揉眼睛,玩耍后应及时洗手,防止过度接触可迁移元素;

4、如果监护人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者儿童出现突发性的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


国外对于磁力玩具也有许多相对应的法规例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