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平板的维度-我们在买平板的时候在需求些什么

开头讲点废话:
大众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根本敌不过这些老套的资本家,服务的选择方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提供服务的人,全世界做平板的厂家明明有那么多,他们就是只认识个iPad,我不知道这该怪谁,当大众用一些商品名称替代一整个行业的的时候,垄断就已经形成了,新来的人也会抛弃自己的了解自己需求的义务,直接投入其它人的所谓的适合的怀抱
这篇文章,目的,还是帮你找到你自己的消费需求吧,我将将自己近几年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你们,这不是推荐文章,我将系统的区分各家的优劣,当然,不免会有个人的主观臆断,这就只能请大家多多包涵了:

还记得当初乔老仙人刚提出iPad的时候对于iPad的定位:手机和电脑之间的第三屏
换句话说,从一开始平板电脑就不是对手机或者对电脑的替代,而是对手机或电脑的补充。
但是在这个以中国为发展中心的新移动互联网浪潮下,人们早已经不知道电脑为何物了,他们拿着手中的一小块屏幕,以为那就是全部,因此,平板电脑的定位也发生了偏移,从补充电脑和手机的设备变成了更多人心目中电脑的替代品,或者从为了避免PC的高门槛的首要选择。所以第一部分,我将将移动设备划分为手机,电脑,平板,来谈谈不管什么平板可以带给你什么。

手机,作为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设备,俨然成为了个人真正的交互终端,电脑或者平板,从某种意义上对现在人来说只是变成了配合手机的工具,那些互联网早期的啥都得懂点的网民逐渐开始被年过中旬、初中小学学历的人替代。他们不会电脑也不知道互联网,他们只知道肆无忌惮的APP,不够规范的应用商店,也不会去看隐私协议什么东西,这其中放弃或是还未形成认识世界的能力的人,很不幸变成了在网络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人。
人们必须要手机,所以资本家的主攻方向就是手机,互联网浪潮开始时,可以使用电脑或有能力购买平板电脑的人,一般来说都有较强的认识能力,资本家想要在这个方面去赚钱,就必须和用户斗智斗勇,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门槛降低,既然可以爽快的收割大部分低端用户的钱为什么费力讨好那些高端用户?不幸的是,平板和电脑都是这一阶段的牺牲品。人们最容易发现的是,平板的HD版本的APP逐渐停止更新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这些头部公司会没有开发能力?),在iOS的强硬政策和市场保有量的前提下,Android成为了最先被放弃的地方,再加上苹果和安卓这两大阵营的发展策略问题,以及微软在Windows8阶段的滑铁卢,平板电脑从未来,变成了弃子,只有小部分还算有实力的厂商继续探索:苹果、三星、华为、微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问题:没有APP。
很多人说自己购买苹果的理由就是这里良好的APP,但是即便是强如iOS,依旧有一堆国内厂商不好好进行适配,仅限竖屏或者奇怪的缩放充斥着iOS,而且iOS是不存在第三方辅助这一概念的。华为的平行世界提供了系统级的适配方案,还算不错,但是只要APP厂商不针对横屏进行专门的设计优化,平板的体验就不会太好。当然,很多人呢会说我根本不需要那些软件,不过这里可以先开始考虑着,你说的那些你需要的软件,不同设备体验哪个好?硬件决定上限,软件只是附庸。
而相比较Windows的笔电,平板电脑的优势就很明显了,而且就那一个:便携(性能不管怎么比起来,同价位你总能牺牲便携性来获得高性能)。便携的大屏幕,并且具有性能就是平板一直以来的身份。
这次最近的新的iPad发布后,一堆人吵吵着想要把Mac搬上iPad,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MacOS从来没有支持过触控,Windows的触控体验虽然稀烂,但是人家起码有。
但是随着Windows笔电的发展,各种轻薄本也都上架了,不管是微软作为标杆的surface(品控真不行),还是三星galaxy boox,IBM ThinkPad,也不会多重,想要把平板作为生产力的偶尔也要想想自己的平板只有几个洞。
综上所述,基本上平板对你的用处仅限于:影音娱乐;无纸化;替代数位板。这几种作用,其它的专业工作还是算了吧,当然,也有诸如剪辑师,动画师,老法师,代码师之类的需要轻便,这里推荐等我之后针对设备的优劣比较,和其它已经购买平板电脑的专业人员的测评,相信已经到这个位置上也是知道自己的需求的。

当你问清楚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需要一个便携的大屏幕设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了:挑选。
大概分为以下几种维度:使用场景;需求功能;性价比。
这里并没有什么数据,自己对其进行排序,搞清楚自己最看重哪方面的制约,

使用环境包括自己使用他的场景和自己已经有的设备,比如如果你是个苹果用户,那直接去买果子,不要问为什么,这不是你需要问的问题,如果你受到第三点的制约,那我劝你趁早退果保平安。(接下来的推荐可以说是针对非苹果生态圈的用户的,如果你打算买苹果,建议全身设备都换成苹果,因为只有苹果配苹果才有称得上体验的东西。)
使用场景上来说,你是需要在咖啡馆仅靠电池呆一下午,还是随时随地都有充电器,只是需要一个移动起来方便的类似笔记本的设备?平板电脑的尺寸是一个很好的区分点,便携性与尺寸成反比,续航力与尺寸成正比,目前的手机一般都有6寸及以上的大屏幕,所以平板尺寸从8寸到12.6寸算是可以选择的区间,当然,不同品牌的功能性也不同,记住自己的大概场景也有助于接下来的判断。
你需要什么?
你是需要一个便携式的视频播放设备来看剧或者播放考研视频?还是想要无纸化记录,拜托繁琐的各种书本?或者你是个大触,需要一个方便的画画设备?或者摄影老法师,随时随地就能出片?甚至办公狂魔,精通word Excel powerpoint;还有代码大师,随时随地捉bug。。。。
我以上罗列的种种虽不能说覆盖了所有人,但是可以说覆盖了大部分的功能点,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平板的优势在于影音娱乐;无纸化、便携数位板上面,接下来也是这些个东西。
其中最基础的莫过于视频播放器这一属性,我无数次刷到买个iPad来考研的推广,但是到了大部分人手里,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大屏的播放设备。如果你真的只是追求一个大屏幕播放设备,从及其便宜的酷比魔方、台电,到最好的三星、华为都可以,这点需求决定你买什么的更多是预算和使用环境,而不是拓展的功能性。甚至对于很多使用盗版资源的同学来说,没有文件管理的iOS还是直接pass吧。
无纸化学习最主要的当然是作为配件的键盘,以及系统本身对于键盘和鼠标操作的支持,这里最好的当然是Windows,但是X86的续航性普遍较低需要注意。而Android和iOS原生都是不支持对鼠标的优化的,可以用,但是操作逻辑不对劲。这里其实也不是键盘鼠标的问题,而是软件优化的问题,软件是为了触屏设计的,就不要想鼠标会有多好,不过这里可以推荐PWA或者UWP(可惜死了)技术,我相信这两个技术可以完美解决操作逻辑的问题(以及通过网页来解决,不用软件不就行了?)
此时尺寸选择也应该到了10寸以上(9.X寸也算10寸吧2333),10寸以下拿来写字纸太小,用键盘键盘都挤成一堆根本没法用,
如果你需要进一步提升无纸化学习的体验,说白了就是是需要笔,这里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是笔体验>其它,目前说笔体验最佳的应该只有三星,已经用过数位板的大佬应该清楚wacom在压感触控笔行业的地位,而三星因为有wacom股权的缘故,一直在自己设备上上使用的是wacom的无源电磁笔技术,当然,有条件的话前往实体店实际感受一下不同品牌的触感也是极好的。至于画画用的专业软件,似乎都一样,每个平台都有值得称赞的应用程式,对于画家来说,更主要的还是手中的笔吧。
如果你有专业性更强的需求老法师,,,可扩展性或许是你需要考虑到东西,苹果这种连文件管理都没有的设备直接pass(还有自己下片的影视爱好者),安卓能不能支持你的使用?目前Android只有三星有和Adobe合作的专门软件,Windows平台的话请考虑下续航,以及花这么多钱买个平板还是一个轻薄的二合一笔电好。
其实平板的专业性也就到此了,至于文件处理和代码,他们的最优选择似乎还是Windows平板或者二合一设备,毕竟,你都带了键盘了。。除非是受限制于预算的话,那我还是推荐office用户买Windows或者iOS设备,毕竟就我实际体验来说,虽然这篇文稿就是在三星tab S4的onenote上写的,但是我还是想念我surfacebook的键盘。
代码大师们请搞清楚自己的编译器在iOS和Android上有没有,专业人士,比我懂我就不多说了。
抛开以上几种特别需要软件支持的,其实大家更多的还是硬件为主嘛,那其实和硬件同等位置的就是系统了。这里罗列一下完全主观的对各个系统(Android比较突出的俩UI单独列出)

其中:
省心度是一个系统有多少是你不需要去主动寻找的,你只需要干你的就行(也包括遇到系统级bug的情况);
自由度是指你能对系统或者体验上的更改,也就是自定义自己的体验;
系统功能性就是系统自带的独特功能,有别于其它系统的部分;
流畅度就是系统UI响应方面的,你花的钱越多期望就可以越高,但是毕竟是电子设备,用户自己的使用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笔体验就是笔体验啦,三星真的是把笔玩出花来。。。还有隔空手势操作。。另外这些里就三星的笔是随机附赠,不是选配。。

其实直到我自己写到这,才真的想清楚,需要看这篇文章的恰恰是没啥需求的人,对于知道自己需求的人,都会自己去查平板电脑的好坏了。。当然,对于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查起的小白同学而言,这篇文章应该还是有帮助的。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最好的硬件还是特别的软件,前者就去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然后预算内选择最好的那个即可,后者直接看这些特别的软件在哪个平台就好。
软件并不是特定某个软件,比如修图,Lightroom,Photoshop,泼辣修图都是专业性还不错的软件;记笔记,三星的三星笔记,微软的onenote,苹果的啥啥,不同平台的最优选择可能是一样的,制约你的到底是软件还是硬件呢?
平板作为目前讲求生态的产品,能够选择自家的产品还是尽量自家的,除非其它特别突出,比如说你就需要特别强的性能,虽然也不知道能干啥,那就选最新版iPad Pro M1版本。比如你就需要最好的压感笔,那就三星;(我暂且只想到这两个特别突出的举例。。)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才发现是篇入门文章,下篇详细讲讲每家最新的产品吧。。看到这里的看官还请投个币点个赞,谢谢了。
ps.个人讲东西风格一贯想到啥说啥,可能有点零碎,但还是希望您可以从中得到您想要的东西,觉得本文应该涉及到的东西我却没讲出来的欢迎直接在评论区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