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危险的小虫:蝗虫10自走炮

2021-10-17 10:57 作者:三个坦克兵  | 我要投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行火炮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近,可打碉堡以及建筑,远可对装甲集群以及防御阵地进行轰击,尤其是大型的自行火炮集群,一次射击覆盖到的区域几乎没有活物,在二战中,许多设计师以及军事专家总是有新的创新,或者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产物以及有趣的产物,德国的蝗虫10榴弹炮就是例子之一。

Heuschrecke德语是蝗虫的意思:俗称蚂蚱子,蝗虫10,自行榴弹炮

从30年代开始,军方在发展坦克的同时也对装甲车进行火力升级,有的能抗多大炮就抗多大炮,以便发挥其最大火力,sdk装甲车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装甲车的防护力毕竟赶不上坦克,从此就有了一些突击炮,可是当时突击炮没有炮塔近距离遭遇活动不便,但要创新新产物,还是要想办法进行解决。

玩具模型

当时的设定计划内,它不仅仅只是一门自行火炮那么简单,车体上还有一些设备,蝗虫10榴弹炮带有旋转炮塔,后部有一个起重机,在起重机的帮助下,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拆除更换,必要时,也可以对队友进行拖拽,炮塔也可以当成固定炮台,车辆也可以运输弹药。可以说这是一种多功能车型。

相关图纸

这样一来,自行火炮不需要一直固定没有炮塔的姿势了,蝗虫10可以像坦克那样进行360°观察射击,带有起重机的型号,也能充当修理车,当时的这种设计很新鲜,虽然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当时扔获得开发人员的尝试以及军方的批准。

四号坦克的底盘搭载lefh18  105榴弹炮

蝗虫10的项目创建于1942年,使用四号坦克底盘,设计新炮塔,能够容纳105榴弹炮,改项目利用当时现有的零件,从而能够加快开发进度。

Sd.Kfz. 165/1这些原型车使用经过改进的四号坦克底盘,原本有几百辆的订单,可是在1942年最后四个月的时候,克虏伯仅仅完成了10辆原型车,后德军曾将这些原型车投入苏德战争之中,但结局未知(有可能全部损失)

当时的设计基础上参考了三号与四号坦克的底盘,最后确定了四号坦克底盘的方案,当个别地方也借鉴了一下三号坦克,结合设计的特点,最后确定了蝗虫10的设计方案,虽说如此,但工程师们依旧对底盘设计进行了一些改造

后面的起重机正在吊起炮塔

与原版的四号坦克垂直装甲不同,大家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正面带有角度,新改造方案是由几块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加铆接而成,正面厚度为30毫米,侧面与后面为16毫米,炮塔比较脆弱,为10毫米,发动机为迈巴赫HL90发动机,功率360马力,后续型号为HL100 410马力发动机,变速器则与原版四号坦克一致。油箱容量410升,速度为45km 原版则是35km

炮塔以及车体正面,可以看见铆钉与焊接痕迹

上面提到过,蝗虫10是以四号坦克底盘为基础,但其它的地方有所不同,比如前面的主动轮,这个主动轮其实是三号坦克的主动轮,车体可以理解为三号与四号的混合产物

三号坦克,注意看前面的主动轮,蝗虫10的主动轮也是这种,四号坦克的主动轮外形与其不同

车体装甲厚底为30到16毫米,炮塔为半敞开式,这样成员不会觉得憋闷,虽然为半敞开,但是敞开的位置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关闭,这是一种折叠式的设计

敞开的炮塔,打开的钢板想关就关

火力安装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克虏伯的弹药量为60发,莱茵的设计可以达到80发,最大仰角可以达到68°瞄准镜为slfzf2瞄准镜,因为有炮塔的缘故,它可以进行直射,也可以像自行火炮那样进行曲线射击

抬高高,看后部敞开的炮塔,炮弹位于炮塔和车内中间

车组成员为5人,司机和无线电操作员位于前面,剩下的则位于炮塔操控大炮,有时还需要对后面的起重机进行操控,蝗虫既可以当成作战车辆,也可以当成工程车辆,通过铁链与绞轮对炮塔进行固定,车体侧面的结构其实是一个架子,以便把炮塔拆下来的时候放在上面,

就是上面有三个大洞的部件,这其实是一个支架,侧面也有一对,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四方形的架子,方便放上拆掉的炮塔。车体后面有一对大轮子,可以通过这个洞,变成一辆推车,方便拉运
后面的大轮子
就像这样,四脚架变成了推车,可以随时随地的拉走。

1943年初,克虏伯制造了三种原型车,同年春季进行了测试,并展现了它们的性能,速度达到45km每小时,剩下的跟四号坦克差不多少,从外形上看,蝗虫与坦克没多大区别。测试结果提出后,建议增强机动性与火力持续性,这也在上面提到了为啥克虏伯与莱茵的设计有点差别,由于当时的军方要求,这些能量产的项目最后都没有得到执行。(当然,这且是后话)。

古德里安大将

1943年,三辆原型车都进行了测试,良好的性能使得古德里安对蝗虫10自走炮十分喜爱,虽然古德里安对蝗虫10很感兴趣,但是他和军方为了不影响坦克的生产受到影响,因此蝗虫10的生产计划被终止。

竞争产物,pzh18 与蝗虫一样,最后也被停止

关于量产的讨论一直到了1944年,早在42年,莱茵开发了自己的自行榴弹炮项目,也是使用105毫米榴弹炮,于1944年春研发完毕,测试结果军方要求对底盘进行重新设计,到了年底,原本有最佳解决方案,可因为当时德国的条件,这些项目最后只停留在了纸面上。

保存至今的蝗虫10,位于美国

虽然蝗虫10没有量产,但是三辆的原型车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设计材料,三辆原型车完成测试后被送回了工厂,也没有拆卸,军方也没有把它们进行服役,一直呆到了德国投降,1945年春其中一辆原型车被美军发现,成为了战利品,并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测试,美军也给出了很好的评价,但另外两辆原型车结局未知,有可能被德军自毁,或者美军轰炸的时候炸毁。

正面细节,没有航向机枪

不管怎么说,蝗虫10的性能很好,但也不是没有缺点,没有缺点的东西肯定是不存在的233,比如蝗虫10,车体没有任何的辅助武器,炮塔和车体都是光溜溜的,近距离会受步兵影响,其次是炮塔,由于没有车长指挥塔,这就意味着车长观察的距离较劲,否则就要探出身子去观察,另一个就是装甲过薄,炮塔只有10毫米,是门炮就能把它炸碎,但不可否认的是,蝗虫10在当时的性能上是很出色的,但由于最后不影响坦克的量产进度,它最后不得不取消生产。

蝗虫10自走炮
基本参数


危险的小虫:蝗虫10自走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