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湖南女顿顿吃咸鱼,吃出鼻咽癌晚期,中国咸鱼被列一级致癌物
作者:白小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世界上有一种可怕的癌症,80%的患者都在中国,尤其是在华南地区。这种癌症就是鼻咽癌,全球发病率是10万分之一,而中国比这一比例高了25倍,实在太可怕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你可能永远无法想象的是,事情就坏在了一条鱼身上。
今年5月,湖北43岁的刘女士感觉有些不对劲,右眼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偶尔还会出现面部麻木、鼻塞、耳鸣等症状;刘女士起初还没引起重视,但几个月后症状不断加重,并伴随着反复鼻出血,这时她开始有所警觉,前往湖北省肿瘤医院检查,却被一纸诊断彻底打蒙了——鼻咽癌晚期。
平日生龙活虎、正当不惑之年,又没有其他不良生活恶习,怎么就被癌“击中”了?刘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最终,在医生一系列检查、盘问中找到了原因——问题就出在她平常吃的食物上!刘女士回忆道,平日里自己非常喜欢吃腌制后的鱼,每顿饭必有咸鱼,经常会腌制很多咸鱼作为“库存”,为了方便保存,防止鱼坏掉,还会特意多加作料,让鱼被腌制的特别咸。
就爱吃点咸鱼,口味稍微重点,这也能患上鼻咽癌?这完全说不过去啊!

但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吃咸鱼还是重口味都不是最大的问题,关键在食物间的量变与质变。日常膳食中,新鲜的鱼类中含有少量胺类,在腌制加工处理过程中,会分解出较多的胺类化合物;经过高浓度盐腌制后的咸鱼在脱水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而绝大部分的亚硝酸盐顶多算个“过客”,跑来人体转一转就会随尿液排出体外,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也不会对人造成多大伤害。然而,当胺类化合物“偶遇”亚硝酸盐,亚硝胺就由此诞生,大量食用就可能诱发癌症,尤其是鼻咽癌。
小鼠的动物实验明确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为刚出生的健康小鼠注射低剂量亚硝酸盐,仅仅过了一个月,所有老鼠就都患上了鼻咽癌,而对照组却安然无事。

当然,如果只是偶尔吃吃咸鱼,问题也不算太大,但反观刘女士,天天吃,顿顿吃,后果也就可想而知。
在一项针对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地区近30年发表的33项病例对照研究中,针对腌制鱼摄入与鼻咽癌发病风险剂量反应的Meta分析发现:进食腌制鱼会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与不吃腌制鱼的人群相比较,每月吃一次腌制鱼,鼻咽癌发病率增加9.7%;每周吃一次,增加44.9%;每3天吃一次,发病风险增加152.6%,直接上升15倍左右!

每年全球患鼻咽癌的人群不在少数,而最多的就是黄种人,患病地域集中,主要在我国南方五省: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东南亚国家也是鼻咽癌的高发区,和喜欢吃咸鱼尤其是中国式咸鱼高度相关。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在2018年确诊罹患早期鼻咽癌,幸运的是,在经过一种名为“质子重离子”的抗癌治疗后,不仅癌细胞全面消除,而且让他重返赛场。

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是医学界公认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质子重离子”的抗癌治疗属于放疗的进化版,是目前国际上最尖端的恶性肿瘤治疗技术之一,与普通放疗相比较,这种新疗法对癌症早期的治疗效果更佳,且副作用较小。据了解,李宗伟的治疗费用折合人民币近200万元,国内一般的质子重离子治疗一个疗程在三四十万元,远高于普通放疗的花费,并且此项治疗还未纳入医保,需病人自费,完全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遗憾的是,刘女士没有李宗伟那么幸运,目前正在湖北省肿瘤医院接受放疗,后续治疗情况、入院开销还不得而知。

其实对咸鱼致癌,世卫组织早就提出了忠告!2012年,世卫组织首次将咸鱼列入“对人类为确定致癌物”的一级致癌物名单中。五年后的2017年11月,世卫组织更是在公布的致癌物名单中,特别注明“中国式咸鱼”(Salted fish, Chinese-style),并将其与香烟、酒精及槟榔并列为一级致癌物,即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目前的医疗条件还不具备全盘控制癌症战局的能力,但是作为普通人完全可以提前做好功课,有所戒备。同学们,尽量少吃或者干脆别吃咸鱼了,咸鱼没法翻身,吃多咸鱼,你也可能翻不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