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亥俄州氯乙烯泄露!这就是超级大国的担当?

评论区看到有人在讨论可不可以用充分燃烧的办法处理氯乙烯,那位老兄说他看过相关论文要850度2秒处理,但是我搜到的是那是生活垃圾焚烧炉的要求,当然我也可能我没找到,欢迎小伙伴们纠正,在这里分享一下我找到的一些资料。
氯乙烯,CAS编号75-01-4,属于国家认定的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 号)),当然在其中的附件《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中明确了氯乙烯的应急处置规则,以下为附件内容复制粘贴: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泄漏应急处置】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静电、防寒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10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