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哈密翼龙:再说一遍,我和哈密瓜没有关系!
大家好,我是老秦。说起来,最近古生物圈子里最劲爆的消息之一就是在中国新疆发现了两种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丝路巨龙和哈密巨龙:其中哈密巨龙的体长可以达到17米,体重约10吨。丝路巨龙的个子要大一些。体长约20米,体重16吨以上--都是比较大型的恐龙种类。而且一次发现两个种类在古生物学的发现过程中也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新恐龙的发现使得大家都去关注刚刚出道的新秀,却忽视了它们二位的老邻居。这几年来这位老邻居一直待在各大爱好者的记忆深处吃灰,却不曾想过它刚刚被发现的时候也是如此惊艳,甚至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它就是我们这次的主角--哈密翼龙

天山 哈密翼龙
Hamipterus tianshanensis
分类
翼龙目 翼手龙亚目 鸟掌翼龙超科
翼展
3.5米
分布
中国新疆
时代
早白垩世
一提到哈密两个字,我估计在座的各位脑海里面第一反应都是香甜可口的哈密瓜,尤其是这个夏日炎炎的日子。各位估计都很喜欢抱着哈密瓜吹着空调坐在家里吹凉风。不错,哈密瓜叫这个名字确实是因为它产自新疆哈密,但是在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哈密还有更加另类的特产,那就是大量的翼龙。

2014年,中国古生物研究团队来到天山脚下考察。这一考察便如同打开了四次元口袋--挖掘出来的化石以千万计,它们包含大量的翼龙标本,根据这些标本,科学家建立了哈密翼龙属,其种名“天山”则来自于作为中国文化中神山之一的天山山脉。
哈密翼龙的翼展大概有3.5米,有两个成年人的身高那么长,这个翼展已经超过了今天几乎全部的飞鸟,算是比较大型的翼龙类了。不过在巨兽遍地的翼龙家族里,这家伙的体型不是特别出众,它真正的奇怪之处不在它的翅膀上,而在于它的脑袋!

熟悉翼龙的伙伴应该都知道,有不少的翼龙种类都是带有头冠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无齿翼龙和古神翼龙,之前这样的头冠被科学家们认为跟孔雀的尾巴一样,是只有雄性才有的装饰。通过展示头冠,雄性翼龙通过这样的头冠向异性展示以表达自己充满了阳刚之气--很多化石也佐证了这一点,比如之前介绍过的达尔文翼龙,它们的头冠就是雄性独有的。


然而在哈密翼龙这里,事情却有了些许不一样。古生物学家对在两千平方公里区域内埋藏的40具哈密翼龙进行科考后发现,每只哈密翼龙的头上都长有头冠,这个头冠是前上颌骨脊延长形成的骨质薄片,这些骨脊表面带有凹凸相间的纹饰,向前向上弯曲或向上伸展。其作用便是用来展示了。

但是最令人意外的是,这些哈密翼龙之间存在着两种头冠类型,大小,形状和厚薄都不同--一类较大,前缘向前弯曲;一类较小,前缘向后弯曲。科学家认为这是哈密翼龙的两性异形,头冠存在两种形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哈密翼龙的性别。换句话说,哈密翼龙的雌雄都有头冠,就跟中国古代的男女都有相应的发髻一样。这样的发现也打破了以前认为只有雄性翼龙才拥有头冠的老观点,至少在哈密翼龙这里,雌性翼龙也拥有头冠,只不过可能不如雄性的艳丽罢了。


除了头冠,这家伙下的蛋可是一绝,之前我们介绍的单脊龙被弄成了蛋鸡龙只是谐音玩笑。但是哈密翼龙可是货真价实的蛋鸡龙!不信看它下蛋的数量,在2014年刚发现哈密翼龙的时候,随之现世的还有五枚翼龙蛋。要知道在这批蛋发现之前,全世界也一共只有四枚翼龙蛋化石,其中三枚来自中国辽西,一枚来自阿根廷。这四枚哈密翼龙的蛋让世界的翼龙蛋数量翻了一倍还多。而且更离谱的是,三年后的2017年,更加爆炸性的发现出现了,古生物学家公布了关于哈密翼龙的新发现--这次是300枚蛋保存在面积3.28平方米的三块相互链接的砂岩中,这下子是硬生生把翼龙蛋从“天价”变成了“白菜价”。


哈密翼龙的蛋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还是三维立体保存的,不像以前那样是被压扁在石板上。如此良好的保存状态和庞大数量使得科学家有大量资料研究哈密翼龙的生长发育过程,根据对哈密翼龙的蛋的宏观形态、蛋壳显微结构和元素组成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现生爬行动物的蛋进行对比后,科学家们发现哈密翼龙的蛋壳是由一层薄薄的钙质外壳和较厚的壳膜内层构成的,具体结构类似今天锦蛇的蛋。同时,在这么多蛋中也有不少保存着翼龙的胚胎化石,科学家们对胚胎进行了CT重建,结果发现哈密翼龙幼崽在出壳的时候,虽然后肢已经发育完全下,但是所有的胚胎都缺乏牙齿,同时它们的左右肱骨还没有发育完全,它们的肱骨还没有完全的三角肌脊,这表明哈密翼龙幼崽与飞行相关的胸肌还不够强壮,除此以外哈密翼龙幼崽的肩胛骨上也没有骨突,证明它们翅膀上的肌肉在出生时也没有发育完全,换句话说,哈密翼龙幼崽在出生的时候虽然能够快速走动,但是因为翅膀和胸肌较弱,再加上没有牙齿的缘故,因此它们还没有办法飞行,更没有办法觅食,必须依赖父母照顾。这与之前研究达尔文翼龙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同时对翼龙胚胎进行的组织切片显微研究显示,哈密翼龙幼崽身上有大量富含血管的编织骨,这表示这些幼崽生长速度极快。这也表明了哈密翼龙是种新陈代谢速度飞快的恒温动物。


有如此巨量的翼龙蛋,生活在这里的翼龙也不会少。根据已经发掘的翼龙蛋和翼龙骨骼化石,科学家推测在1.2亿年前的新疆哈密至少生活过3000万只哈密翼龙!!!这个数量已经快和中国晋代的人口持平了。证明哈密翼龙是绝绝对对的优势物种,试想一下三千万只比老鹰还大的翼龙一起腾空而起是何等的壮观!


丰富的翼龙数量也显示了当年哈密地区的环境,这里在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成群的哈密翼龙会像今天的海鸟一样聚在湖边筑巢,产卵,育雏。在他们身边生活着哈密巨龙和丝路巨龙这样的蜥脚类恐龙。尽管数量庞大,还有飞行的优势。但是哈密翼龙仍不敢高枕无忧,因为在今年发现丝路巨龙和哈密巨龙的同时还出土了一枚兽脚类恐龙的牙齿化石,证明这个地方依然有嗜血的猛兽,足够威胁到哈密翼龙的安全。

面对这样的天敌,哈密翼龙会用庞大的数量和飞行的优势躲过它们,但是这样躲得过掠食者,躲不过自然的狂怒。这些哈密翼龙可能遭受到了持续不断的湖泊风暴导致它们遭到毁灭性灾难,发生了集群死亡。这一灭顶之灾,来势迅猛,以至于翼龙和它们产在湖岸沙滩潮湿软泥中的蛋,都被快速埋藏在一起。这就是在哈密翼龙的骨骼和翼龙蛋埋藏的如此集中的原因。

“兴衰成毁,神秘莫测”一个足足有三百万只的庞大种群,只因自然母亲动了动手指,便被永远的埋葬于黄沙之下。而他们生活过的淡水湖在历经了千年的变迁,早已被天山山脉和哈密盆地所取代。丝路的驼队从这里走过,哈密卫的勇士们策马扬鞭,然而这一切也终因环境的恶化被掩埋在了黄沙之下。至于今日的一带一路使得古老的哈密盆地重获新生,那便是另一个故事了
欸乃渔谣隔一涧,跌宕石中叩一焰,万化兴衰皆成镜鉴,照霜天。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百度恐龙吧
化石网
公众号: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世界
感谢
江氏小盗龙
擅攀鸟龙
将军单脊龙
为本文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