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与罚》
读书很少。 一直以来,最有共鸣的是日本作家的作品。一种莫名其妙的“小家子气”,一种诡异的美感。譬如是《地狱变》里燃烧的画卷。 再次又共鸣的是卡夫卡,虽然还没有认真读过他的作品,但是关于他的经历确实感同身受。 欧,还有加缪的《局外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三个这样的作家。 总之我会对一切游离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的,不管是出于主观意愿不想融入还是客观现实无法融入的一切边缘人感到共鸣。 父亲是医生,家境普通却以贵族自称。6个兄弟姐妹。母亲早亡。当过兵,有过“刀下留人”的经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赌博,对妻子不忠,怎么看怎么不想个“好人”。 罪与罚,不算很复杂的故事,一个贫困潦倒的大学生,杀了人,最后在无穷无尽的自我折磨中认罪伏法。 人物关系也很简单。男主的家人—妈妈、妹妹和未婚夫,朋友—怎么会有这么天使的朋友,爱人—以及爱人一家悲惨的遭遇与经历。 整篇都洋溢着剧院一般的感觉。啰啰嗦嗦的疯狂推动情节的对话,紧凑的时空关系,戏剧性的情节安排,看得人很爽。 很适合搬上舞台或者是银幕。 贫困潦倒,但是不出去工作。 比他惨得多的人依旧在努力生活,但他就眼高手低,觉得自己这样的“超人”不应该只过着这么一种苟延残喘的生活。 犯罪和生病是一样的。都只不过是想突破现有的秩序,束缚自己的,让自己无所适从的的秩序。 然而突破后似乎来到了无人之境,这带来了更大意义上的虚无与恐慌。 当他吻着她说,要对全人类的苦难下跪。当他颤抖着接下十字架。 终于再次回归到了正常里,回归到了秩序里。 而这也是我期盼的。而这也是我期盼的吗? 按部就班完成自己的人生,还是彻彻底底离经叛道,做一个堕落的“好学生”,一个物质上穷困潦倒,精神上荒芜贫瘠,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游荡,找不到来处,也去不了归处的孤魂。 其实脑子里的想法没必要全部写下来,你写下来也只是写下来了而已,你需要思考,你需要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