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辉煌——法国保卫战(九)——奥布河畔巴尔战役

奥布河畔巴尔战役
简介
拿破仑于2月17日在蒙特罗击败了联军,迫使其撤退到奥贝河对面的特鲁瓦,并向北转向马恩河谷,试图与布吕歇尔率领的西里西亚军团会合之后一同前往巴黎;拿破仑留下来的元帅们奉命让人觉得他还和他们在一起。施瓦辛格向奥布河畔巴尔前进(部分原因是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一世和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三世希望他这样做),验证了这一假设;26日,拿破仑命令乌迪诺跟随施瓦岑贝格前往特鲁瓦附近的小镇。
当得知拿破仑正准备进攻西里西亚军团的时候,施瓦辛格趁机先与彼得维特根斯坦将军领导的俄军部队和卡尔·冯·雷德将军领导的巴伐利亚军团一起向乌迪诺发起进攻。尽管麦克唐纳在一开始拥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他的许多部队由于跨过奥布河部署而被切断了与主战场的联系,因此无法参加战斗,还有许多法国炮兵被困在河的对岸。麦克唐纳不仅被迫渡奥布河上撤退,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联军的追击下,他不得不继续撤退,从而使得施瓦岑贝格重新处在了有利位置,得以将他的部队集中在特鲁瓦,并占领塞纳河的渡口。

基本信息
交战时间:1814年2月27日
交战地点:奥布省,奥布河畔巴尔
交战结果:联军获胜
交战双方:法军/联军波西米亚军团
双方指挥:麦克唐纳元帅/施瓦岑贝格亲王
兵力对比:18,000人/35,000人
损伤对比:3000人/2000人

背景
波西米亚军团的撤退
1814年2月18日蒙特罗战役之后,波希米亚军队撤退了特鲁瓦。到1814年2月20日晚上,他们在丰特瓦内到马尔梅松之间布置了一道放心。波希米亚军团总司令奥地利亲王施瓦岑贝格认真考虑了在这些阵地发起一次战役的可能性,并为此请求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团48000人赶来增援,这只部队于1814年2月21日抵达塞纳河畔梅里。
同一天,施瓦岑贝格总参谋部从南边收到一个坏消息,当时从日内瓦进入法国的由费迪南德・布勃纳・冯・利特茨伯爵率领的奥地利军队遭遇了奥热罗元帅率领的里昂军团38 000人法军的阻击,后者不仅仅夺回了尚贝里,并威胁说日内瓦。波希米亚军团通过贝尔福洞的供应路线和撤退路线也为此而受到了威胁。而施瓦岑贝格的对策是,奥地利军队从特鲁瓦经第戎向罗讷河畔派出比安奇率领30000人前去与奥热罗的法军作战。

当时,施瓦岑贝格因为波希米亚军团的兵力已经遭到削弱,而担心拿破仑会率领自己的大军试图通过第戎与他的由南面包抄联军的后路,这最终使得施瓦岑贝格于1814年2月22日下令放弃特鲁瓦,撤退到了奥布河附近。
1814年2月23日清晨,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的总部举行了一次大会,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世、其首相和施瓦岑贝格亲王都出席了会议。由于波希米亚军团在几天以来的保守行为,施瓦辛伯格不得不面对三位君主的严厉的批评,但是亲王却找到了供自己辩解的理由。

拿破仑领导部队的进攻和在梅里打响的战斗
1814年2月19日和20日,拿破仑在蒙特罗停下了脚步,法国军队在他的指挥下,由塞纳河以南向东行进,并于1814年2月22日中午开始进军特鲁瓦。
拿破仑想进至塞纳河畔梅里,他随即将乌迪诺元帅的军队派到那里。然而,西里西亚军团的萨肯将军的俄军已经从北方占领了梅里,他的阵地部署于河北岸,而波希米亚军团的维特根斯坦元帅的部队则来到了维拉塞尔。
法军于1814年2月22日下午两点左右从西南方向抵达塞纳河上的梅里大桥。同时,梅里镇却发生了火灾,原因大概率是由于俄军的炮击。几支法军的部队成功地跨过了桥梁,在塞纳河北岸驻扎,继而在西里西亚军团的队伍中造成了恐慌,但是法军随后就被联军组织的几个营的反击击退。
拿破仑晚上在沙特尔定居,然而河流两岸两军的枪战却持续了整个夜晚。双方部队都面临着无法在夜间找到足够的食物或柴火的困难。许多农民用木头做一晚的燃料。部队指挥官在晚上的时候彻夜未眠的住宅,以免自己的房子在睡梦中被拆除。

1814年2月23日,梅里的战斗继续进行着,但在梅里镇上,俄军被普鲁士的法兰克狙击手替换了下来,他们成功地将法国人赶出了对岸,双方都有数百人丧生。

法军夺取特鲁瓦
自1814年2月23日早晨以来,法军一直沿着诺让公路向特鲁瓦前进,该公路是由波希米亚军团所控制的。
在丰特瓦内附近,奥地利的莫里茨・列支敦士登亲王的轻骑兵师与法国骑兵发生冲突,但波希米亚军团随后选择撤退到特鲁瓦镇的东部。下午四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城镇外围,要求联军投降,但遭到拒绝。
法国人用火炮试图把城市给点燃,城里发生了几起火灾。法军发起了三次夜袭但是终告失败,1814年2月24日凌晨2时左右联军从该镇撤出。3点,第一批法军由城门进入市区,而拿破仑选择在城市附近过夜,到中午11点的时候与皇家卫队一起进入特鲁瓦。前一天,他发布了将与联军合作的人处决的命令。
1814年2月24日下午4时,蒙蒂埃拉梅附近的奥地利军队遭到法军近卫军骑兵的袭击,有轻微伤亡。
拿破仑一直留在特鲁瓦直到1814年2月27日清晨,负责调兵遣将以及后方征调等一系列的工作。1814年2月26日至27日夜间,拿破仑得知,西里西亚联军军团在布吕歇尔的指挥下,于1814年2月23日至24日夜间离开了塞纳河北岸阵地,前往北部,同时与马尔蒙元帅的部队打响了战斗。当天晚上,拿破仑决定追击布吕彻,继而给自己的部队下达了相关命令的命令,第二天,一支30000多人的部队开始追捕西里西亚军团。
麦克唐纳、乌迪诺和热拉尔将军的剩余部队由麦克唐纳负责指挥。

波希米亚军团的继续撤退
1814年2月25日,波希米亚军团继续向东撤退:俄军后卫军,位于科龙贝双教堂的预备队以及直到奥布河畔的其他部队。当天晚上,在普鲁士国王在奥布河畔巴尔定居的时候,俄国和奥地利的皇帝则选择在在肖蒙落脚。
1814年2月26日,俄罗斯的近卫军和战舰撤退到了肖蒙,其他波希米亚军团的人马则在跨过奥布河后在对面建立新的阵地。
上午10:00起,普鲁士国王和施瓦岑贝格亲王在科龙贝双教堂设置了指挥部。在那里,他们在下午3点左右收到了来信,内容是告知他们了西里西亚军团目前的所在地,以及大多数法军仍驻扎在塞纳河畔梅里和特鲁瓦。 波西米亚军团的周围仅有法国元帅乌迪诺和麦克唐纳指挥的两个军在一直尾随他们,一个沿着从特鲁瓦到奥布河畔巴尔的道路,第二个沿着塞纳河。 拿破仑没有陪同。
根据这一消息,施瓦岑贝格亲王决定次日与法军之间进行一次战役。
1814年2月26日下午,由热拉尔率领的法国师到达奥布河畔巴尔西北10公里处的多兰库尔,向位于该桥的联军部队发起了袭击。 法国人清扫了桥头堡,让骑兵可以径直穿越奥布河。
当天下午,维尔德率领巴伐利亚-奥地利部队第五军在奥布河畔巴尔渡河,在穿越了城市之后,沿着通往高地的道路设置了防御阵地。
晚上,乌迪诺元帅手下的一个师也在奥布河畔巴尔渡过了河并在该市设置了坚固的阵地。
乌迪诺部队的大批士兵尾随之渡过了河,当晚在城西。一次法国企图向东行进的行动遭到了来自维尔德的巴伐利亚军队的炮火的阻挠,在市区引发了几起火灾。一个巴伐利亚步兵营更是在反攻中成功地攻占了城市的一个大门,但很快被迫撤退。夜间情况如下:法国人把守着城市工事,而巴伐利亚人控制着周围地区。

战场地形
1814年,奥布河畔巴尔大约有4000人的驻军。该城位于奥布河的右岸(东岸),拥有一道城墙和三座城门。北门、西门以及东门,也就是面朝着奥布河的那座大桥(特鲁瓦——斯普瓦公路)
在城市的东西两面,山丘向西延伸到了城市和河流,西部是森林,而向西的山坡则被围墙围住,使得骑兵部队无法部署。
1814年2月27日,在城东的沼泽溪流那里战斗打响。

战前部署
法军方面
乌迪诺部队在奥布河畔巴尔部署了一个师。有一秒钟,他们曾经想要向西岸撤退。
为了保护桥梁,热拉尔将军的一个师前往了奥布河西岸的多兰库尔,而所有的其他部队全部渡河,沿着河谷前往了奥布河畔巴尔。这些部队守卫着从大桥到马尼富沙尔的撤退路线,因为巴伐利亚军队在奥布河畔巴尔的狭窄街道上无法通行,同时俄军指挥部的犹豫不决让法军得以在战斗打响的晚上集结完毕。
法军方面总计30000,以及60门火炮,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参加了第二天的战斗。而且还因为供应方面的困难,许多火炮都留在了马尼富沙尔,在那里,人们宁愿让驮马休息。因此,在1814年2月27日的战斗中,法国人在前线只有骑兵炮用来作为火力支援,这对战事的进行起到了作用。
麦克唐纳元帅的军团在塞纳河上游至埃苏瓦的南部的阵线部署的更为的紧靠,而且在丰泰特还布有一支前卫。

联军方面
维尔德的奥地利-巴伐利亚军驻扎在城东,防御工事一直到延续到了附近的山谷。有24000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奥地利人,还有96门火炮。
维特根斯坦所率领的俄军不堪20 000名士兵和52门火炮。1814年2月26日清晨,这些人在巴伐利亚人和奥地利人随后前往奥布河畔巴尔和多兰库尔,并于1814年2月27日夜间在奥布河以东的山丘上直至Colombey-Les-Bouch教堂之间的地区宿营。
1814年2月26日,符腾堡军团也在黎明时分从奥布河畔巴尔和方丹渡河,撤退到离肖蒙不远的比松维尔,除此之外,符腾堡军还占领了奥布河畔拉弗尔特和沙托维兰。
居莱的奥地利军团驻扎在阿尔克昂巴鲁瓦附近,前几天他从塞纳河畔日耶赶来。

1814年2月27日奥布河畔巴尔战役
上午十点钟战斗打响
1814年2月27日早晨,施瓦岑贝格亲王下达命令,维特根斯坦部队位于最北的部队必须在日出之前开始行动,便于按时抵达多兰库尔附近并且占领桥梁,切断法军向右岸撤退的道路。
第二天清晨,施瓦岑贝格亲王决定亲自参加战斗,还在早上八点左右前往了俄军营地吃早餐。而当施瓦岑贝格的手下一个副官前去提醒邀请维特根斯坦加速俄军的进军步伐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视野中几乎没有任何阻碍的情况下,俄军的行动对于法国人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施瓦岑贝格计划的这一部分失败了。
当法国将领们意识到他们的部队有被俄国人包围的危险时,他们采取的反应是立刻发起主动进攻:派出了部队去城东的葡萄园以图牵延俄军的进军。 八门大炮被增调入了奥布河畔巴尔。 而小克勒曼的的法军骑兵在渡过了位于奥布河下流容易通过的浅水滩,向俄军展开了突袭。
法国人毫不犹豫地进攻了维特根斯坦军团部署在山坡上面的俄军部队,法军出其不意的行动使得俄军阵脚大乱,一番激战下来,俄军不得不开始撤退。而维特根斯坦伯爵亲自带领一个俄罗斯胸甲骑兵团试图挽回局面,但因为他们无法在葡萄园的复杂地带进行阵型排列署,最后不得不后撤。
此时此刻发生了一起事故,日后将会对这场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维特根斯坦在率领帕斯科夫的胸甲骑兵发起进攻时,右腿中弹。他的伤口得到了迅速治疗,整天呆在自己的岗位上,但后来几天内无法继续工作,遂而被拉耶夫斯基将军接替,因为拉耶夫斯基对于部下的纪律管教更加严明,工作效率也更高。

施瓦岑贝格的参谋长率先带着两门俄国重型独角兽炮赶了过来,这两门火炮的强大火力给法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而法国人却没有炮兵支援,法军被迫撤退。之后又掩护着俄军重新夺回了自己的阵地,而且还打退了法军的反击。
不久之后,法军再一度地向高地发起了进攻。在法军疯狂的进攻之下,俄国守军被迫再次调过来四十门火炮,领导进攻的克勒曼的骑兵师在那里损失了四百人。
同时,维特根斯坦和施瓦岑贝格也随即开始调整他们的计划和部署,命令仍在朝多兰库尔大桥行进的俄军部队返回,但是这一只返程的队伍不久之后就在阿尔松瓦和韦尔农维利耶尔之间遭到了法军的袭击,他们也没有大炮,最后也是在俄军炮火压制下不得不撤退。
由于这只由符腾堡的尤金亲王森林的俄军部队,没有骑兵与部队来负责掩护。 这使得法军能够在圣热耳曼将军指挥的骑兵部队的掩护发动新的进攻。 而俄军大炮的优越性能再次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当由帕伦伯爵指挥的俄骑兵部队在维特根斯坦的率领下,由东北方向多兰库尔特推进的时候,归来的俄军步兵也开始从西北向东南推进,欲图渡过奥布河。然而,他们立刻离开就遭到了罗滕堡指挥的法国近卫军的迎头痛击。
此时,施瓦岑贝格亲王见此情形,立刻命令维尔德的奥地利-巴伐利亚部队的一个师赶来增援俄军。部队在大约四点钟的时候就位

下午四点钟战斗重新打响
下午四点钟左右,施瓦岑贝格亲王对部队发布了进攻的指令:维特根斯坦的俄军步兵由奥军的一个师辅助奥布河以东的法军防线,而维尔德指挥的部队直接进攻奥布河畔巴尔镇。
奥布河右岸的战斗
法军无法阻挡维特根斯坦手下已经得到增援的部队的进攻。他们被迫后撤然后在阿尔松瓦的巴尔公路沿线安装了排,并成功地掩护大多数人从已经开始熊熊燃烧的多兰库尔的桥上逃了出来。
而帕伦伯爵和他的俄军已经趁着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的掩护来到了阿尔松瓦附近,向法国后卫部队,包括小克勒曼骑兵队在内的骑兵部队进行了猛烈的炮轰。没有火炮的法军只能后撤撤退,联军的骑兵冲锋打乱了法军的阵脚。法国人一度反击,但是仍旧不得不撤走。那些不相信自己能到达桥的人试图游过河流,但结果却是许多人被淹死,不少人被哥萨克骑兵俘虏。帕伦伯爵得以在通过多兰库尔桥后,派他的骑兵去追击在向巴尔斯河畔旺德夫尔逃亡的法国人。

城市保卫战
维尔德将军率领的巴伐利亚军从奥布河以东向奥布河畔巴尔发动进攻,但却遭到了法军的奋勇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后,巴伐利亚人终于攻克了城市的一座城门,使得联军的部队终于可以进入这个每一栋房屋的窗户都在向他们射出子弹的城市,他们必须同法军经过逐渐逐步的战斗才能够占领此地,而且他们所要面对的更加麻烦的事情,本地居民也参加了战斗。
当法军主力部队已经撤退到了河对岸的消息也传到这里的时候,镇子上的驻军虽然也决定迅速撤退,可是在他们即将过河的时候,一个巴伐利亚步兵团却抢先占领了这里的桥头堡,无路可退的士兵们只好选择投降。战斗结束之后,奥布河畔巴尔已经几乎化成了废墟。
1814年2月27日波希米亚军团其他部队的行动
在施瓦岑贝格亲王尚未得知麦克唐纳元帅的部队的下落的前一天,即1814年2月26日,他就下令吉乌莱军团和符腾堡军团前往了塞纳河畔巴尔,进攻所谓的法军部队。
1814年2月27日,吉乌莱的奥地利军队在阿尔克昂巴鲁瓦附近向西渡过了奥布河后,立刻控制了热夫罗莱、奥布河畔蒙蒂尼、Vexhaulles-Sur-Aube和布德尔维尔这些地方桥梁以及这些市镇之间的地区。此外他还派一个旅来到了下游的奥布河畔拉费泰,而另外一支部队在渡过了奥布河亲前往里耶莱奥。
符腾堡军团在渡河后,立刻就占领了距离奥布河畔巴尔15公里远的克莱尔沃修道院。而且在跨过河流占领了拉费泰镇后。王储又派出了一支哥萨克人分遣队前往西边的丰特,却在半路上遭遇了米约的法军骑兵。法军立刻就发起了进攻,哥萨克也不得不一路撤退。
麦克唐纳元帅所指挥的法军部队的行动
1814年2月27日清晨,麦克唐纳元帅命令他的军队前往黎明河畔拉费尔特附近的奥布河上游,在行军途中,于奥布河畔拉费泰城外遭遇了符腾堡的部队,在法军巨大的人数优势之下,他们被迫撤退了。王储鉴于蒙特罗的教训也不想背水一战,在命令部下摧毁了桥梁之后,向东方开去
法军很快就占领了位于对岸的符腾堡大炮炮火下的拉费泰。位于西尔瓦鲁夫雷的一座没有被对方来得及炸毁的石桥也被法国人占领了。
这几天之后麦克唐纳元帅的手下已经集结了大约为一万八千人的部队,一八一四年二月二十八日早晨,元帅计划带领自己的部队在到达河的左岸之后就前往塞纳河畔巴尔,但是在得知波西米亚军团已经占领了前面沿河的所有渡口和城镇之后,麦克唐纳元帅认为塞纳河畔巴尔也已经被联军占领了。之后他就改变了自己的计划,他试图在通过维特里莱克鲁瓦塞后,率领部队前往巴尔斯河畔旺德夫尔。

1814年2月28日的战斗
1814年2月28日早晨,符腾堡军抵达克莱尔沃修道院,他们在那里渡过了河,因为没有其他桥梁可供使用。他们在尚皮尼奥勒-莱蒙德维尔附近打响了战斗。当时,符腾堡军的一只小分队已经来到了维特里莱克鲁瓦塞,而麦克唐纳元帅指挥的法军则是切断了通往旺德夫尔的道路。他带着他的部队向西南方向前进,并在圣于萨格和丰特之间占领了有利地形。因此,因此,当傍晚双方开战的时候,两军之间相距约为7公里。
吉乌莱的军团已接到向北行进的命令,经过克雷昂塞之后,朝着奥布河的右岸进军,并且在奥布河畔拉费泰对面与符腾堡人会合。 天气恶劣,道路的泥泞,这都让奥地利人的进军速度减慢了下来。在下午2点的时候奥军才到达拉费泰附近。 下午四点,奥军对西尔瓦鲁夫雷的石桥发动了攻击。 以沉重的损失为代价,在进攻奥布河的左岸之前击退了法军的阻击部队。 在那儿,他们把法国人赶到了更西边森林附近的阿祖瓦地区维拉尔村。
拉费泰附近发生了一场大炮决斗。 当奥地利人占上风时,吉乌莱将军下令对木桥进行了一次突袭, 这正是几天之前被炸毁的那座桥。奥地利的先头部队必须像走平衡木一般的才能通过桥梁所残留下来的框架后,随后的部队才能对桥梁进行修理,以便马匹和大炮也可以过去。
傍晚,奥地利军终于占领了拉费泰,并派遣部队与符腾堡人进行了接触。 就在同一时刻,麦克唐纳收到了有关前一天奥伯河畔巴尔战役的进展和结果的来信。 他决定立即撤离,撤退到塞纳河畔巴尔。 符腾堡人得知了法军的动作后,就立刻派出了轻骑兵追赶法国人。
当天,双方的损失都是600人左右。

接下来的几天
1814年3月1日,波希米亚军队的符腾堡和吉乌莱的两个军团继续向西前进,在渡过塞纳河后,在塞纳河畔巴尔对面建立了一道弧形防线。 夜间,麦克唐纳元帅将塞纳河上的所有桥梁都摧毁了,但是对于某些坚固的石桥来说,只能是摧毁一部分。
1814年3月2日清晨,奥地利人在塞纳河以南的塞纳河畔巴尔附近搭建起了浮桥,城市以北的符腾堡军也开始建桥搭桥,并且进行了强渡。塞纳河畔巴尔周边已经建立起了翻防御工事,布拉耶尔将军在敌人巨大的人数优势之下被迫撤退。奥军立刻就炸开了城门,法军被迫撤退。在黑暗中,麦克唐纳的部队从塞纳河左岸撤退到了特鲁瓦。在这一天的战斗中联军损失了五百多人,法军伤亡更多,因为有大量的战俘。

1814年2月27日起,乌迪诺元帅与他的部队撤退到了特鲁瓦附近。1814年3月3日,在巴尔斯河桥上双方打响了激烈的战争。当时,麦克唐纳元帅生病了,在把指挥权交给乌迪诺元帅一样,麦克唐纳以波西米亚军团随时会切断自己与北方的拿破仑的主力之间的联系为由,立即决定与他的全军一道撤退到塞纳河畔诺让。
因此,联军部队得以于1814年3月4日再次进入特鲁瓦。施瓦岑贝格亲王王子允准他的波希米亚军团在此休整八天,直到1814年3月12日,这只部队都没有移动过。当布勒布吕歇尔指挥的西里西亚军团和拿破仑亲自领导的法军主力打响克拉奥讷战役时,波希米亚军团依旧没有任何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