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不如看看你自己?


“别人的孩子都在学钢琴,我的孩子要不要学呢?”
“别人家孩子都能认100个汉字,我的孩子还什么都不会!"
“别人家孩子5岁就开始学英语了,我要不要也报个班?”
我们不自觉用别人家孩子的节奏来规划自己孩子的成长。
01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拿孩子比来比去,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打击和否定。
有段话说得好:“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幸福。他们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却一会儿也不差,有的运动细胞发达,有的很会画画,有的很会表达......
每一个生命发展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速度,大可不必苛求每个孩子走同样的路,能同样的优秀。
02
喜欢拿自己小孩和别人比较的人往往都是自卑类的性格,我混的不好,我就把希望全压在小孩身上,要我的小孩比别人优秀,来满足我自身虚荣心,我试问下,当你给小孩送去贵族学校的同时,门口都是豪车或是保姆车接送,小孩到时候问下你,爸爸妈妈为什么人家的车和我们家的不一样,你会心里有一丝丝自卑么,当你要求你小孩和这些本就你需要那张椅子垫在脚下的阶层才勉强够到的人去比的时候,你有想过这个问题么,你有想过你自己该去报个什么班去赶上这些阶层么,我想你多数是逃避的心态,因为本就自卑,何来强大?别人的沧海一粟可能是你一辈子都努力不来的,定好自己的位置,在自己该有的圈子里尽好自己的责任,才是当下要去做的事情,小孩不是你们攀比的工具。
03
优秀的孩子不是从天而降的,每一个“别人家孩子”都是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综合结果。与其比孩子,不如先过好自己的人生。努力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给他一个爱的环境,让他自然地生长。当你放下焦虑,才能看见孩子,看见自己。
04
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越比较,孩子越自卑,成长越缺乏力量。反而越相信,越不比较,孩子越乐观,越自信,成长越有力量!越相信,越有力量!人生有沉浮,自我成长大于竞争。只要全力以赴,发挥特长,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人生无
悔!我们曾经也都是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更应该懂得——不比较,不损伤!几米的《我不是完美的小孩》中写道: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爱孩子,应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结尾分享一则小故事,题目你们定
曾经,南美洲原始森林里生存着一种鸟类,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是疲惫。
翠波鸟巢穴唯一特点是巨大,一个个架在树上,场面甚为壮观。但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让人疑惑,翠波鸟是一种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厘米,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呢?
为了解开这个谜,一名动物学者做了一个实验。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观察它筑巢过程。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只建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巢,然后就停工了。这引起了学者极大兴趣,他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想看看它建房情况。可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突变,这只鸟被放进笼子里后,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建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那只也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两个巢穴越建越大。几天过后,两只鸟明显疲惫不堪,建造速度放慢。又过了几天,原先送进来的那一只竟然死了,而且这只鸟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这些现象真让人百思不解。学者随即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还如前面发生的情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