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租”说说广州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从5月中旬开始,深圳市南山区白芒村的部分租户陆续收到房东的通知,要求他们限期搬离,原因是白芒村成为了综合整治点,村里的房屋要被统租。端午节一过,多则关于广州城中村“统租”的新闻在网络平台上广为流传。房东们爬完龙舟后惊觉,“统租”终于“杀到埋身”。

仔细研究上述网络流传的文件,原来官方的说辞要将城中村住房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项目,继而从中获得有关的补助。本文从“统租”说起,给各位城中村大佬唠叨唠叨广州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分析一下“房东”的职业发展前景)。
一、保障性住房租赁政策梳理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1年以来,从国家到广东省、广州市各层面纷纷出台有关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律房律地团队早在2022年2月,即关注到这一趋势,并对有关的政策文件进行了详细梳理(《事关民生!房企如何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在原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笔者更新了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



更多政策详情,请登录律房律地数据库或在本公众号首页查找。
二、城中村住房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标准
首先,《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的通知》(穗建规字〔2022〕9号,以下简称“9号文”)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以下八个种类,城中村住房等存量房屋整租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来源之一:

其次,9号文中对于认定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列举了六大标准。今年出台的《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建规字〔2023〕7号),以下简称“7号文”),具体内容为《关于产业园区工业项目配套用地新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细则》《关于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存量土地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细则》,明确了上述八种类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来源的其中两种的实施细则。对于城中村住房等存量房屋整租,广州暂并未出台具体的认定细则,故对该类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认定,目前仅适用9号文的六大标准,具体如下:

最后,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的程序。根据《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申请有关工作指引的通知》(穗建住保〔2022〕783号,以下简称“738号文”)的附件《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流程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经申请后,报区政府同意,由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核发项目认定书。程序具体如下:

三、“统租”背后的利弊衡量
各位房东在考虑是否交政府“统租”时(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统租”是不是以自愿为原则?政府会不会“夹硬来”?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都在房东们手中,城中村存量住房是否交政府、企业统一运营,应以自愿为原则。
其次,“统租”后房东自身有没有“得着”?广州目前城中村出租屋的租金水平,根据不同地段有较大的差别。至少,房东们能看得到的“得着”就是,根据《关于印发广州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奖补实施办法的通知》(穗建规字〔2021〕13号)第八条的规定,“城中村租赁住房品质化提升、建筑面积合计不少于2000平方米且相对集中的项目,按建筑面积300元/平方米给予补贴。”此外负责运营的企业或政府部门,还需要投入经费对城中村房屋进行改造以达到有关的建筑规范要求。花别人的钱把自己的房屋升级,听上去确实不错呢。
最后,“包租公”“包租婆”跟大流交“统租”是不是长远发展方向?广州全市村域面积共约716平方公里,而物美价廉的广州城中村居住体系更是外来人口来穗奋斗和生活的重要保障。长远来看,规范、低廉的租赁住房是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2020年《广州市房屋租赁管理规定》(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出台后,政府收紧了出租房屋登记备案的范围。出租房屋登记备案,与来穗人员积分落户、租售同权享有教育资源等事项紧密关联。统一运营下规范的出租屋,更加符合“新广州人”的居住需求,将会在出租屋市场上有更好的竞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