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再成长故事记录【练字】——内含初学者练字干货和误区解析


近日来,读《曾国藩传》有感。并非人人都是天选之才,大多数人天资平凡。曾文正公青年时也一样,他甚至自认为自己是个笨拙之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事迹彪炳史册,成为晚清的中兴名臣。

曾国藩的改变是以30岁为起点的。他用他卓然的毅力进行自我教育和人生革新,用“笨拙”之功一点点改变自己的陋习,逐渐修炼出一个强大的自己。其中,习练书法是他再三提到的一个习惯。

于是,仿效前贤,从练字做起。本人自小学以来,从未练过字,握笔姿势甚至都是不标准的。小学语文老师说我的字写得“野蛮”,让我记忆最深。初中高中的考试,作为文科生,因为字写得糟糕不知吃了多少亏。

即日起,痛下决心。准备练习书法,进度也将同步至百度贴吧中。初次练字,做了一些准备。计划是从硬笔练起,因此买了一支金豪桃木杆钢笔(30元左右)、白云牌蓝黑墨水和一叠田字格书法纸。

翻阅查找练字方法,决心从楷书练起。因为之前零基础,还是楷书容易上手。直接练习行书或者草书可能不易上手,且楷书基础不扎实,后续就很难有提高。另外决定从古帖练起。有人说,练字应“取乎法上”,深以为然。古人的书法造诣在今天仍然是绝大多数难以企及的高度。
选帖方面,刚开始就走了弯路。有人说,选帖应该以自身审美情趣为准,来进行挑选。我大致一查,看到赵孟頫的小楷非常喜欢,就入手了一本他的字帖练起来。后来才知道,赵体不适合新手,如果基础不扎实,很容易把字练得媚俗。而且赵的私德有亏,据说启功就是因此放弃练习赵体的。于是,权衡之下,开始练习柳体。
初学者要临帖、而且是“精临”,在下载了一款手机app后,开始临上面的玄秘塔碑。本着刚开始“少即是多”的原则,一日练20~30个字。但不可避免地,一开始就感觉特别难,非常崩溃。

贴吧老哥耐心给了建议,让我换帖练《乐毅论》。这个帖是书圣王羲之楷书代表作之一,几乎奠定了后世对于楷书的审美标准。而且我也发现,玄秘塔碑练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碑不如帖”。碑刻是用刀法模拟笔法,这样初学者很难理解,墨迹版的法帖才更适合初学者掌握笔法。因此开始练习乐毅论。

今后会将自己的练字进度更新于此,有大佬看到的话欢迎指点。同时,更希望的是,希望这个文章可以唤起书法萌新拿起钢笔,我们互相督促、一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