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为什么从建国初的“每年一阅”改为“十年一阅”?
我们国家每十周年会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国庆大阅兵。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在每年国庆节都要举行阅兵。那么国庆阅兵为什么从“每年一阅”改为“十年一阅”呢?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外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内有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反动派威胁新生的人民政府。新中国需要通过阅兵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信心,震慑内外敌对势力。

正因如此,新中国在1949年到1959年的十年里每年都要举行大阅兵和群众游行,一方面展示解放军日新月异的强大实力,一方面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果,团结人民群众,震慑内外反动势力。

但对刚建立的新中国来说,每年都举行大阅兵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随着抗美援朝和镇反的胜利、“一五”计划的成功,内外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威胁大幅减弱,每年阅兵的作用也随之降低。

再加上六十年代初的经济困难,中央决定以后不再每年举行国庆大阅兵。从1960年至1983年的二十多年里,中国在没有举行大阅兵。1984年后,国庆大阅兵改为“十年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