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


〔 法国〕亚·阿斯特吕克
刘云舟译
在电影中,我所感兴趣的东西是抽象性。——奥逐威尔斯
无法漠视电影中正在发生的若干变化。我们可能在司空见惯常年不变的电影产品面前变得双目失明,因为异于常规的特性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今日之电影毕竟呈现出新貌。何以见得只须环顾。只有过分挑剔才觉察不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种惊人变化。哪些作品表现 出这种新质的美正是批评界所忽视的作品。如果说从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经过《布劳涅森林的妇人》,到奥逊·威尔斯的影片,预示着未来新趋向的一切都落在批评界视野之外批评界根本不可能注意到它们),这并非偶然。
但是,意味深长的是,未受批评界赞赏的作品正是我们这些。人应当赞同的作品。我们也可以说,它们具有预示特性。所以我才提到先锋派。每次出现先锋派都是因为出现了一些事物.....
让我们明确说明,电影的的确确正在变为一种表现手段,正如先于它存在的其他各门艺术,尤其是绘画与小说。在相继成为游艺场的杂耍、与通俗戏刚相似的娱乐或记录时代风貌的手段之后,电影逐渐成为- .种语言。所谓语言,就是一种形式,一个艺术家能够通过和借助这种形式准确表达自已无论多么抽象的思想、表达蒙绕心头的观念,正如散文或小说的做法。因此,我把电影这个新时代称为摄影机一自来水笔的时代。这个形象具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它意味着电影必将逐渐挣脱纯视觉形象、纯画面、直观故事和具体表象的東缚,成为与文字语言一样灵话、精妙的写作手段。只要人们不把电影看作是摄影师专有的地盘,这种具有无限可能性却受到各种偏见束缚的艺术便不会囿于人们为它划定的大众小说范围,永远在写实主义和社会幻想中周旋。任何领域都不应成为电影的禁区。最细微的思考,关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审视、心理学、形而上学、观念和情感恰恰是电影的表现领城。进而言之,我们可以说,这些观念,这此世界的现象在今天只有电影才能表现出来。莫里斯.纳多在“战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过:“如果笛卡儿生在今天,他就会写小说”。请纳多原谅对他的不恭:如今,笛卡儿这样的人恐怕会关在自己的斗室内,利用十六亳米的摄影机和电影胶片,以影片的方式撰写关于方法的谈话,因为笛卡儿的“方法谈》如今准能由电影加以恰当表述。
应当了解,电影在此之前仅仅是一种观赏性演出。这正是由于所有影片都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但是随着十六毫米电影的兴起和 电视的发展,每户人家都有放映机的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们还可以在街头书店租借影片,火,这些影片表现各种主题,采用各种形式,既有文学批评和小说,也有数学论文、历史和普及读物等等。从那时起,再不能说一种电影。而必将有多种电影,正如今天有多种文学一样,因为电影如同文学在成为一种特殊艺术之前,首先是能够表现思想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语言。
电影可以表达思想的这种观点也许并不新鲜。费戴尔早已说过:“我可以用《法的精神》拍一部影片。”但是,费戴尔是想通过形象解说《法的精神似种》,就像爱森斯坦企图用形象解说或者形象化)《资本论》一样。而我们所说的是电影正在找到使自己成为一种,‘后寸语言的形式,通过这种语言,思想可以直接被写在胶片上,甚至无需那些曾为无声电影增添光彩 的繁冗的影像的组合。换句话说,并不需要以苹果树的落叶和随后苹果树开花的镜头说明时间的流逝警察局,为了表明主人公的情欲,除了像克卢佐在《巴黎》中拍摄一锅牛奶溢到煤气炉上的手法之外,还有其他手法。
表达思想是电影的基本向题。创造这种电影语言是从爱森斯坦以来 , 所有电影理论家和电影作者直至有 声电影的编剧和名著改 编者共同关心的事。 但是,无论是受画面的静态构思 束缚的无 声 电影 , 还是今夭仍 然存在的传统有声电影皆未能适当地解决这个问题。无声电影曾经以为通过蒙太奇和画面的组 合就 能奏效。 我们 知道爱森斯坦 的著名的宣言:“我以为,蒙太奇是赋予两幅静态画面以运动起来丈(即思想)的手段,”至于有声电影,它仅仅满足于适当运用戏剧手段。
近年来的基本事件是正在形成电影影像的动态性即表意性的自觉意识因为影片首先是运动形式呈现的影片。即展现在时间流程中的影片,所以每一部影片就是条定理。影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逻辑的自行推展过程过程我们已经明白,或者不妨说,它是辩证法的推展过程。无声电影试图通过象征性形象组合表达的这种观点和这些涵义就存在于画面 自身,存在于影片的流程中,存在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中,存在于他们的每一句话中,存在于使物体与物体和物体与人物之间产生联系的摄影机的运动中。各种思想和各种情感都来源于人与人或人与成为人类世界一部分的物之间的关系。电影正是通过阐明这些关系,描绘出它们的可感印迹才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表现轨迹。如今,电影可以创作出在深度与涵义上堪与福克纳的小说、马尔罗的小说、萨特或加缪的论著等量齐观的作品。况且,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例这就是很据马尔罗的小说《希望沙改编的影片,电影语言创造出文学语言的确切等价物,这也许还是破无荒第一次。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人们对那些虚假的电影成规所做的让步。
改编巴尔扎克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剧作家以电影无法表现心理或哲理底蕴为由,为他们在结构 自己的剧本时对原著采取的荒谬处理 自我辩护。在他们的笔下,巴尔扎克的作品成为主要表现 习俗时尚的版画大全夫凯塞尔的小说,陀思妥耶夫斯 基 的 作 品类似约瑟·,因为刻意表现的只是夜总会里俄国式的酗酒场面和雪野 中飞驰的雪橇。然而,这 些清规戒律仅仅是思想怠惰和缺 乏想 像力的表现。今日电影有能力表现现实的任何层面。今日电影中使我们感兴趣的就是这种语言的创造。我们绝非一旦能够摆脱商业 的束缚就要重新拍摄诗意纪录片或超现实主义影片。在二十年代的纯 电影和舞台剧影片之间,毕竟还有另一种 电影的活动天地。
当然,这意味着剧作家自己拍摄自己的影片。更好的情况就是剧 作家不复存在,因为在这种电影中,剧本作者和导演的区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场面调度不再是展示或表现一场戏的手段,而是一种真正的写作。电影作者用他的摄影机写作,犹如文学家用 他的笔写作。在这种艺术中,视象和声音部分逐渐推进,通过一定的故事 或者根本没有故事,这并不重要,按照一定的形式展示一种有关世界的观念,在这种艺术中,难道能够区分开构思这部作品的人和写出这部作品的人吗能够想像福克纳的一部小说不是由福克纳而是由另外一个人代笔的吗如果《公民凯恩》不是以奥逊·威尔斯创作的形式,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拍摄的,那么它还如此恰当吗?
应当重申,我当然知道先锋派这个术语会令人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超现实主义影片和所谓的抽象影片。但是,这种先锋派已是一种后锋派。它曾经力求创造电影特有的领域,使 电影成为最广泛和最透 明的语言。动词时态的转现和逻辑的联系一类向题 比超现实主义梦寐以求的创造这种视觉的静态艺术向题更使我们感兴趣,况且超现实主义只是使绘画或诗歌的探素适用于电影中。
总之,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学派,甚至也不是一种运动是电影的某种变化,也许仅仅是一种倾向未来的某种可能。这是一种意识的觉醒,,是,以及我们促进这一未来早日来临的愿望。当然,没有作品,任何倾向都无法得到表现。这些作品将会出现,它们将会诞生。电影在经济和物质两方面的困难造成这种惊人的异常现象,即人们可以谈论尚未存在的事物,因为,如果说我们知道我们希望做到的事,我们却不知道我们能否做到,什么时候做到和怎样做到。但是电影不可能止步不前,这门艺术的生存不能靠面向过去,永远重温旧梦和沉溺于逝去的时代。它已经面对未来,而且电影与其他领域一样,没有什么共他的关注,只有对未来的关注。
原文来自《世界电影》1987年06期
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
〔 法国〕亚·阿斯特吕克
刘云舟译
在电影中,我所感兴趣的东西是抽象性。——奥逐威尔斯
无法漠视电影中正在发生的若干变化。我们可能在司空见惯常年不变的电影产品面前变得双目失明,因为异于常规的特性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
然而,今日之电影毕竟呈现出新貌。何以见得只须环顾。只有过分挑剔才觉察不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种惊人变化。哪些作品表现 出这种新质的美正是批评界所忽视的作品。如果说从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经过《布劳涅森林的妇人》,到奥逊·威尔斯的影片,预示着未来新趋向的一切都落在批评界视野之外批评界根本不可能注意到它们),这并非偶然。
但是,意味深长的是,未受批评界赞赏的作品正是我们这些。人应当赞同的作品。我们也可以说,它们具有预示特性。所以我才提到先锋派。每次出现先锋派都是因为出现了一些事物.....
让我们明确说明,电影的的确确正在变为一种表现手段,正如先于它存在的其他各门艺术,尤其是绘画与小说。在相继成为游艺场的杂耍、与通俗戏刚相似的娱乐或记录时代风貌的手段之后,电影逐渐成为- .种语言。所谓语言,就是一种形式,一个艺术家能够通过和借助这种形式准确表达自已无论多么抽象的思想、表达蒙绕心头的观念,正如散文或小说的做法。因此,我把电影这个新时代称为摄影机一自来水笔的时代。这个形象具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它意味着电影必将逐渐挣脱纯视觉形象、纯画面、直观故事和具体表象的東缚,成为与文字语言一样灵话、精妙的写作手段。只要人们不把电影看作是摄影师专有的地盘,这种具有无限可能性却受到各种偏见束缚的艺术便不会囿于人们为它划定的大众小说范围,永远在写实主义和社会幻想中周旋。任何领域都不应成为电影的禁区。最细微的思考,关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审视、心理学、形而上学、观念和情感恰恰是电影的表现领城。进而言之,我们可以说,这些观念,这此世界的现象在今天只有电影才能表现出来。莫里斯.纳多在“战斗》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说过:“如果笛卡儿生在今天,他就会写小说”。请纳多原谅对他的不恭:如今,笛卡儿这样的人恐怕会关在自己的斗室内,利用十六亳米的摄影机和电影胶片,以影片的方式撰写关于方法的谈话,因为笛卡儿的“方法谈》如今准能由电影加以恰当表述。
应当了解,电影在此之前仅仅是一种观赏性演出。这正是由于所有影片都是在电影院里放映的。但是随着十六毫米电影的兴起和 电视的发展,每户人家都有放映机的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们还可以在街头书店租借影片,火,这些影片表现各种主题,采用各种形式,既有文学批评和小说,也有数学论文、历史和普及读物等等。从那时起,再不能说一种电影。而必将有多种电影,正如今天有多种文学一样,因为电影如同文学在成为一种特殊艺术之前,首先是能够表现思想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语言。
电影可以表达思想的这种观点也许并不新鲜。费戴尔早已说过:“我可以用《法的精神》拍一部影片。”但是,费戴尔是想通过形象解说《法的精神似种》,就像爱森斯坦企图用形象解说或者形象化)《资本论》一样。而我们所说的是电影正在找到使自己成为一种,‘后寸语言的形式,通过这种语言,思想可以直接被写在胶片上,甚至无需那些曾为无声电影增添光彩 的繁冗的影像的组合。换句话说,并不需要以苹果树的落叶和随后苹果树开花的镜头说明时间的流逝警察局,为了表明主人公的情欲,除了像克卢佐在《巴黎》中拍摄一锅牛奶溢到煤气炉上的手法之外,还有其他手法。
表达思想是电影的基本向题。创造这种电影语言是从爱森斯坦以来 , 所有电影理论家和电影作者直至有 声电影的编剧和名著改 编者共同关心的事。 但是,无论是受画面的静态构思 束缚的无 声 电影 , 还是今夭仍 然存在的传统有声电影皆未能适当地解决这个问题。无声电影曾经以为通过蒙太奇和画面的组 合就 能奏效。 我们 知道爱森斯坦 的著名的宣言:“我以为,蒙太奇是赋予两幅静态画面以运动起来丈(即思想)的手段,”至于有声电影,它仅仅满足于适当运用戏剧手段。
近年来的基本事件是正在形成电影影像的动态性即表意性的自觉意识因为影片首先是运动形式呈现的影片。即展现在时间流程中的影片,所以每一部影片就是条定理。影片是一个不可逆转的逻辑的自行推展过程过程我们已经明白,或者不妨说,它是辩证法的推展过程。无声电影试图通过象征性形象组合表达的这种观点和这些涵义就存在于画面 自身,存在于影片的流程中,存在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中,存在于他们的每一句话中,存在于使物体与物体和物体与人物之间产生联系的摄影机的运动中。各种思想和各种情感都来源于人与人或人与成为人类世界一部分的物之间的关系。电影正是通过阐明这些关系,描绘出它们的可感印迹才真正成为一个思想的表现轨迹。如今,电影可以创作出在深度与涵义上堪与福克纳的小说、马尔罗的小说、萨特或加缪的论著等量齐观的作品。况且,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例这就是很据马尔罗的小说《希望沙改编的影片,电影语言创造出文学语言的确切等价物,这也许还是破无荒第一次。
现在让我们来考察一下人们对那些虚假的电影成规所做的让步。
改编巴尔扎克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的剧作家以电影无法表现心理或哲理底蕴为由,为他们在结构 自己的剧本时对原著采取的荒谬处理 自我辩护。在他们的笔下,巴尔扎克的作品成为主要表现 习俗时尚的版画大全夫凯塞尔的小说,陀思妥耶夫斯 基 的 作 品类似约瑟·,因为刻意表现的只是夜总会里俄国式的酗酒场面和雪野 中飞驰的雪橇。然而,这 些清规戒律仅仅是思想怠惰和缺 乏想 像力的表现。今日电影有能力表现现实的任何层面。今日电影中使我们感兴趣的就是这种语言的创造。我们绝非一旦能够摆脱商业 的束缚就要重新拍摄诗意纪录片或超现实主义影片。在二十年代的纯 电影和舞台剧影片之间,毕竟还有另一种 电影的活动天地。
当然,这意味着剧作家自己拍摄自己的影片。更好的情况就是剧 作家不复存在,因为在这种电影中,剧本作者和导演的区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场面调度不再是展示或表现一场戏的手段,而是一种真正的写作。电影作者用他的摄影机写作,犹如文学家用 他的笔写作。在这种艺术中,视象和声音部分逐渐推进,通过一定的故事 或者根本没有故事,这并不重要,按照一定的形式展示一种有关世界的观念,在这种艺术中,难道能够区分开构思这部作品的人和写出这部作品的人吗能够想像福克纳的一部小说不是由福克纳而是由另外一个人代笔的吗如果《公民凯恩》不是以奥逊·威尔斯创作的形式,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拍摄的,那么它还如此恰当吗?
应当重申,我当然知道先锋派这个术语会令人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超现实主义影片和所谓的抽象影片。但是,这种先锋派已是一种后锋派。它曾经力求创造电影特有的领域,使 电影成为最广泛和最透 明的语言。动词时态的转现和逻辑的联系一类向题 比超现实主义梦寐以求的创造这种视觉的静态艺术向题更使我们感兴趣,况且超现实主义只是使绘画或诗歌的探素适用于电影中。
总之,重要的并不是一个学派,甚至也不是一种运动是电影的某种变化,也许仅仅是一种倾向未来的某种可能。这是一种意识的觉醒,,是,以及我们促进这一未来早日来临的愿望。当然,没有作品,任何倾向都无法得到表现。这些作品将会出现,它们将会诞生。电影在经济和物质两方面的困难造成这种惊人的异常现象,即人们可以谈论尚未存在的事物,因为,如果说我们知道我们希望做到的事,我们却不知道我们能否做到,什么时候做到和怎样做到。但是电影不可能止步不前,这门艺术的生存不能靠面向过去,永远重温旧梦和沉溺于逝去的时代。它已经面对未来,而且电影与其他领域一样,没有什么共他的关注,只有对未来的关注。
原文来自《世界电影》198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