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冥古宙-早雨海代:米勒实验
小风:这期我来写(偷懒失败)(大家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行星往事PlanetLegacy,它的作者是炽魂。)

1 LUCA
今日,地球上繁茂的生物界——以光合作用养活地球庞大的生态系统的植物,异养的动物,腐生真菌,以及那无处不在的细菌和生活极端环境的古菌,往前追溯漫长的岁月,最后都归于一个起点——LUCA。

在高中必修1,2生物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和《物种起源》,1838年施莱登和1839施旺提出细胞学说,所有已知的生命都有一些最基本的生命特征如: atp,密码子,细胞,中心法则等。
这让我们相信现在包括已经灭绝了的的所有生物,都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她有一个可爱的名字,露卡(LUCA)即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最后共同祖先)。
对生命起源这个问题的思考或者寻找luca的路并不好走,这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自然发生论。
20世纪流行的观点来自1872年。赫伯特·斯潘塞《生物学原理》(1864–1867)、威廉·特纳·西塞尔顿-戴尔的论文《论自发产生和进化》(1879)提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1871年2月1日,查尔斯·达尔文在给约瑟夫·道尔顿·胡克的信中谈到了这些出版物,并提出了自己的推测,认为生命的最初起源可能始于一个“温暖的小池塘,有氨和磷酸盐,外部有充足的光、热、电,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蛋白质化合物,并准备进行更复杂的变化……在今天,这种物质会被立即吞噬或吸收,生物出现以前则不会发生这种事。”(摘自wiki)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的理论。
直到1953年的一个夏天......

2米勒实验
米勒和他的导师尤里将
①水(H2O)、甲烷(CH4)、氨(NH3)、氢气(H2)与一氧化碳(CO),即理论上认为的原始大气,密封于无菌状态下的玻璃管于烧瓶内,并将其连结形成一个回路,
②加热液态水,促使其蒸发,进而产生水蒸气,模拟早期海洋,即[原始汤]
③电极通电,产生火花,以模拟闪电和紫外线
④水蒸气经过电极之后,又再度凝结并重回原先装水的烧瓶中,使实验得以循环进行。

或许这个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了。甲酸、乙酸、丙酸、乳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等生命小分子在实验室,在原始海洋中形成了。
在早期地球环境,由无机物合成小分子有机物是完全有可能的。
理成章地,生命起源的画卷慢慢地我们面前:
太阳升起又很快又落下,一天只有6~7小时。尘埃笼罩下的海洋是豪无生机。巨大的月亮若隐若现,因为月球在不断的远离地球,今日才看起来是玉盘。40亿年前,月亮占有了半片天空。巨大的潮夕引力,加上疯狂的自转,滔滔海水不断奔起,落下,冲刷。
急躁的世界却在酝酿最温柔的东西。
原始地球形成的有机小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等)汇聚形成一个细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个细胞遗传,发生变异,形成我们现在世界所有的细胞和生物。
3崩溃的边缘
1975年,忒伊亚大撞击理论提出,轰动一时的米勒实验接到了第一个挑战:
地球上从来没有充满过氨气、甲烷和氢气。大轰炸粉碎了地球最初的大气,把它们整个儿扫到外太空去了。对二氧化 碳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外加极微量的甲烷和其他气体电击一阵子之 后,只会得到很少的有机分子,而且几乎没有氨基酸。
第二个挑战也不难想到,如果你看过炽魂写的
4 冥古宙-早雨海代:行星迁移(这是链接)的话—— 早雨海代是冥古宙的最后一个代,在这个时期,内太阳系遭受了冥古宙以来最后的猛烈撞击事件,大量外太阳系的石块与冰块向内太阳系奔涌,碰撞,碎裂。这个事件,在38亿年后,被称为——晚期大撞击(Late Heavy Bombardment,简称LHB)。

如果没有预先存在限制生物的组成部分自由扩散到海洋中的[膜],那么海水冲散,陨石撞击,生物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将永远不会达到足够的浓度来相互反应 。(也就是说,汤不够浓)如今,生物体阻止扩散到环境的屏障是脂质双层膜[细胞膜]。(第三个挑战也来了)
1977 年,美国微生物学家 Carl Woese(吴斯) 通过16S/18S rRNA 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偶然发现了古细菌。他们据此将原核生物分为两大类——真细菌和古细菌,并将真细菌、古细菌和真核生物各分为一个“域”(Domain),作为比“界”(Kingdom)高一级的分类系统,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虽然 Carl Woese 提出的三域系统受到广泛认可,但同时期,Lake 等依据核糖体结构证据、Rivera 和 Lake依据延伸因子 EF-1α 同系物保守区有共同氨基酸插入的证据,提出真核生物是泉古菌门的一个姐妹群,即真核生物是从古细菌域之内产生的,是二级域,而一级域仅为真细菌和古细菌,形成二域(two primary domains, 2D)生命之树。
古细菌(archaea)和真细菌(Bacteria),最早的生物,原核生物的两个分支,LUCA地直系后代其膜由不相关的脂质(分别是异戊二烯醚和脂肪酸酯)组成,参与古细菌和真细菌膜生物发生的酶途径是没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古细菌和真细菌的细胞壁的化学相似性甚至更少。更细一些,他们的代谢途径都是不尽相同的。
对回答这个问题,有一个简单的假设——干脆LUCA就有2套系统,然后古细菌(archaea)和真细菌(Bacteria)各自选择一套。不过这个理论还没有学者提出,实在是多此一举。
生命起源问题一时间陷入了低谷。
就在挑战接踵而至时,光也来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