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空投-慢性支气管炎
图(1)

图(1)是慢性支气管炎到阻塞性肺气肿的机制,由慢性支气管炎到阻塞性肺气肿的一个转变过程
图(2)

词汇检索:
cellular mechanicalsms of 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细胞机制
Cigarette smoke 吸烟
CD8+ lymphocyte CD8+淋巴细胞
Alveolar macrophage 肺泡巨噬细胞
MCP-1一种趋化因子
Neutrophil chemotactic factors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cytokines(IL-8)细胞因子
Mediators 介质
protease inhibitor蛋白酶抑制剂
neutrophil elastase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cathepsins组织蛋白酶
martix metalloproteinases基质金属蛋白酶
alveolar wall destruction 肺泡壁破坏
mucus hypersecretion粘液分泌过多
emphysema肺气肿
chronic bronchitis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细胞机制”讲解:
首先,吸烟使肺泡淋巴细胞转变为吞噬细胞增多,进而在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作用下转变成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分泌蛋白酶(蛋白分解酶),从而造成肺泡壁破坏,肺气肿,粘液分泌增多,慢性支气管炎
图(3)

图(4)

图(4)可见炎性细胞包括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细胞,噬酸细胞。它们的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基本上对其他都有联系和作用。参见网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16399188.html)
关于炎性细胞是具有消炎还是促炎作用,目前尚无定论,其结果可能跟炎症细胞的多少而定。
图(5)

这是病理类,包括全小叶型肺气肿和小叶中央型肺气肿。小叶型肺气肿,指肺气肿呈弥漫性的改变,多表现为肺泡管和肺泡囊以及肺泡的扩张,分布于肺小叶内。小叶中央型是由于终末细支气管或一级呼吸性细支气管炎症导致管腔狭窄,其远端的二级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囊状扩张,其特点是囊状扩张的呼吸性细支气管位于二级小叶的中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