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狂粉上岸南开大学日语口译-详细学习经验|2022翻硕(MTI)考研经验

——苦多新一
序
苦多新一,一个超级柯南迷——看她的名字也能发现。
也因为她如此喜欢柯南,痴迷柯南,不断模仿柯南的台词,所以练就了一口发音标准的日语。
我们平时就时不时交流,虽然频率不高,但感情一直很深。以至于在做模拟面试的时候,她看到我就非常兴奋,为了保证面试的真实感,我当时回了一句「静粛に」(后来和她解释了一下)。
她一战的时候运气不佳,未能上岸。二战的一路备考过程我也算是见证人,新一应该是完全脱产备考,所以心理压力也很大。
后来新一进了南开复试。但实际复试的时候,似乎听力播放的声音有些小(似乎是晚上场的同学会有这个问题,因为有几个同学都这么反馈的)。复试之后她非常着急和忐忑,我们(我和其他一些瑞友)也是一样的心情。
好在最后结果令人满意,我们也长舒了一口气。
这次新一的经验帖应该是没有提到自己怎么练习发音,怎么练习配音,如果以后有机会,还想请新一写写相关的经验。
希望新一能朝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前进。
唯斯
工藤です
大家好,我是苦多新一,今年上岸南开日语口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备考经验。主要分为个人基本情况、择校、研友、初试备考、复试备考几个部分,备考部分我有写到自己的反思及一点建议,希望后辈们不要犯我犯过的错。
另外,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的学习方法可能只适合我个人,希望大家辩证看待。

个人基本情况
湖南某二本工科院校,日语证仅有n1(159分)、jtest准a。一战360分(校线365),二战403分(校线375)。二战初试并列第六,复试第三,总排名第四。
关于择校
我考研主要是想搞一个漂亮的学历,而南开大学不压分、没有本科歧视,也不怎么考文学翻译(苦手),因此从一开始就是南开大学一直线。一战时因为心态问题基本没怎么学(说白了就是动力不足、心浮气躁),陪跑了一把。二战可能是成长了些,有好好准备。
关于研友
【为什么需要研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需要什么样的研友】
十天有九天都在散播焦虑,喜欢暗自较劲总想压你一头,拐着弯的秀优越感,这种人趁早远离,妖魔鬼怪快离开。又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资”思想严重,学一小时要休息半小时,与这种人相处久了,自己也会松懈。
【我的研友知知】
2021年10月26日,一名瑞友通过瑞译群聊加我好友,随后我俩“臭味相投”,迅速成为了好朋友,这位瑞友就是知知。
因为我俩都是家里蹲备考,所以我们每天都会分享下学习日常,互相打打气,给枯燥苦闷的备考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知知是一个非常棒的女孩子,不仅自己学习好,还总是帮助我,在我方向错误的时候及时点醒我。甚至可以说,我初试成绩有她不小的功劳。
各科备考
说明:由于我一战没怎么学,没有参考性,因此下面主要介绍二战备考。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复习节奏!另外,其他南开经验贴已经有真题回忆,我也回忆不出来更多的内容,我这里就不再重复 。
政治(一战65分 → 二战77分)
①使用的资料:
肖老师:1000题、肖8、肖4
徐涛老师:强化班
腿姐:腿姐冲刺背诵手册、技巧班、腿4、腿姐整理的时政相关资料
②备考:
【7月开始】强化班+1000题,看一章内容刷一章题。因为我个人不爱2刷,所以1000题我只刷了1遍。但是需要注意,只刷一遍需要仔仔细细刷,b选项为什么错,c选项为什么不选,这些需要弄得一清二楚。另外,我还把错题及解析、相关知识点以填空题/选择题/问答形式导入了anki滚动复习,在这段时间一点一点打牢基础。
【技巧班】上面一步走完之后开始看技巧班。技巧班分为选择题技巧和分析题技巧两个部分,我主要看的是分析题部分。说这个主要是想提醒大家,网上课程有很多,但一定要有选择的看,需要考虑时间问题。我觉得腿姐教的分析题技巧很棒!仔细教你审题、答题思路,非常值得一看。同时,我也在背腿姐的冲刺背诵笔记,我觉得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很不错。比如这次政治分析题考了个冷门的必然偶然原理,几乎没有老师押中,但是因为在这本书里背到过,所以轻松拿下。
【12月冲刺】上面两步走完之后开始刷模拟卷。模拟卷我是按照肖8、腿4、肖4的顺序刷,保持一天一套的节奏。肖8和腿4没有记录,肖4一刷平均分43,同样没有二刷。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盯着最后的分数,刷题过程中犹豫过的、做错的全都需要标记,之后滚动复习。此外就是每天背时政、肖四出来后背肖四分析题。没有技巧,就是背。
③一点反思:
我的错误1:没有重视时政。我本来以为时政就三四道选择题,打算放弃这点分,只背背模拟卷里的时政题。然后我的研友知知及时提醒了我,她说时政分量挺大的,要我一定背背,于是我过了几遍腿姐整理的时政7页纸。但只看这个应该是不够的,因为考场上发现有三道时政选择题一点都不会。
我的错误2:分析题跟了两位老师。明明一开始跟的腿姐的分析题,后期却突然改变主意选择了肖四,总觉得不背肖四不放心。几位主流老师都十分优秀,但风格不太一样,应该跟紧一位老师,不然会有些混乱,还额外增加了记忆负担。 我的错误3:上场之前没有多动手练练分析题。就像大作文上场之前得练练手,分析题也应该练练手。我虽然听了腿姐的分析题技巧,但是因为没有动手练,就没有完全成为自己的东西。
并且因为我后面改主意背了肖四,导致前面听的腿姐分析题技巧我还忘了不少(再说一次,跟紧一位老师就好!!)。光背题、不动手自己答题的后果就是,上场后看到没有背到的题,会有些不知所措。虽然背了不少素材,不至于没东西写,但是我认为我的答案思路和构成都不是很好。
④一些建议:
强化班不要无脑倍速刷,一定要专注。徐涛老师讲的挺有意思的,什么小知识点都要好好听一听。比如今年的一道选择题: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是?答:高级职业经理。这个点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但其实徐涛老师在强化班提过一嘴的。 如果想拿高分,不仅要重视时政,分析题也需要练练手。
翻译硕士日语(88分→89分)
①使用的资料:瑞译语法班、日语优秀作文大全(大连理工出版,日本学生写的作文集锦)、瑞译的翻译作业
②题型:标音题、语法选择题、改错题、阅读题、作文。
③备考:南开这一门考的不难,题型也很基础,于是我没有太重视。从12月开始准备,刷了瑞译语法班的题,搞了10个日语作文素材背。我从日语优秀作文大全这本书里选了5个素材,练过的瑞译翻译里也找到了能加工用用的,比如精修班的病隙碎笔、人与住宅。从练过的东西里找能用的,背起来也快些(就是说素材是有的,灵活用起来!)。也很幸运,今年作文题目刚好背到了能用的素材。
④一点反思:
我的错误1:粗心大意。比如标音题里有一单词“敦煌”,我写成了「こんとう」,有些离谱。再比如改错题,题目是:に忍びます。应该改为:に忍びない。但我写成了:に忍ばない。这些都是出考场之后才后知后觉的低级错误,真的很粗心。
我的错误2:写完没有全部检查一遍。我有一个习惯,不确定的题我会打个圈,答完题我也只检查了打圈的题,而上面说到的两个低级错误我当时很确定是对的,根本没检查。
⑤一点建议:
一定要刷题保持手感。我虽然跟了瑞译语法班,但刷的时候不太走心,没有特地抽时间刷,只是:哎现在有时间,来做两道。这样直接导致上场的状态是:啊这道题左妈讲过!啊那道题改姐也讲过!哎选啥来着?好像a也对,好像b也对。记忆模糊,特别心虚,非常后悔为什么不认真刷题,为什么不多刷点题。虽然最后有89分我觉得也差不多,但是成绩没出来之前真的特别煎熬,打圈圈的题太多。
多看看n1和n2的语法。这个不仅是为了语法选择题,也是为了改错题。南开改错题基本是故意写一个错的语法项,比如上面说的に忍びます,再比如をひきかえ,只要眼熟就能看出这是错的。
“除非有100%的把握,否则不要改答案”。这一点是腿姐在技巧班反复强调过的,如上面所说,我有很多打圈圈的题,写完检查的时候也特别纠结,要不要改?但是想到腿姐说的话,我就忍住没改,也还好没改,不然就会白白丢了13道题的分。(再次强调:一定要刷题加深印象!这样也能心强些!)
我的研友知知说,n1阅读题有很多好词好句好素材,写作文可以用上,但是我懒得搞就没搞,这个好方法一并分享给大家。
南开这一门总体不难,想要打95+的同学可以早点开始动手,重视起来!
日语翻译基础(100分→108分)
①使用的资料:瑞译三笔课、瑞译二笔课(看了一半左右)、瑞译精修班(9月)、瑞译冲刺班、瑞译2020词汇互译、瑞译2021词汇互译
②备考:这门备考我开始得最早(6月),醒悟得最晚(10月)。我是一战2020年7月开始入门的翻译,一直到2021年10月底我才真正开了窍,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翻译的方法。6月到8月跟了瑞译三笔课、二笔课,精修班开始后二笔课就没跟了,精修班结束后跟着冲刺班的节奏练习,热词是10月开始背的。
③一点反思:
我的错误1:翻译练过就丢,不认真复习。我是比较倔的人,如果不是自己打心底里想复习,别人给我说一万遍要复习我也听不进去。一战虽然也跟了瑞译的翻译课,但我那更像是走个过场,练完就丢不复习,属于无效练习。
二战我也没回头去看一战的作业,从6月三笔课开始一直到上场,一共练习了35+22篇翻译,其中三笔+二笔的35篇属于无效练习,精修班+冲刺班的22篇属于有效练习(冲刺班我只跟了七周)。也就是说我就是人们口中的大马鹿,手里捏了一大把优质课程,坐拥“佳译三千”但没有好好利用起来。10月底,经过知知的一顿敲打及帮助,我才开始认真复习练过的翻译。最后因为任务很多、时间又不够用,我只复习到了精修班8篇和冲刺班14篇。
我的错误2:太挑剔,不喜欢的就不练。今年南开第一篇中日小说翻译、第四篇日中又像文学又像议论文的翻译(太久了忘记了具体内容),这样式儿的自己平时练太少,写起来就像挤牙膏。我知道这几年南开都有在人民中国小说互译板块中选文章出题,但是我也没有去看,冲刺班的文学翻译我也是直接跳过,只是因为不感兴趣,平常只喜欢练一些新闻类的。这样真的不好,上场就后悔了,写起来很没底气、很心虚。
我的错误3:上场之前只进行过一次手写练习。这个错误不仅导致提笔忘字,更让我不敢下笔。提笔忘字这块还好,只忘了一个字,「国慶節」的「慶」怎么写给忘了。但不敢下笔是真的很致命,因为不想让卷容太难看,所以犹犹豫豫浪费了很多时间,搞得最后一篇时间很紧。 我的错误4:粗心大意。可能也有一些紧张的成分在,我好几处错译,比如「いたずらに……」,我给看成了“恶作剧”。再比如“妈妈”,「おふくろ」我写成了「ふくろ」,妈妈变袋子哈哈哈哈。这些错译在考完之后一个接一个蹦出来,刚考完那一个多星期简直心乱如麻。
④一点建议: 希望大家都比我聪明,不要犯倔,不要犯我犯过的错误。该复习复习,别挑食广泛练习,手写练习也不要落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始会那么讨厌复习,但10月底开始复习后发现,那种温故知新的感觉真的很美妙,一看到a能够立马反映出bcd的感觉真的很爽。而且记下的表达越多,越好做到“以一敌多”(唯斯老师常常提这个)。如果一个词组的一种表达都不想去记下来,那就更别说灵活对应多种表达了,输入不够,谈不上发散。
这次分数虽然只比去年高了8分,但在进步我就已经很开心了惹!考完后本人已经痛定思痛,有在把以前无效练习的翻译重新抓起来!
复习形式推荐视译。这个方法唯斯老师在冲刺班里提到过,视译时卡顿的地方一定是不熟的地方,要拎出来反复记忆。我10月底开始的翻译复习就是先视译,然后把不熟的地方弄到anki滚动记忆。
同时也要仔细对比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这样才能更好看到差距,比如我发现我会误用自他动词,有些地方还会比参考译文更啰嗦。从译文到课件再到各种细节点,我给它烙在了脑瓜子里(指能快速反应的程度)。别看只复习了22篇,我真的吸收了很久,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点以及好的表达。复盘是有好处的,这次南开的中日翻译一带一路,什么“资金融通”“设施联通”“互联互通”之类的词语,冲刺班刚好练到了,做起来就会比较顺手。
百科(107分→129分)
①使用的资料:黄皮书第三版、国学常识大百科:你不可不知的1200个国学常识、最后的礼物、2021高考高分作文特辑、瑞译冲刺班
②备考: 【词条】这一道题早年重心在时事热点上,但这两年文学文化常识的比重在增大,总之就是两类都有考考,所以我两种都背了。时事热点用最后的礼物,文学文化常识用黄皮书+国学常识大百科。10月开始整理词条,国庆7天主要在浏览黄皮书和国学常识大百科,选了一些自己觉得会考的词条导入anki(560个),国庆后正式开始背词条。
每天用anki背30-50个,加上复习的时间,一天最多能花3个半小时,偶尔休息一两天不背(即摆烂)。10月一个月把新的词条背完后,后面就只剩复习。12月最后的礼物发货之后开始背这本,这本挑着背了100个样子。
【应用文写作】12月开始动手写,主要练的冲刺班的题,另外知知也发了我很多应用文的模板,应用文记住个框架没大问题。今年考的广告,知宝刚好在考前转发了一条包含广告应用文写作的微博给我看,耶耶耶!
【大作文】这是我最苦手的一个题,高中就不擅长写作文,高考后只接触过两次大作文,一次一战,一次二战。10月开始慢慢积累素材,用的是2021高考高分作文特辑这本书,从中把握了一下议论文的套路(真的忘了)。在这本书里背了许多的素材,感觉应试用还不错,也动手写了四篇。后来知知提醒我说也看看时评文,11月中下旬开始我就看起了人民日报评论,知知也给我分享了两份她自己买来用的大作文资料,其中也有不少时评文。算下来应该看了三十几篇时评文,背了十篇素材,动手练了三篇。
③一点建议:
国学常识大百科不错,不推荐黄皮书。黄皮书逻辑性不强,背起来很累很累。国学常识大百科虽然内容多些,每个词条也长一些,但逻辑性强,读起来也舒服,容易留下印象。
背词条过程中可以自己总结一点套话。这样做的好处是,碰到不熟悉的词条不至于空在那。比如这次考到的《二十四诗品》,我是真不会,就随便捡了三句套话怼上去。

看清楚材料内容。这次应用文考的是广告,材料中出现了一家名叫“阅译”的翻译公司,我全篇写成了瑞译,幸好后面检查更正过来了,但涂涂画画终究不美。
可以早点开始积累好词好句好素材。我这一门完全是应试准备,前期没动,后期才开始。这样应付下考试可能行,但其实自己的文字功底、思想内涵之类是几乎没长进的(不信你看看瑞友子不语的经验贴再看看我)。像大作文,冲刺班里写的好的同学,结构清晰、内容饱满,而我顶多是结构清晰。我背了许多漂亮的开头结尾和论点(这些地方一眼能看到),但其实内容很空洞,支撑不起来整个框架,能够写完一篇,但写不出彩。
复试准备
①流程:自我介绍(不超过三分钟)→政治考察题(不超过三分钟)→日中两段听译、中日两段听译。如果这三个环节走得太快,可能会加几个自由问答。
②练习材料:瑞译视听训练营(听译部分)、上海中口(练习了四个单元)、三口教材(只练习了第一单元致辞)、瑞译二口课(只听了导学课+第一单元致辞)
③备考:2月17号开始每天与两个小伙伴练习自我介绍、自由问答,2月21日出成绩之后开始拼命练听译。我先看了瑞译二口课的导学部分,对听译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接着开始重新跟视听训练营,南开不考视译,所以我只跟了听译课。训练营跟完后练习了三口、二口的第一单元致辞,之所以练习这个主要是因为对致辞的套话很不熟悉,怕听译考到。致辞结束后开始用上海中口教程,练习了4个单元。
④一点发现:
我在瑞译视听训练营学到了一些“绝处逢生”的小技巧。比如第一周听译课,有这样一句话:この松には名前がついておりまして、『影向の松』といいます。「影向ようごう」这一单词,有很多同学过于执着,译成了“拥护之森”之类,后来大左老师说:“不会可以委婉绕开嘛!比如‘这棵松树它很有名,还被命名了’,这样总比瞎编乱造的好。”听完我茅塞顿开。除此之外,这个课程还可以练习胆量,我斗胆上过两次麦,两次心脏都砰砰跳,本番的时候反而没那么紧张了。
我的听译复习:初试那次开窍之后,听译我也有好好复习。我主要用anki进行复习,正面是录音,反面是文字。这种声音对文字的复习才更符合听译需求,也能顺带练练快速反应。同时,口译笔记符号也很重要。
唯斯老师在第三周听译课上讲过:“像‘科学技术’这种写起来笔画又多,你又不能丢了它的词,那就可以用符号代替,比如Sギ。”我也是按照这个思路,一边复习,一边摸索出了一套自己顺手的口译笔记符号。另外,复习时也可以着重记一些常见词的出彩表达,这也是在读一篇唯斯老师的原创文章中得到的启发(不记得具体哪一篇555)。比如比起“全家都去了英国”,你说一个“举家赴英”,岂不是很牛!
⑤碎碎念:
由于对自己的初试没有自信,因此初试结束之后我并没有开始听译练习,而是一边搜调剂经验贴一边找工作,想着三四月再搜就晚了。虽然报了一月开始的视听训练营,但只是划划水,第一二周跟了直播课,第三四周直接不跟了开心过大年,成绩出来之后才开始拼命补课。别人是想学报不上,我是报上了不想学。
成绩出来之后我赶紧开始练听译,但时间只剩34天,为了多练一点就只能每天加大强度。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除了跟小伙伴两小时的自我介绍和自由问答的练习之外,其他时间不是在练习听译,就是在复盘听译,非常痛苦。。每天都逼得很紧,一边焦虑一边练,吃饭洗澡的时间都在循环听当天的nhk,无数次后悔:如果早点开始就好了。
三月中约了瑞译的c套餐模拟面试,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听译、自由问答。我认为这个模拟面试最大的好处在于临场感极强,这种压力是平常练习的小伙伴所无法给到的。其次是,老师会给反馈,我就能知道自己在大多数人里是什么水平。比如唯斯老师委婉指出我的听译部分改善空间还是有的(谢谢唯斯老师如此顾及我的感受),但“语音音调可以,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也不怯场,继续保持,上岸应该没有问题”,简直给我打了一剂强心针。
之后我就稍稍作了调整,减轻了听译练习强度(放过自己)。考前几天约了d套餐,同样没出现大问题。 但是本番的时候却出现了大问题。
本来是下午上场,拖到了晚上才上,好不容易上了吧,我开始听译的时候设备又出现了问题(听译的音频声音非常小)。前前后后调试设备的时间加起来得有十几分钟,整个流程下来我一个人就弄了快40分钟,考完直接崩溃大哭,所幸结果是好的。这里就像去年上岸南开的晚晚学姐说的那样,“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很重要的”,出现这样意外的情况也一定要冷静。
写在最后
这两年备考中,我在瑞译认识了许多朋友和老师,也得到了许多帮助。我的好朋友知知,我俩互相支撑扛过初试,解锁成就硕士姐妹花!我的好姐姐澄海、好大哥栗子,我们仨一起模拟复试互相纠错,解锁成就浏阳河三修士!
一战水群认识的小姐妹爱酱,给了我许多复试的建议,精准又好用。精修班的初初老师见我第三周精修作业突然拉垮,急忙给我电话指导循循善诱。
唯斯老师每次都耐心回答我的问题,更帮我联系上岸学姐答疑解惑。学姐碰巧也是瑞友,面对复试我怕这怕那,学姐总是会给我来一剂强心针,出拟录取名单那天跟我一起蹲,看到我上岸立马送祝福。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好多好多,我也深刻感受到,瑞译不仅仅有知识,更有温度,没有你们可能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千言万语,感谢遇见。最后立个flag,明年过二笔二口,明年经验贴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