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在“假靳东”骗局背后,是无数黄月第一次被看见

2020-10-21 16:01 作者:曼朗mindfront  | 我要投稿

近日,一位年近六旬黄阿姨进入了大众视野,在采访中,可以看到一位疯狂迷恋假冒靳东的老年粉丝:


她一天到晚刷靳东的视频,饭也不吃,瘦了10多斤,并开始与丈夫分房睡觉。

为了避免恋情曝光,靳东受伤害,特地剪掉头发,不让人认出,甚至不出门。

只身不远万里跑到长春,声称靳东约她见面,要给自己100万,再送一套房。


家人们十分不解,这个利用抠图、配音粗糙制作的假冒账号,怎么就能让黄阿姨深陷其中?


不管丈夫、儿子、记者怎么解释,黄阿姨依然对自己的靳东深信不疑。“我的靳东弟弟,他怎么会骗我?他可懂事贴心了,他对我可好了,他说喜欢我、爱我、宠我。”


哪怕当民警出面告诉黄月这是骗局,她不为所动,坚称自己绝对不会放弃靳东。甚至还询问,能不能借助电视台的力量帮助自己寻找失联的靳东。


这位执迷不悔的黄阿姨究竟是怎么了?



01

无数父母,正在被骗子乘虚而入



有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已超1亿,近4成人会使用短视频平台,也就是说至少4000万中老年人正在刷短视频。

虽说五毛特效制造出来的“靳东”,粗劣且低级,一口对不上嘴型的塑料普通话,骗不到5G冲浪的年轻人。但对于像黄女士这样上了年纪的中老年群体,识别视频的真假并不容易。


辨别声音画面是否相符合,需要通过视听觉整合的神经机制进行。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有较长的反应时和较弱的整合促进,以及对视听觉刺激进行反应时颞上回脑区的振幅弱于年轻人。

简单来说,中老年人的视听觉整合能力弱于年轻人。


这也导致大量“受害者”聚集在假靳东的评论区,对着自己的“好弟弟”述说着内心的愁苦和真挚的情感:“我是他家老黄牛”“姐姐快要过不下去了”“你是天上的星星,我只是地上的尘土”

除了假靳东外,还有假马云、假王俊凯、假刘恺威、假杨幂等众多公众人物。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的父亲,母亲,阿姨,叔叔都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中老年人玩手机、刷抖音、聊微信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是远远甩开了他们,中老年群体对各种操作不熟悉、不了解,因此成为了行骗人员眼中的“肥肉”。


黄阿姨遭遇的骗局,也可能发生在身边年纪稍长的亲人身上,甚至会是我们的父母。


腾讯发布的2019年《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指出:诈骗受害人群中,45-50岁的70后群体受骗占比超过65%;60后群体往往有闲置资金,更容易落入虚假投资等骗局,人均被骗金额最大。


02

受骗的本质是情感支持的缺失

为什么中老年群体,成为了骗子得手的“重灾区”呢?


除了身体老化,导致的视听觉整合能力下降。许多中老年受害者还有一个共同点:感情上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2015年,一份针对400位老年人发放的《孤独感自评量表》问卷指出,62%的老年人处于高度孤独水平。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丧偶等都成为老年人产生孤独感的原因。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做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该理论指出,年轻人的需求是导向未来的,他们将自己致力于学知识、交朋友等目标中,为将来的事业做着准备。

而老年人不同,对于他们来说,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及时行乐、满足当下的积极情绪,是他们做决定的首要考虑因素。


他们更多地偏向情感相关的导向,对于亲情、朋友、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投入了更高的关注。


但子女工作太忙,无暇交流,他们就逐渐活成了一座孤岛。那些不被家人、老伴看到的情感需求,就这样寄托在制作拙劣的“明星”短视频上。


其实新型诈骗方式的本质与那些一口一个“爸妈”卖保健品的行骗者如出一辙,骗子看准的就是一个“情感需求不满足”的心理。


他们嘘寒问暖、忙前忙后,与老年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接着给一些小恩小惠,最后把他们诱入精心设计的骗局,完成“收割”。


有些老年人察觉到了些许异常,却难以抵御热情的笑脸,和一句句窝心的关切。即便他们意识到自己上当了,骗子提供的积极情绪都会让他们不愿放手,从而越陷越深。


不管是这位沉迷假靳东的黄阿姨也好,还是其他无辜上当的老人,他们的情感、精神世界往往是空虚的。他们需要的不是“假靳东”,而是爱和陪伴。


03

防骗,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中老年人上当受骗并非是我们国内独有的,它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美国,也一样存在大量受骗的案件。除了中老年人本身的警惕,更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


| 自身的学习

中老年人可以尝试在子女的帮助下,多与社会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节。多看报纸新闻、听广播,让自己的视野开阔,提前知晓一些常见骗局。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减少身体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轻易上当。


| 家人的支持


最能给予关心、信任度最高的就是中老年身边的家人。子女可以多陪在老人身边,耐心、积极地和长辈交流,使他们感到安全与支持。这样即便有骗子要打他们的主意,他们第一时间想到与子女商量,减少被骗的可能性。


| 社会的关心

建议社区多开展团体活动,如戏曲、象棋比赛、练书法等,从而丰富中老年的精神生活。开展一些防受骗宣传公开讲座,定期在多媒体上宣传与老年人生活相关的信息,报道上当受骗案例,加强老年人对社会骗局的认知和了解。


| 政策法规


政府应督促短视频平台进行更全面的内容审核。同时,加强老年消费品尤其保健品的质量把关,保证老人购买到安全放心产品。完善老年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老年人权益,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对于老去的父母来说,他们情感上的缺失需要有人填满。无人陪伴的孤单远比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伤人。


希望不论他们的臂弯有多苍老,我们都能毫无保留地拥抱。


在“假靳东”骗局背后,是无数黄月第一次被看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