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课程全集 共28讲 新版(逐步更新)

绪论(上):理论——反思、常识... P1 - 00:06
绪论
文科当然重要!文科犹如精神世界,理科是物质世界。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文科的精神世界,那么人类会是何等的尸走肉一般。
有时候会迷茫,会失落,会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且当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等我去填充吧。
“阅读是需要门槛的”
是啊,对于我来说门槛犹如难于上青天一样。
一、理论是什么
理论:theory→theoria→去观看
理论本意:观察、沉思活动
观察:非沉浸式的。
1.理论反思(反思是理论的品格)
老师列举的旅游团的这个故事:
“有时候,你的选择,你的喜好,你的热爱,人们是没有一个普遍标准的。
人们做出选择,做出喜好热爱的时候,都是在比较当中选择出来的。人内心当中没有明确的标准。
于是乎
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你的喜好,你的热爱。这个时候就需要跳出来,看一看,我是真的喜欢吗?
当我喜好它,喜欢他的时候,我热爱它。我觉得沉浸在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说实话,就是……老师你都不知道,我连自纪喜欢什么书都不知道,但是我喜欢那种情感细腻,描写细腻的小说。



2.理论与常识(常识是理论的对象)
常识与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背后的一整套观念系统。
不同之处:
理论:源自于反思--过滤之后的常识→源自于证明
常识:源自于经验
“理论是经过证明之后的某种观念体系,常识解决不了经验之外的事情。如果你永远停留在尝试中,你的认知就永远没办法突破。停留在舒适圈当中。”

3.理论与阐释(阐释是理论功能)

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
理论:
1.一种观念体系,思想系统
2.理论还包括着推测思索
3.源于深层把握世界的某种欲望
传统理念--规律--工具
现代理念--阐释
绪论(下):文学理论——现象、... P2 - 00:32
4.理论与实践:
《浮士德》: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
①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对象多样):
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