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嗣设定整理——至《水月与深蓝之树》2023年5月更新为止

个人整理,至2023年5月为止。update一次。
尽量将游戏中的谜语文本,按笔者理解整合为明确的情报,并在此基础上适度推演。
标蓝部分为笔者猜测部分。
海嗣起源和“最后的骑士”部分都是推测居多,具体内容需要鹰角后续补完。
本文重点是介绍海嗣这种生物。
· 海嗣·起源
海嗣由前文明的一个海洋生物研究机构创造,下称深海实验室。
深海实验室创造海嗣的动机来自于一种泰拉野外新物种的发现,很大可能是类似《生化危机》游戏中的寄生物种,这种寄生物种是海嗣的前身。
深海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对新物种的生态特性感到叹服,致力于以其为模板,在实验室中设计制造一种全新的生物,以实现他/她自己的梦想:将行星的自然生态都改造成生态乌托邦花园。
这种从实验室中诞生的全新的设计生物,就是海嗣的原型。
海嗣的初始设计是一种寄生生命,以细胞或亚细胞形式存在,可以和多数动植物达成共生关系,像远古时代线粒体与原核细胞达成了内共生关系一样,让全世界的生命进化到新的阶段。
海嗣细胞的寄生将会让宿主获得海嗣优异的生理特性,比如宿主生物可以半自主地控制自身细胞的分化,宿主体细胞的分裂可以接受统一调控,全体动植物将接入一个共同的意识体。原计划中,海嗣细胞将通过孢子随海水蒸腾上升到大气对流层,然后随行星水循环进入全球水源地,从而寄生全世界的动植物。
首席研究员希望利用海嗣,让全世界所有的生物互助互利,共同改造土地与海洋,把整个星球都变得更为丰饶,为彼此、为后世创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最终创造一个行星乌托邦。

但深海实验室的研究进程被一次意外打断,即前文明面临的来自天外的灭世危机:观察者。
前文明科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观察者可以观测到生物的高级思维活动,并追杀、消灭自己观测到的知性生物。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拥有足够多可以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人口,就会引来观察者。即使前文明可以跨越遥远的星际空间,能改造星球、建造巨构,在观察者面前依然渺小如蝼蚁。
在力量悬殊的绝望催生下,前文明最终接受了自己必将灭亡的命运。而前人类余下的精力,转为探索毁灭之后文明尚能延续的可能性。如最基本的饱和逃亡计划与对应的地下保存者计划。
饱和逃亡即向宇宙各个方向同时发射文明最大航速的方舟飞船,利用观察者只能追及少量飞船的方式为其他人类赢得生存的可能。
而此时前人类们其他更大胆的计划,甚至试图改变前人类作为知性生命的存在形式,或者逃离现实宇宙。
在文明毁灭的危机面前,深海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紧急修改正在进行生物设计的海嗣工程,成为前文明应对危机的备案之一。
人类文明的消亡已经不可避免,但仍有人试图留给未来希望。新生的智慧呵,愿你不必再生活于观察者的恐惧之下。这种全新的智慧生命,将不再进化出能进行复杂思维活动的大脑,但族群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彼此连接,共同构成一个伟大的意志。祂将无视观察者的注视,将自我扩散至宇宙的每个角落,代替人类前往星辰大海。
海嗣·诞生
深海实验室的科学家参考许多海生动植物,将海嗣重新设计为可以快速进化完善自身、且能形成生态闭环的生物群。
同时他们还为海嗣制定了终极的进化目标——征服自然,整合整颗行星的资源后,前往深空,探索宇宙。
深海实验室只制造了四个海嗣“初生”,第一个“初生”是生长海神“蔓延的枝条”。现存的所有海嗣均是四个“初生”繁衍的子代。
推测:“初生”制造过程中,深海实验室直接将已存在的海生巨兽改造为“初生”。此举令“初生”拥有巨兽般的权能。
巨兽拥有压制源石的力量,但是单个巨兽能庇护的区域有限。
而海嗣通过将种群接入同一意志的形式,使海嗣子个体们作为巨兽的后代,同时也是巨兽的一部分,也能延伸巨兽的权能,可以更大面积抑制源石活性。
深海实验室在实验室地下的地幔处建造了“深蓝之树”实验中枢,这里的自动化流程可以孵育新的“初生”。
至少一只“初生”生长海神由深海实验室中的某位研究员(可能是首席研究员)自愿改造自身肉体转变而成,转变后研究员的人类意识融入大群。
该研究员以海神身份约束着海嗣,与“保存者”一样等候着逃亡的方舟回家的消息。直到他/她的意识在万年的等待里,逐渐在岁月中消逝。
深海实验室的大门生理认证可以刷博士的脸。
暂且不知博士与前文明的海嗣工程有何关系,可能性一:博士是海嗣工程的研究员之一;可能性二:博士是包含海嗣工程在内的某高级科研项目的参与者。
海嗣·生态特征
海嗣是当前生活在泰拉海洋中的格式塔意识生物群,拥有半自主进化能力,兼具多种植物、动物和其他真核生物的生态特征,多数为水生,少部分进化为陆生,少数可飞行,可以进化至外太空生存。
海嗣由大量子个体组成,子个体智力低下,但它们的意识可以通过彼此的信息交流连接成一个庞大意识集合,被称为大群意志。种群具有真社会性,种群个体与其它生物不同,具有完全的利他性。
海嗣不具备一般意义的生物本能。
海嗣独属于一个独立的生物门,海嗣总门下的所有分化物种全部保留海嗣的核心生理特性,都属于海嗣的子个体。
海嗣繁殖方式未知。推测以孢子繁殖为主,伴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交替进行。
海嗣的个体间信息交流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超声波、化学信息素、细胞物质交换。此外还有电磁信号和其它未知方式以实现长距离甚至超光速的信息交流。所有信息交流共同构成大群意志。
大群意志是控制所有海嗣细胞行为的上级统一意识体。

海嗣的一大特征是半自主演化功能,不论是一小片肉块还是一大坨肉山,都是由同一种能任意分化的活跃干细胞组成。
海嗣干细胞会半自主地分化并突变,根据功能需要,全身体细胞均可突变出不同的功能和结构。这些已分化的细胞经诱导均可以还原为全能干细胞,重新突变。这使得海嗣个体可以随环境需要不停地变化形态。
和正常的生物演化不同的是,海嗣的突变演化一定程度上遵从子个体的意志。海嗣不能依意志直接编辑自身基因,但可以依意志促使体细胞分化时基因高频率突变。基因突变方向随机,但海嗣可以自己决定是否保留良性突变,并可以通过细胞物质交换将新的突变基因主动分享给周边海嗣。
海嗣很可能有读取和复制其它物种基因的潜在能力。

在养分充足的情况下海嗣演化极快,只需几小时就能长出新器官。新环境刺激下,四五天内海嗣个体就可以演化出全新的形态。
海嗣可以侵蚀同化其它生物细胞。被同化的细胞会丧失原有的生理功能。因为海嗣细胞的全能性,海嗣细胞会很快补上因同化丧失的生理功能,但和生物原本的构造已经大不相同。
如果其它动物捕食或粘膜接触海嗣细胞,海嗣细胞会逐步将它全身同化为海嗣细胞,将此动物完全转化为一个新的海嗣个体。但同化速度受动物本身的意志影响,受海嗣感染的人类如果意识上强烈拒绝成为海嗣,同化速度会变得极慢,甚至长达数十年。
在脑神经部分开始同化后,被感染者会接收到大群意志的感召,自我意识也会被慢慢侵蚀。由于大群意志的精神力非常强大,且同时作用于所有细胞,个体意志很难抵抗这种精神控制。坚定的目标和燃烧的希望可以抵抗侵蚀,但一旦灰心丧气,个体的意志就会淹没在大群中。

海嗣种群内部已分化出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不同形态的子个体,在适度使用自然资源和外来能量的状态下,在栖息地内维持一个可持续的封闭生态系统。
当它们扩张到一个新环境,会利用类似地衣或藻类的单细胞海嗣子个体快速代谢,改变当地环境生态,将水和土壤改造为适合海嗣生存、但其他生物难以存活的新成分。藻类形态的海嗣增殖到肉眼可见的形态下,依分化方向不同,被称作“溟痕”或“噬尘”。
海嗣的领地扩张速度和迁徙方向受大群意志控制。

海嗣子个体里,脑神经演化足够复杂的子个体,会产生自主意识。这来自于它们与泰拉人交流的需要。
他们虽然不能摆脱大群意志,也无法主导大群意志,但大群意志给了他们率领兵卒的权力,他们可以令低级海嗣们听命,是海嗣意识网络中的高级节点。
他们有足够的智力去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会在大群意志的命令下与深海教会交流,深海教会称他们为“使者”。
因为大群的呼唤高于使者的自主意识,所以和能用理智克制动物本能的人类不同,使者的海嗣本能依然凌驾于自身意识之上。

通过未知的机制,源石活性会被海嗣严重抑制,泰拉海洋上永远不会出现天灾。源石云在海面上聚集成天灾云的过程中就会被驱散。
海神

海嗣中存在名为“初生”的四个超强大个体,拥有巨兽权能。
“初生”被海嗣和深海教会当做海神,分别掌管存续、繁殖、迁徙和生长四个生物本能。
四个“初生”的意识格外强大,共同影响大群意志,在大群意志中持续进行全频道广播,也即“大群的呼唤”,使得大群意志之内的所有海嗣细胞都获得了生物“本能”。
和现实中的生物本能不同,海嗣未将本能刻入基因,而是从细胞层面就完全受大群意志驱使,海嗣的生物“本能”其实是大群意志的指令:

存续(SUBSISTING)海神“始源的命脉”会在大群中发出“改造”和“枯荣”的呼唤,命令海嗣依照当下环境突变成相适应的生产者,获取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营造全新的生态系统。同时也负责发出所有细胞和个体的凋亡信号。
WE THE ANIMA, WE THE VICISSITUDES

繁殖(BREED)海神“不融的冰山”会在大群中发出“给养”与“众我”的呼唤,命令海嗣子个体彼此视为同胞,互相保护;但又按照食物链互相喂食,让被喂食者欣然接受,被吞噬者欣然牺牲,大啖同胞尸体。
BREED BEYOND OUR DEATH, ARISE AMONG THE COLONY

迁徙(MIGRATION)海神“腐化之心”会在大群中发出“探索”与“斗争”的呼唤,命令海嗣开拓新领地,攻击并捕食其它生物。
EVERY TRENCH WE FILL-IN, IN PREDATION WE PROLIFERDTE

生长(GROW)海神“蔓延的枝条”会在大群中发出“徒长”和“适应”的呼唤,命令海嗣的子细胞生长、复制和分化;让海嗣在面对不利环境时积极突变进化。
EMBRACE MORE, INTAKE MORE

(四句英文来自肉鸽PV视频00:57海嗣文的翻译)
因此,海嗣不存在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不存在对死亡的恐惧。一切行为都出于大群意志的高级指令。
正是这种生物学上的不自然和自身生态的封闭性,让一部分深海主教们相信海嗣是神明有意设计的完美生物。
四个“初生”可以互相争夺大群意志的主导地位,获得主导地位的“初生”可以成为大群和全体海嗣的领导者,也会让海嗣活动更倾向于祂代表的本能。


最下方海嗣文转译:
Suppose there is a kind of existence: From the moment it first feels the embrace of this reality till its final dissolving into nothingness, it craves perseverance. Whether for itself or for a "greater iteration", it craves perseverance only. Shall it be an enigmatic mechanism, a contraption of someone's design? Or shall it be merely an end which, with or without interference, must be met?
One might answer. The one that entwined all the secrets; The one that twisted in the depths; The one whose magnificent limbs, once royally blue, were washed pale by the ripples of time.
But its words were glutted on. Whatever wisdom it once held long reduced to echoes of satiation, to memories of mastication.
It now knows only perseverance, for which it will stretch its stems, for which it will drink the molten, for which it will feed its kind, for which it will reach for the core of its planet, for which all must become different.
假设有一种存在: 从它第一次感觉到这个现实的拥抱,直到它最终溶入虚无,它都渴求存续。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 "更伟大的迭代",它只渴求存续。它是否是一种神秘的机制,是一个出于某人设计的装置吗?或者,它仅仅是一个无论是否有干扰,都必须到达的终点?
有个人也许能回答。那位缠绕着所有秘密的人;那位在深渊中扭曲的人;那位曾经拥有深蓝色的华丽肢体,却被时间的涟漪冲刷得苍白无力的人。
但那话语被吞噬了。无论它曾经拥有怎样的智慧,都早已沦为饱食的回声,成为咀嚼的记忆。
它现在只知道生存,为此它将伸展它的茎,为此它将喝下熔岩,为此它将喂养它的同类,为此它将到达泰拉的星核,为此一切都必须改变。


生长海神的形态是深蓝之树,外形是直径超过数千米的深海巨树,树内空心,身体各处长出大量像树枝一样的枝杈。
祂位于深海实验室外侧,深海实验室在树中心。
祂曾经是深海实验室的人类,但如今意识成为海神。祂在万年的等待中陷入绝望,吞噬了孕育初生的实验中枢,随后意识死亡。
祂死后只有身体还在不断生长。祂的树根从地幔岩浆中吸取能量,供身体继续生长,新生的海嗣通过吃生长海神新长出的肢体获得能量。


迁徙海神的形态曾经是巨型的深海怪物,外形像巨大的海鳗。被深海猎人猎杀后,迁徙海神的意志进入斯卡蒂的身体内沉睡。
繁殖海神的形态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巨大冰山。
存续海神形态不明,现以微生物的形式分布在整片海洋中。
海嗣的生活史-大静谧
在万年间,海嗣只在海洋深处的一小部分区域生存,几乎没有对外拓展栖息地,(否则这个时间足够它们拿下整颗泰拉星球。)
有少量海嗣子个体随洋流扩散到泰拉大陆各地的海边,甚至可能有海嗣上岸与人类文明接触,但海嗣均将之视为栖息地外的侦查行为,没有展现任何攻击性。
海嗣始终没有达到设计中的启动条件,处于抑制状态,且大群意志并非受迁徙海神主导,主导初生可能是生长海神。

距今约一百余年前,是海嗣行为模式发生变化的时间点,此时,阿戈尔在开拓新殖民地的过程中偶遇海嗣栖息地。
海嗣与阿戈尔发生接触后,没有展现出明显的攻击欲望。反倒是阿戈尔人对海嗣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开始积极捕获海嗣进行研究。
负责研究海嗣的阿戈尔高级科学执政官和部分研究员,可能很快就迷上了这种全新的生命形态,他们认为海嗣的独特生态是神的杰作,于是建立了最初的深海教会。
他们一边深入研究海嗣的生态,一边诱导阿戈尔向海嗣栖息地周边扩张领土,令海嗣和阿戈尔持续发生冲突。
由于反复的冲突摩擦,海嗣开始由蛰伏状态逐渐苏醒,大群意志开始接受代表斗争的迁徙海神主导。
海嗣的子个体在战斗中开始更为积极地演化适应,海嗣整体开始对外扩张栖息地,从出生点开始向大海四处蔓延,且侵占了更多的阿戈尔领土。
但出于生存需要,大群意志对阿戈尔的战争并不很感兴趣,因为每次对阿戈尔的进攻都会无谓损耗大量子个体,因此海嗣很少发起对阿戈尔的主动进攻。只有阿戈尔进攻到海嗣巢穴周边时,海嗣才会毁掉离巢穴最近的阿戈尔据点要塞。
深海主教研究海嗣生态后,悄悄在城市中释放海嗣信息素,欺骗海嗣,令它们认为这里有同胞,进而攻击阿戈尔城市。多数阿戈尔城市因此被袭击而陷落。
距今约八十至七十余年前,依靠对阿戈尔武器的适应进化,海嗣在与阿戈尔的战争中已经占据上风,一连捣毁了多个阿戈尔城市,阿戈尔战略转攻为守,引发民众恐慌。这一时期有大量阿戈尔人逃离海洋上岸。

1038年,在海嗣与阿戈尔接触四十至五十余年后,深海教会通过从海嗣使者处获得的知识与持续研究,对四大海神之一——存续海神“始源的命脉”进行诱导,成功使其发狂。
疯狂的存续海神夺下大群意志的主导权,使用全部通信方式(包括各频段声波通讯、各频段电磁波通讯)让自己的呼唤在大群意志中震荡,使全部海嗣陷入存续的疯狂。
存续海神的呼唤是“改造”与“枯荣”。整颗星球的所有海嗣个体都受到了大群的呼唤,存续的本能大幅强化,开始着眼于破坏自身当下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改造为独属于海嗣的领地,一切生命都被换算为有机质资源,海嗣以外的所有生物都被抹除。且海嗣们还不断分化新形态,取代当地物种的生态位。
原本在四大海神共同指令下有序扩张的海嗣,一时之间将这颗星球的所有海域视作了自己领地,海洋中的每一处都有海嗣细胞疯狂地复制和分化,捕食和分解,短时间内抽干了海洋中的全部生物质。
短短几天之后,阿戈尔领土以外的泰拉大洋中,除了海嗣外已经了无生机。
伊比利亚沿海的一些地区,本来只有少量海嗣个体以仿植物的形式散落在海岸边或城镇里,但存续海神的疯狂,使海嗣将这些沿海地区全部视作自己的领地,一并吞入了海中,使伊比利亚损失了大量的国土和人口。
在伊比利亚方面的记载中,这场灾难称作“大静谧”。
疯狂的海神并没有主导大群意志太长时间,短短几天后,迁徙海神就击败存续海神,重新夺回大群意志的主导权,控制住疯狂的海嗣们,继续主导与阿戈尔的战争,翻滚的黑色波涛就此退潮,大静谧也随之结束。

但是,借由这次的疯狂,大群意志意外吞噬了些许伊比利亚文明的产物。迁徙海神伊莎玛拉此前从未将目光移向地面,而现在祂突然发现,海洋之外似乎有祂进化方向的新启示。
天性即扩张的祂开始对陆地产生好奇。
静谧之后
自大静谧后,海嗣开始频繁走上伊比利亚的海岸。
这种出于好奇的探索往往规模不大,也会被伊比利亚的审判团迅速消灭。
迁徙海神伊莎玛拉对陆地的兴趣愈发浓厚,岸边不时涌来的海嗣也让伊比利亚愈发狼狈不堪,审判庭多次和海嗣的作战损失惨重,国家在海嗣的反复骚扰下走向衰颓。
但伊莎玛拉对陆地和陆上知性生命的好奇还在与日俱增。
1090年,祂令自己暴露在阿戈尔深海猎人的狩猎视野内,让深海猎人杀死了自己。
但祂的意识借由血肉转移到了杀掉祂的深海猎人体内,然后命令海嗣们将这个昏迷的深海猎人送上海岸。这名深海猎人苏醒后想要重新潜入海洋,但海神的子嗣们遵从命令,轻而易举地簇拥她再次回到岸上。
深海猎人无奈,只好怀着思乡之情开始在这片大地上流浪。祂也心满意足地在她体内沉睡,让自己的天性驱使斯卡蒂不断迁徙。
迁徙海神伊莎玛拉的“任性”举动也暂时切断了祂的意识与大群的联系,大群意志失去了主导,海嗣们陷入混乱。
一时之间,海嗣失去了迁徙的本能,不再开拓新领地,不再持续袭扰阿戈尔的边陲和伊比利亚的海岸。伊比利亚在崩溃边缘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大群意志失去发展方向,海嗣只得花费数年,尝试进化出具有自我意识的高智力个体,试图与伊莎玛拉重建联系。
1098年年末,斯卡蒂应歌蕾蒂娅的指示前往伊比利亚盐风城,而指示其实来自海嗣高级进化个体“首言者”,他进化出模仿人类的声带和斯卡蒂交流,试图唤醒斯卡蒂体内的伊莎玛拉,失败。
(如果斯卡蒂回应了“首言者”,会变成浊心斯卡蒂,斯卡蒂开始认同自己是海嗣同胞。回归罗德岛后,医疗部体检会发现斯卡蒂的体细胞已经全部被激活为海嗣细胞,在几个月后斯卡蒂与伊莎玛拉融合度加深,会引导海嗣通过大海向陆地的水汽输送,用降水中混杂的海嗣细胞污染泰拉水源,将人类和泰拉生物全部海嗣化。)
1099年年初,海嗣高级进化个体“屠谕者”在愚人号上制造出小范围的“静谧”,再次尝试唤醒斯卡蒂体内的伊莎玛拉和幽灵鲨的海嗣意识,失败。
未知时间(不早于1099年末),阿戈尔面对海嗣的进攻独木难支,向大陆全部国家发送“求援广播”,呼吁泰拉大陆文明在阿戈尔指挥下联合对抗海嗣。
IF线-集成战略剧情
在《水月与深蓝之树》的剧情中,深海猎人们于《愚人号》事件最后被乔迪救起后,发生了与正史的分歧:歌蕾蒂娅没有听从乌尔比安的警告,决定和同胞一起前往水中的阿戈尔城市。
深海猎人回到家乡后,阿戈尔没有向大陆国家发送求援信号,并重新组织对海嗣的战役。
但阿戈尔不出意料地战败,因为这战役就是藏身于阿戈尔高层的深海教会陷害深海猎人的阴谋,将她们当作了唤醒海神的祭品。
在战争失败时,斯卡蒂的绝望唤醒了体内寄宿的迁徙海神伊莎玛拉,伊莎玛拉夺取了斯卡蒂的身体,回归大群。自己的意志则陷入沉睡。
苏醒的伊莎玛拉率领海嗣迅速击溃了阿戈尔,然后带领海嗣族群涌向大地,对泰拉陆地文明发起全面进攻。
《水月与深蓝之树》的剧情自此展开。

此后,水月与博士的决定将会影响未来的走向。
但是几乎所有未来的终点都是海嗣胜利,残存的人类在最后的移动城市中偏安一隅。伊莎玛拉占领整颗泰拉星球后,会清除源石和天灾,消灭其它未知威胁,所有生态系统都被海嗣接替,整个星球的生物圈均成为了大群意志(类似地球的盖亚意识假说或者《索拉里斯星》)。
最终,海嗣会按照前文明在海嗣基因中的设定,进化出太空航行的肉体,前往宇宙探索深空。

如果二人一无所获地从海中返回,伊莎玛拉和泰拉陆地文明的战争会持续半个世纪,最后以海嗣的胜利告终。(结局一)

如果二人与最后的骑士相遇,并获得骑士的助力,骑士最后会攻击水月。
在水月击退骑士攻击后,骑士会被伊莎玛拉消灭。
这条未来线中伊莎玛拉与陷入疯狂的“始源的命脉”成功融合,变得极为强大,海嗣在几个月后就会战胜人类。(结局二)

水月可以选择与生长海神的遗体融合,成为新的生长海神,并在博士的协助下找到伊莎玛拉并击败祂。
水月将会获得大群意志的主导权,并命令海嗣远离陆地。
但是陷入疯狂的“始源的命脉”依旧不可解,水月会永远留在海洋中抑制存续海神,直到自我意识消失在大群意志中,那时海嗣会重新上岸。(结局三)

在深海实验室中,博士也可以选择不让水月与海神融合,而是根据自己的古老记忆,带水月来到深海实验室地下深处的“深蓝之树”实验中枢。实验中枢是曾经将海嗣工程的首席研究员改造成第一个“初生”生长海神的地方,利用实验中枢,博士可以将水月改造成新的存续海神伊祖米克,替换掉业已疯狂的“始源的命脉”。
成为海神的水月将博士送回了罗德岛,自己回归大群,听从伊莎玛拉的领导。
伊莎玛拉统一星球后向太空飞去。水月留了下来,泰拉星球上的海嗣重新进入蛰伏状态。
此时,水月在海嗣的基因中发现了被隐藏的生理功能,即海嗣最初的设计方案,通过融入动植物体内,改善整个星球的生态环境。水月启动了这项功能。
海嗣们将曾经吞噬的所有生物基因,依海神的命令,重新结合成一颗颗种子,播撒回大地上。
陆地变成了极度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完美花园,海嗣则重新退回了大海。(结局四)

最后的骑士
最后的骑士陷入了疯狂。
六十多年前,他曾常被人目击到在伊比利亚的沿岸徘徊,在海岸边居住,向山峦、城市和波涛发起冲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最后的骑士开始将巨大的海嗣视作敌人。
他在与海嗣战斗过程中,接触了海嗣细胞,自己逐渐海嗣化,这令他不再有寿命的概念。但疯狂的意识却让他保持了自我,没有融入大群意志,依然对巨型的海嗣抱有敌意。
他的马罗欣南特也海嗣化变成了半马半鱼的形态。

60年之前,最后的骑士因未知原因得到了伊比利亚前首席造船师布雷奥甘的钥匙(可能是布雷奥甘亲手赠予),并郑重保存。
在“大静谧”之后,最后的骑士冲入巨浪消失不见。他的遗物、包括布雷奥甘的钥匙,出现在了伊比利亚海岸,被他的家人带回卡西米尔的深山中葬于骑士之墓。
1097年6月,斯卡蒂与格拉尼在滴水村找到钥匙,格拉尼用库兰塔之血启动钥匙,斯卡蒂返回罗德岛后,将钥匙交给凯尔希。
一个月后,罗德岛到达汐斯塔,凯尔希随即将钥匙交给正在汐斯塔演出的AUS。
1099年年初,AUS在格兰法洛将钥匙交给歌蕾蒂娅。
在伊比利亚之眼大灯塔下,最后的骑士注意到了歌蕾蒂娅携带的钥匙,试图攻击歌蕾蒂娅。
布雷奥甘的钥匙是一个关键道具,钥匙用来开启愚人号资料室的锁。
它在每个人手中的流转也别有深意,凯尔希大可以在1099年亲手将钥匙交给歌蕾蒂娅,但她却特地在一年半之前把钥匙给了AUS,让AUS一年半后转交给歌蕾蒂娅。
每一个经手钥匙的人都与真相相连。

在《水月与深蓝之树》中,最后的骑士会因水月的气息前来协助博士,但深入海洋后会发狂,也因为水月的海嗣气息攻击水月。
战斗中,向最后的骑士进行攻击的干员会受到寒冷状态,攻击两次即会陷入冻结。
“冻结”状态在水月集成战略中代表神经退行,即攻击最后的骑士会导致神经退行。这与海嗣造成的精神损伤不同。
一些深海教徒听闻有位海神如同海上漂移的冰山,便自然而然地将之作为冰雪的象征顶礼膜拜。但他们从未见过,自然也不明白所谓“冰雪”的真正含义。

推测:最后的骑士与被诱至疯狂的“初生”始源的命脉有一定联系。
唯有在水月集成战略的结局二“静谧时代”中,海嗣攻占大陆击垮文明的速度远快于万象回忆录中各个个人线的海嗣进攻速度,也快于其它结局的速度。
(此外,水月个人线中,始源的命脉吞噬了伊莎玛拉,海嗣攻击性变得最强。)
推测:只有结局二达成了深海主教们计划中让始源的命脉与伊莎玛拉成功融合的条件,触发了灭世级别的大静谧,大大加强了海嗣战斗力。
而这个条件在其它未来线中都没有达成。
而结局二的特殊之处就是与最后的骑士同行,最后的骑士最终向伊莎玛拉发起冲锋,然后被伊莎玛拉击败。
无声巨浪拔地而起,骑士的怒吼消失在静谧之中,毁灭伊比利亚的灾难重新降临,而它再也不会褪去。
推测:“最后的骑士向伊莎玛拉发起冲锋”等同于“‘始源的命脉’与伊莎玛拉融合”。
“始源的命脉”在“大静谧”后有可能以类似斯卡蒂与伊莎玛拉的形式寄宿在最后的骑士体内。
(需要注意,足够强大的海嗣登场就可以带来一定范围的静谧,结局二描述中伊莎玛拉在骑士面前登场时降临的静谧不是“大静谧”。在“骑士的怒吼消失在静谧之中”后,“大静谧”才正式再次降临。)

巨浪,即将来临
我们,战胜巨浪
我们,即是巨浪
最后的骑士口中的巨浪不是普通的海嗣,他对恐鱼、深海猎人甚至海嗣使者都没有攻击欲望,只有体型足够庞大的物体才会被他当作攻击对象。
为什么,一个来自内陆国家卡西米尔的库兰塔人对“庞然大物”有这么大的攻击性?
为什么,只有山峦、移动城市、巨浪,才能催动他冲锋的步伐?
为什么,布雷奥甘选中了他,保存自己最重要的钥匙?
布雷奥甘上岸之后游历诸国,试图找到“海神”的真相,他最终发现了答案。而他选中了一位特别之人将答案留传下去——
巨浪,即为巨兽。
值得最后的骑士发起冲锋的敌人,唯有巨兽。
骑士曾因仰望月亮而陷入疯狂。
乌尔比安说,他在疯狂中瞥见了真相。

最后的骑士说“我们即是巨浪”(这里的“我们”是指他和罗欣南特)。
推测最后的骑士自身与“初生”有重要的联系。
他与“始源的命脉”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都陷入了疯狂。
最后的骑士的敌人是整片海洋。“始源的命脉”在大静谧后化作了整片海洋(此处的化作海洋应该是指海洋生物圈从藻类、浮游生物到猎食者、细菌原本的生态位都已经被海嗣侵占)。
要注意“始源的命脉”化作整片海洋并不等同于整片海洋都是“始源的命脉”,否则伊莎玛拉与“始源的命脉”的融合不需要任何条件,泡在海里就可以完成。“始源的命脉”仍有某个特殊的代表物。
最后的骑士本身是个更偏向克系的角色,他信仰月亮,而中世纪以前的西方,月亮就是疯狂的象征。接触到海水,他就变得更加兴奋和疯狂;嗅到土地、小麦和石榴花的气味,他就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他出身是没有海洋的内陆国家卡西米尔,却跑来与海洋决斗。他的家乡代表他的理性,海洋代表他的疯狂。
鹰角今后可能用大量新设定来补全这个人物,在此之前只能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