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形而上学(2)——古代贵族的精神冒险,背景性的符号秩序与它自己的对立

2023-09-20 16:20 作者:瑞瓦肖的风  | 我要投稿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场域论=2。


场域是分裂的,意味着场域是二重化的,这种二重化有几种模式,一种是变成有与无,一种是外部与内在,等等;二重化指两者(如有与无)都是整全的,只不过场域/背景性秩序有一些选择符号化、化身为可用理智/概念/符号系统把握的东西,另一些不符号化、变成符号系统无法把握的剩余,场域的二重化意味着符号系统与其剩余的对立被把握到了,符号系统在符号化过程中、在建立一个一致整全的符号体系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个剩余,而这个剩余会被体验为无处不在的、免费的,符号系统会被体验为需要支撑的、有代价的。


场域(符号学秩序与场域自身的二分化):符号秩序(不会显现、但可被言说、用语言去旁敲侧击它[这导致唯名论与实在论的对立])vs场域,或 看不见的手(Fate/Destiny)vs经济学(Economy);这里的场域可理解成符号学秩序的包容性(包容他者),而符号学秩序可视为封闭性(自我循环)=开创性(作为绝对意志自己设立自己)。


所有的形而上学都是在符号学秩序的压力之下,追求场域的进一步开放,想拓展场域;对应一种贵族改良精神,会导向一种politics,可能左也可能右,但不再是意识形态。


形而上学的背景性秩序的内在二重化:Fate(Law/律令)VS Economy(Society/场域);形而上学比观念论不足的地方在于,它忽视了律令与场域的维度都需要主体性来中介。主体通过其第一人称反思、Dialectics可以勘破/还原等(在形而上学看来)非法的操作去参与/中介律令与场域的维度;形而上学认为是非法的,因为形而上学在结构过程中默认了一套logos、逻辑学,背景性秩序在设定场域空间化之后里面运行的规则就是logos,基本所有形而上学的这个logos都是一套较僵死的语用学体系(三段论、早期客观辩证法[不需主体性作中介的]等)。


(关于康德的主体性、先验统觉、伦理学、信仰之一跃,关于观念论;略[论述主体性牛逼])


我们在描述形而上学的过程中,也是在描述一个压抑主体性的机制。形而上学家很聪明,能用智力去想象、思考、模拟背后的这些神仙打架的过程,但不敢去承认他们自己在这过程中就是至关重要的,形而上学家是在写生或描画一个摹本或在透视而他自己是静态的。


用静态、僵死的结构去理解世界的不是形而上学,而是形而上学家。创造形而上学的人本身的主体性是被克制/压抑的,他不敢把其主体性、人生抉择、伦理姿态和其理论结合起来。形而上学家是个观察者,但又需要一个以现实/Economy/常态的order(Globalized)更高的符号秩序的维度(Universalization)来把前者干掉,所以形而上学敞开的这个维度就是politics,它介入economy的维度把它干掉;但形而上学的局限就是它忘了politics和economy都是被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维度)/Eros(爱欲维度)所贯穿的,观念论严格意义上讲就等于精神分析,一种精神分析贯穿整个宇宙的politics(纯形而上学)与economy(自然哲学、伦理学、美学等),进入观念论的领域。


形而上学家自己怂了,不敢承认自己其实很厉害,形而上学家就是成批成批怂掉的聪明人。


【主义主义】形而上学(2)——古代贵族的精神冒险,背景性的符号秩序与它自己的对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