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军医生:先治疗失眠还是先治疗抑郁?答案在这里

深圳优眠高海军主任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任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6医院(济南空军医院)。先后在国内多家医院从事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熟知精神心理科的各种常见病及多发病的防治与康复,长期致力于综合应用药物诊疗、物理诊疗、心理疏导贯穿到诊疗全过程,不断发展和完善各类诊疗技巧,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及对药物过分依赖等问题,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疾病及心理困惑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尤其是失眠、抑郁、精神分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障碍等心理精神疾病,同时擅长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
行医格言:
尽心尽责,医术精益求精,最大限度解除患者的疾苦。
失眠症和抑郁症不好区分,发病时患者常常分不清。
其实失眠和抑郁症不仅在症状上有容易混淆的地方,更有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抑郁可能导致失眠,主要症状是早醒、入睡困难、易唤醒,日间警觉性下降(易分神,不清醒),也有少数会表现为嗜睡,怎么睡都睡不够。
抑郁症可以单单表现为睡不好、吃不下,而抑郁好转的一大表现是失眠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失眠可以导致抑郁。这个说法的论据主要在于抑郁患者出现明显情绪症状前,相当一部分已经存在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不足的问题。
因此,失眠与抑郁症之间相互关系密切,常常共同出现。

是否抑郁症患者都有失眠症状?
尽管有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失眠症状,但是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
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缓解抑郁症状以后,71%仍然残留失眠症状。
而50%有失眠症状的儿童没有心理障碍,说明失眠症状可以独立精神障碍存在。

是失眠引起的抑郁症,还是抑郁症引起的失眠?
两者的关系,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至今学界依旧未能得出确切的答案。
调查显示,大约有70%的抑郁症患者有失眠症状,而失眠障碍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非失眠障碍患者高3—4%。
种种研究的证据指向,抑郁症与失眠存在着双向病程的关系。即抑郁症可以预测失眠的发生,而失眠可以预测抑郁症的发生。

“抑郁症+失眠”的患者,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治疗抑郁症和失眠症或者两种病症兼具的众多病患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规律:
对于轻度抑郁状态下的“抑郁+失眠”,针对“抑郁”的根源发掘问题,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促进治疗效果。
而对于中度以上抑郁状态下的“抑郁+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来访者,首先应从“失眠”着手,在保证来访者睡眠质量得以改善的前提下,再针对“抑郁”的根源进行治疗,才可能更卓有成效。
当患者中度以上抑郁,严重失眠,认知紊乱时,必要的转介是非常重要的。与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相结合,通过药物治疗稳定来访者的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才可能真正帮助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