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公务员面试—事业编面试——结构化面试通用,逆袭必看有字幕!

绪论 面试概论
一、什么是面试
能力和个性品质
方式: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
特点:1.直观性 2.互动性 3.公平性
主要测评要素:
1.综合分析能力
2.计划组织协调能力
3.应变能力
4.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
5.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6.岗位匹配性
7.自我情绪控制
8.专业能力
9.举止仪表
二、面试学习须知
(一)考官维度
考官真实评分行为主要基于三个方面:
1.考官工作经验
2.现场比较
3.考官题本
(二)学生维度
内容个性化,语言生活化。
个性化:需要知识储备。(人民日报 评论版块)
生活化:需要融会贯通(熟能生巧)
三、面试的分类
(一)结构化面试定义
(二)结构化面试特点
领导、大学老师、技术人员
流程:审查抽签--面试候考--开始答题--考生退场--统计分数
第一节 应变能力
一、能力概述
(一)定义
1.情绪稳定
2.思维反应冥界
3.考虑问题完全周到
二、应对思路

1.明确工作目标
通过审题,梳理出题目中的各个问题点,并对其进行煎药概括,要求完整全面不遗漏。
2.解决当务之急
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当务之急,先解决情绪、语言、肢体冲突、人身安全等紧急的问题。
3.处理根本问题
找到导致当务之急产生的根本问题,通过有细节的、符合实际工作情境的方式处理。
4.进行总结预防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我们需要总结之前的问题,进而,做一些预防性的工作,杜绝词类问题再次发生。
三、处理原则
1.区分当务之急
关注那些急迫的,应当优先处理的问题。
(1)生命安全 “污染、爆炸”
(2)危险源 “生化武器、放射元素”
(3)过激行为
(4)信息事故 “假消息”
2.区分根本问题
紧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案例一】:



【案例二】:



第二节 人际关系
一、能力概述
(一)定义
在工作中能够建立与维持自己与他人、团体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是有目的的、与工作息息相关的。人际关系包含人际意识与人际技巧两方面。
(二)能力解读
1.人际合作主动
- 理解组中中权属关系(包括权限、服从、纪律等意识)
- 人际间适应,有效沟通(传递信息)
- 处理人际关系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
二、应对思路
1.怎么看
谈谈理解和认识(影响、原因、处理原则)
2.怎么办
(1)沟通
(2)协调
三、处理原则
(一)主动性
1.定义
个人按照自己规定或设定的目标行动,而不以来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即不用别人告诉个体就能自觉、自主、出色的完成工作的特性。
人际合作的主动性:完成工作+人际交往
2.处理原则:
自身找原因,自身找办法
【案例一】

(二)适应性
1.定义:适应新环境,人际环境,工作环境,领导的风格。
2.处理原则:
三、处理原则
【案例二】

1.调整心态,乐观面对
2.理顺工作(能力不足/压力过大)
3.寻求帮助(加人/加时间)
(三)权属意识
1.权限意识
有权也有限,权责要承担,界限不能突破。
2.服从意识
(1)坚决服从领导已发作出的决定
服从上级,是公务员的一项基本义务。
【案例三】


【案例四】


1.服从领导
2.寻求帮助
3.提高效率
(三)权属意识
(1)服从领导但不盲从领导
【案例五】


1.立即执行不打折扣
2.过程中向领导积极汇报
3.如果违纪不卑不亢
(四)人际关系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1.定义:
原则性:遵守工作中的规范和原则以及单位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约定俗成的规矩
灵活性: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案例六】


1.向领导解释,制止新员工
2.分析打扑克原因
3.针对处理要温柔
4.反思自己,总结预防
第三节 综合分析 (社会现象)
一、能力概述
(一)定义
是指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对事物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
是指按照应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将抽象、模糊的事物分解到事物本质的能力。
(二)能力解读
- 观点有准度
- 表述有条理
- 思维有广度--知识的积累
- 内容有深度
(三)考察形式
1.社会现象
2.政策理解
3.态度观点
4.其他类型
二、社会现象
应对思路:
表明观点--分析原因/影响--提出对策
处理原则:
1.主体分析法:

主体:幼师、家长、园方、教育主管部门

【案例二】

表明观点:扭曲价值观、诱发犯罪
分析原因:网络主播;直播平台(内容不审核;追逐利益);政府监管(技术跟不上力度偏弱,法律上为灰色地带,政策性还没跟上)
解决办法:平台自我监督(加大监督审核力度,对低俗主播,轻则警告,重则拉黑);部门监督明确(部门监管要相对明确;观众举报奖励 )
【案例三】

表明观点:令人忧心
分析原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分配相对不公平)
家长教育观迷信名校
恶劣影响:家庭举债购房
扩大教育失衡
解决办法:共享教育资源(推行网课;老师进修)
学校倡导正确教育观念(劝诫家长)
三、政策理解
(一)定义
主体+目的+手段
应对思路:
表达观点+分析影响/原因+提出解决建议,针对手段/针对目的
【案例一】

表明观点:初衷为民,方式不妥
分析原因:领导政绩观偏差,一刀切
不利影响:未办理群众怨声载道
解决办法:1.正确宣传etc 2.尊重群众的选择
【案例二】

表明观点:理解出发点,不认同方式
全面强制捕杀问题:
1.违背伦理道德,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2.引起民众质疑,认为政府存在懒政行为,有“一刀切”嫌疑
3.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治本之策。
捕杀费用由养犬人承担的问题:
1.二次伤害
2.费用由养犬人承担,缺乏法律依据
解决办法:
1.明确捕杀范围,细化捕杀标准
2.建立起科学的动物保护机制或机构,从根源上控制野犬的繁衍,救治伤残的野犬,人性化管理
3.地方政府免费提供疫苗,做好狂犬病的防治工作
4.加强宣传,呼吁市民文明养犬,制定养狗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