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馆】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英国女性投票权运动
本文作者:taro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在1918年之前,女性在政治场上是毫无机会可言的,并且,地位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甚至连简单的生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在19世纪,男性对自己的妻子们可谓是十分的不忠,甚至贩卖自己的妻子已经不再成为了一种可耻的行为,反而是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有规律的产业链。以1814年的一份报纸上的信息来看,东苏塞克斯的黑尔仕姆镇上的妻子拍卖会上,一位幸运的商人仅以7先令的价格,在众人的欢呼声中,购买了一位丈夫的合法妻子。而甚至到1928年,一场人妻拍卖上,所改变的,无非是此事的非合法性与稍稍长高的价格:2英镑。而对于此事,男议员的看法则更为过分:妻子是丈夫的私人财产,可以说,此时的女性,在结婚后的男人心中,唯一真正有作用的,便是她们的子宫而非心智,女人是不应该具有独立人格的。更不用说,在那个年代还存在各种被用来虐待自己的妻子的刑具。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岂能不反抗?但实际上,扶手椅俱乐部种的男议员们也没有“放过”此次机会,在1910年,部分男议员打算开个玩笑,提出了所谓的《和解法案》,赋予女性投票权,然而,拥有投票权的前提则是这名女性必须具有百万资产。这对当时的女性来说,无异是天方夜谭。

在17世纪,英国政坛可谓是天翻地覆,查理一世被砍头,克伦威尔担任护国公而长期以来的王国体制则第一次被共和国所取代后便又被王国所取代,斯图亚特王朝被驱逐后又迎来了复辟。可以说资产阶级革命使整个社会的政治思想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放。一直被处于领导地位的男性所视为二等公民的部分女性也当然不甘落后。不过,受当时女性的受教育水平以及社会地位所限,很不幸的是,这群被称为平等派的第一群女权主义者几乎全部来源于贵族,与普通民众没有太多关系。但这并不影响到这个组织开始运动的最基本诉求:赋予女性参政权利。为了挑战男人在议会中的绝对权威,这群女性在国会门前举行了一次在当今看来无可厚非,但在当时看来完全是违背常理的游行示威。当然,即使游行最后以失败告终,它对于一系列的女权运动仍然起到了一个推进的作用,同时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此时,另一派女性政党及时抓住时机,她们联合起来一同向国会递交了请愿书,请愿书上说:“在这个国家里,我们难道不是和男人一样同等受到自由与民主的恩泽吗?”但一位下议院议员的回答明显反映出了当时大部分男性的看法“她们应该在家里洗盘子才对。”同时,在当时的普通法中,我们甚至可以悲哀的发现,基本法中直接将女性置于男性亲属的完全控制之下,可以说是赤裸裸的西欧版三从四德思想。
当时间来到了18世纪,在这个世纪当中,虽然仍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同时具有多项平等要求的持续性女权运动,但女权运动已经系统性的开展起来。首先是弗朗西斯埃尔文女子爵,作为一名富有的贵族女性,她所代表的社会阶级,虽然不能直接进入议会,却能决定谁来进入议会。但问题是,她的诉求绝不仅限于此,1738年,她与一群被拒绝参加辩论的贵族女性聚集在议会门口,阻拦其他议员参加议会并且要求与贵族男性具有同等权利进入上议院。女士们从上午九点一直敲到下午三点。并且,终于趁守门人不注意,17名女性一同冲进了议会,史无前例的在男议员的一片迷惑中占据了原本只属。于男性的旁听席。这场斗争的胜利给予了女性极大地鼓舞,其中一位女性回忆道:门一打开,我们全都冲了进去,有些颇有绅士风度的男议员将位置让给了我们,我们拼命的挤着,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坐了下去。而这也第一次让英国社会意识到了女性与男性应当同样是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女权运动中,不少女性以平权思想来要求参加选举并与男议员被相同对待,上街拜访民众来争取选票。然而,非常不幸,她们的声誉受到了完全的破坏。其中以第一位伟大的女权主义运动家玛丽沃斯通卡拉夫特为例,在今日,这位女权主义者是如此的受到欢迎,以至于她故居的墙上都被人们画满了本人的肖像,然而,在她生活的十八世纪,所给与的却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在1972年,年仅33岁的她写下了第一本完全代表并解释了女权思想的著作《女权辩护》。这本书,可以说完全代表了当时女性女权主义中最为激进的观点。但仅仅提出观点是不足为奇的,更重要的是,她找到了之前女权主义没有广泛基础的原因,开始提倡从源头,即改变女性所接受的教育入手。在她20多岁时,为了当地商人子女的教育事业,她开办了一所小学校。这段作为教师的经历让她对于女性的教育有了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就此总结出的思想也为她今后的政治观点提供了指导性的影响。她认为女孩所接受的陈腐且有限的教育思想是奴役女性最好的工具。“加强女性女权思维的最佳方式便是扩大其思维,这样便会终结盲从的态度”她如此在书中明确表示到。虽然在英国她的思想仅受到了部分中产阶级的支持,但引人注意的是,无心插柳的于1792年所进行的巴黎之旅,反而将她的观点在法国大范围的传播开来。甚至在那里,在大革命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阶级知识分子邀请她参加型社会的设计,但不幸的是,她光辉的一生很快就结束了,在她39岁时就离开了人世,而她的女权运动也就因此而不幸终止。

19世纪的女权运动是与当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下的英国政治背景分不开的,因此,这一时期英国最主要的女权运动就是与男人们一起进行的“宪章派”运动。

宪章派运动的发起者并不是女性,而是因财产限制而无法获得投票权的男人们。这场运动给英国历史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场有150万人民参加的运动中。女性往往为了改革后自己能获得权利而精心组织。以钢铁之城谢菲尔德为例,这里的宪章派在1839年进行了占领城市广场的静坐运动,在治安官的武力驱逐后,当局惊讶的发现,组织者并非是当地的宪章派魁首,而是他那怀着身孕的妻子,玛丽·霍布利。但最终,宪章派中的女性发现,男人们并不急进行女性投票权改革,反而是在讨论中充分打压女性。终于,二者的合作失败。1851年,合作关系正式终止。

虽然在上百年的斗争中女性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显然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对女性还是远远不够。于是,在国会大厅上的公平女神的注视下,男议员们突然感到了一丝寒意。
在今天,我们仍然不得不承认,对于女权的定义是我们在追求女权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思考到的一个问题,这方面的争论实在是太多,我也不想在这里谈这些问题,假如硬要加一点补充的话,我就大致的对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英国女权运动做一下概述吧。
我们可以十分明确地看出,女性投票权运动作为平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一部分,其最早也是只存在与小部分人群之中,这就必然导致了女权运动在早期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基础薄弱,导致其与议会中的保守势力争斗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力量,二是大部分直接受益者,也就是女性,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对于她们的重要性,这就给这件事无形之中带来了“圈地自萌”的属性,将二者综合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早期的英国保守势力根本不把这件事情放在眼里,因为这本来就不存在统一起来的危险。但是随着英国政治的逐渐广泛化以及女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的意识开始发生转变,这就是后来在20世纪时女权运动彻底得到壮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女性开始意识到要为自己的权利发声,而不是一味的等待男性议员们的施舍,这在个人层面上是一个极大的转变,而假如所有女性都能有如此重大的转变,那么投票权的获得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总而言之,这项运动的成功不是在于有部分喊得很大声,而是在于把每个人的声音都聚集到一起,至少是让每个人都愿意勇敢的出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时至今日,我们在平权的道路上仍有很长的一段道路要走,我从来不愿意参与到所谓的女权争论当中。
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看见每一个人都不会因为天生的因素而受到影响,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都能平等的生活下去。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