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点害怕波奇的“阴角”是否能被接受——《孤独摇滚!》原作者 はまじあき访谈

2022-09-26 01:40 作者:萌娘百科芳文组  | 我要投稿

本访谈出自 动画资讯杂志アニメディア(Animedia) 2022年10月号「原作秘话(原作秘トーク)」栏目中的《孤独摇滚!》原作者はまじあき老师专访。原标题:「ぼっちの『陰キャ』が受け入れられるかちょっと怖かったです(はまじ)」。

萌百芳文组译制

图源:あお 文字扫描:あめろ 翻译:竹林烟雨 校对:あお

原杂志页面(1P)

(以下为栏目介绍和导语)

《原作秘话》

本环节将带您感受动画化作品在原作方面魅力。本次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超消极的女高中生在摇滚乐队活动的故事。

后藤一里(通称波奇),是一个被他人乃至自己都承认的“阴暗角色”。不敢与他人对视、说话的时候总是在前面加上“啊…”的一声、浑身充满了负能量……虽然为了组建乐队而练了吉他,但只有吉他弹得越来越好。尽管成了高中生,也仍是没有朋友……但有一天,这样的她却意外成为了女高中生乐队“结束乐队”的一员。参加LIVE、和乐队成员增进关系、开始讴歌(?)乐队生活!我们就本作对原作者はまじあき老师进行了采访。

“阴角”少女,憧憬中的乐队活动就此展开!

波奇所加入的“结束乐队”,是与担任鼓手的虹夏、贝斯手的凉、吉他&主唱的郁代所组成的四人乐队。在阴角属性爆表的同时,波奇与朋友们正式地开始了活动。

--------------

●后藤一里(通称波奇)。虽然有着专业的吉他水平,但却因无法与人对视,在乐队中的演奏……

●常常交流障碍症&负能量全开的波奇。拼命逃窜、或是濒临极限时崩坏的表情,已经是家常便饭♪

(以下为访谈正文)

为了不让世界变得过于虚假

——请说说在创作原作漫画时所留意的事情。

基本上是像搞笑漫画那样,画着能让读者捧腹的4格漫画。不过也为了能作为故事漫画而让人享受其中,也在每话结尾画出下一话的引子、以故事漫画的分镜来描绘live场景等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另外,为了不让漫画的世界太假,也在漫画中穿插了诸如LiveHouse的设定以及现代乐队的情况一类真实的内容。虽然在kirara上是忌讳这样做的,不过配角和路人角色频繁使用男性也是基于这个缘由呢。

——请说说主人公后藤一里(以下简称波奇)是如何诞生的。

在画漫画之前,摇滚乐队的各位给我的印象还挺可怕的,但在调查他们学生时代的轶事及形象时,发现很多人......其实是很老实的人。后藤一里就诞生于此。在描绘她的时候所留意的就是,不去塑造“对周围的人发泄不满”这样攻击性的消极,而是转变成“自己真是不行啊”这样向内的消极。

——说到波奇,她的颜艺也是本作的一个看点呢。

因为希望仅仅靠画面也能让人发笑。虽然在最开始被责编责备说“别搞颜艺啊”,不过随着连载的继续,现在反而要求我“接着画颜艺”了(笑)。

——也顺便说说结束乐队的其他成员吧。首先,伊地知虹夏怎么样?

因为结束乐队的4人里面,虹夏是唯一一个观察周围环境后再说话的角色,所以在不破坏常识人这一属性的前提下,我将她描绘成了一位正经的角色。在动画的录音现场中,音响监督也调侃道:“能做到正常和别人讲话的只有虹夏了”。

——山田涼呢?

关于山田,她的毒舌一类的性格,是把我喜欢的要素随意塞进去的结果。所以她的内心或许跟我有些相近。

——那么,喜多郁代呢?

因为我自己是阴角,所以描绘作为阳角的喜多还挺困难的。也担心有描绘地不好的地方。我还记得由于责编告诉我“为了让喜多能和波奇有个对比,应该首先是一个开朗的角色”,所以描绘的时候小心翼翼的。

——在描绘结束乐队4人之间的对话时,有什么留意的事吗?

我所留意的是“不能让4人靠得太近”。我在有意识地描绘比较现实的人际关系,比如不让他们做出抱在一起动作等。特别是波奇和她的3个伙伴,感觉要是关系太好的话乐趣就减半了。每当角色间关系深入的时候,一定会在最后做出让周围冷场的行为从而变回一个人,让缩短的距离又回到原点那样......进三步退两步的感觉。

——责编是怎样来和你商谈的呢?

是每个月“下回要画什么呢?”地在一起谈话中画出来的。有时会提出波奇的阴角行为的素材,有时也会给出“已经连续几话音乐了,下一话该讲学校了”这样有关整体结构的建议。责编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在描绘本作的过程中,はまじ老师觉得特别有趣的场景或角色是什么?

让我画着觉得有趣的,是波奇阴角属性爆表、走投无路时的场景。而且我自己也喜欢废人或偏男性的角色,像广井菊里(是前辈乐队成员中的贝斯手)或者山田涼什么的,描绘人格上有所欠缺的角色会觉得挺萌的。大人组那消极的精神状态、对人生倦怠的对话什么的也挺钟意的。

动画STAFF们也都是“阴角”?!

——什么时候得知动画化的消息的?

是2019年秋天那时候,责编和我会面的时候告诉给我的。虽然是觉得挺开心的,不过也有着“没问题吧?”的心情。想着“大家接受得了波奇这样阴暗的角色吗?”觉得有些害怕。

——在开始动画化的时候有向动画STAFF们提过什么请求吗?

请求只有一个,就是希望不要出现像“阳角和阴角,哪种更好”之类的话题。我觉得这两种都挺好的,所以让他们注意不要在哪一话出现像贬低哪一方那样的事。

——はまじ老师也参与了动画制作吗?

在乐曲、人物设定、背景美术的监修之外,台词阅读、后期录音也都有参与。就连设定的检查,从贴在墙上的大量海报的图案再到乐器的木纹,真的无微不至。能像这样细致地确定这些很难得,真的非常感谢。

——监修的工作是怎样的?

因为给到我的都是超乎我想象的东西,所以几乎没做到什么修正。不过乐曲那块我检查得很详细,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真是抱歉。听了演示的乐曲或歌声,主唱的收录也有参加。把我自己对乐曲的印象、和其他人所作的乐曲磨合在一起的工作真的挺难的。

——和动画STAFF的对话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

在最开始的交谈中说了“因为我自己是阴角,对作为阳角的喜多没什么把握”之后,从斋藤主一郎监督开始、其他动画STAFF们也全都附和“我们也是阴角所以也不懂。”的回复好有趣(笑)。系列构成兼脚本的吉田恵里香老师还告诉我说:“我请教了一下阳角的朋友,为了画出阳光角色的感觉我会加油的”,非常可靠。

闪耀着各自个性的演奏

——观看了影像之后有什么感想?

在原作中作为轻松的噱头而描绘的东西,由于声优高超的演技、让趣味性达到了能在后期录音室里引发爆笑的程度,也有角色因为声音而更加形象了,真的感到“动画的力量好强大啊”。

——关于乐曲您觉得如何?

我对于波奇的演奏或结束乐队的乐队形象只是模糊地考虑过,因此(脑海中)并没有清晰的形象。但在与动画各位STAFF的交流中,感觉心中的印象也愈发确定了。(角色)在各自的演奏中都有很好地带上她们的个性。传达出的角色感,只是听着就很让人高兴。

——随着动画的制作,有想反过来“把这部分收进原作漫画里吧”的部分吗?

脚本的吉田老师把虹夏定义成了家庭型的角色。就这样,原作漫画也补充了虹夏她那家庭型的部分。可以感觉到从漫画第3、4卷开始,虹夏的母性变得更强了。

——はまじ老师,你认为动画版《孤独摇滚》的魅力在哪里?

虽然我实际上也还没有看过,但觉得应该是压轴的演唱会画面。我觉得依靠音乐和画面,可以将音乐漫画的魅力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请为读者们留个言吧。

因为这是一部画面、音乐、故事等多方面都有着闪光点的作品,还请一定前去观赏。


【はまじあき(滨路晶)】简介

漫画家。主要作品有,スワン★コンプレックス》(はやみ知晶 名义)、《沉迷百合漫画的咲星大小姐》等。

往期↓


有点害怕波奇的“阴角”是否能被接受——《孤独摇滚!》原作者 はまじあき访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