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R/MR社交是伪需求吗?

2022-08-19 17:02 作者:伟叔Jack  | 我要投稿

在之前的【探索元宇宙】系列视频中

我已经多次向大家展示了现有VR社交的主流应用和场景

不出意料

还是有很多朋友

抱着对现有二维平面显示和交互技术的固有认知和执念

发出各种各样的质疑和否定的声音

例如:

在那期分享Workrooms VR虚拟会议的视频中

就有小伙伴留言

【这样跟视频开会有什么区别吗?】

【我为什么不直接视频会议呢?】

还有一些人觉得【VR只是过渡,戴着头盔都疼,今后还是AR】

或者【真的不好吗??!!!我更喜欢真正接触!明明都是假的

对于这些评论

我表示非常理解

绝对不是所谓的无脑喷啊

他们要么没有深度体验过VR社交应用多人交互的场景

要么体验之后受晕动症的影响直接否定了VR社交的应用价值

所以今天呢

伟叔想跟大家好好聊聊

VR和MR到底是不是体验更好且沟通更高效的下一代社交媒介呢?


看到这里可能有同学要问了

伟叔,打住打住!

你好好聊你的VR社交生产力

怎么又蹭上MR了呢?

这是个好问题!

大家还记得之前的节目里

我带大家深度体验的社交应用-AltspaceVR吧!

没看过的小伙伴记得关注伟叔的频道补一下课

因为我制作那期视频的目的

其实是为了更好和大家分享探讨今天的主题

我们知道

AltspaceVR在2017年被微软收购

然后就并入了Mixed Reality事业部

没错!就是推出AR/MR头显Hololens的那个部门

这里又有人要问了

为什么微软作为重金投入AR/MR产品研发的的公司

要买一家VR社交软件公司呢?

这比收购当年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

觉得看不懂!

指望AltspaceVR去带动微软和HP合作开发的VR头显的销量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如果你看了去年3月微软在AltspaceVR里举办的

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息传送+VR沉浸式Mesh技术发布会

再看看埃森哲和AltSpaceVR联合开发的线上虚拟办公大楼【Nth Floor】

你就会发现微软其实一直在布局B端也就是企业级VR+AR的社交协同生态

埃森哲虚拟办公大楼Nth Floor(早期版本)

C端用户能在AltSpaceVR里聊天唱歌、看脱口秀、看画展

B端用户自然也能在里面远程会议、搞团建搞培训、办展会开发布会

我本来预测今年年中会迎来Mesh for Teams正式版的发布

可是看到目的用户增速和活跃度愈发乏力的Altspace生态

以及微软在收购后一贯尿性的骚操作

Mesh版Teams的发布很可能会拖到年底或明年了

Mesh版Teams

Mesh版Teams

不管怎样 微软的XR版王牌会议应用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我个人作为Teams多年的用户还是是非常期待的

届时Teams软件将增加一个Immersive Experience模式

在此模式下 头显用户将能通过HoloLens、Quest以及PCVR

从虚拟混合现实的角度亲身体验这款非常主流的企业级会议软件

没有头显的用户也不必担心

你一样可以通过PC、平板和手机进入沉浸体验模式

感受一下与会同事们各具特色的Avatar虚拟化身

当然了 如果你跟上面那几位留言的朋友一样

实在不喜欢虚拟化身 就想看着对方在摄像头里真实的脸

你也完全可以切换到常规的视频会议模式

总之,VR、MR和Video

总有一款适合你!

怎么样,这样的虚拟混合现实版会议软件

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一番了呢?!

好了,回到我们今天的正题

VR/MR沉浸式社交一定会比传统的视频聊天体验更好效率更高吗?

它到底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AltspaceVR的创始人兼前CEO Eric Romo曾经在一次会议上分享过

他对于VR社交的见解和观点

社交技术演进路线

他认为从早期的手机短信到电话再到今天主流的视频聊天

其背后的信息丰富程度、交互性以及情感链接深度是不断加深的

但即便是视频聊天

跟最真实的面对面交流相比

还是存在很多维度上的信息缺失和交互体验上的妥协

而VR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目前能弥补这段沟通鸿沟

并且能以较为经济的成本量产终端产品的解决方案


能传递更多非语言沟通信息

比如,面对面注视的既视感

更多的肢体语言和空间感知

具有明显方向感和距离感的空间音频

但同时

目前的VR技术还不具备视频聊天中所能传递的丰富的面部表情信息

可我们都知道

Meta的下一代MR头显和万众期待的苹果头显几乎确定会支持眼球和面部表情追踪

类似苹果Memoji这类带有丰富表情特征的高阶虚拟人像社交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


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Spatial Audio空间音频这个功能

尽管2D和3D的视频和游戏也能支持类似的技术

但是在VR的场景下会大大丰富增强人们社交细节和颗粒度

试想多人远程会议和活动这样的场景

如果我们用传统的语音或视频聊天

那么你是无法撇开主讲人同其它与会者在同一个会议室内沟通的(分组讨论场景)

但在VR会议中有了空间音频技术加持之后

你可以拉上对方去到离主讲人稍远一些的空间

如果怕吵到其他人

你还可以躲到墙后面或者干脆进入到其它房间关上门肆意的私聊

三维建模墙壁和物体的材质、人体滤波效应以及头部晃动导致的时间差、声级差

会带给你如同真实世界一般细腻的听觉感受

其次 VR能传递更多的社交语境

比如和女友在豪华虚拟包厢里一起看电影

和家人在360度全景的海边一起锻炼或冥想

或者和同事在最繁华的都市CBD写字楼里聊项目

在VR的世界里

你不需要脑补画面

丰富的全景图片视频和三维建模分分钟进入最佳社交状态

即便目前大部分VR社交应用的虚拟化身和场景保真度较低

但这种语境更丰富的沉浸式3D体验确实更类似于面对面交互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应用案例还是没法说服你尝试VR社交

这里咱们以大家日常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远程视频会议为例

来看看专业学者和科研人员是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视频会议和VR会议参与者的行为差异和反馈

在去年11月的一篇名为在名为

《Videoconference and Embodied VR: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cross Task and Medium》的论文中

加利福尼亚大学、特温特大学和Meta组成的团队

让210人以3人一组的形式协作讨论完成多种不同类型的任务

论文实测场景

其中包括一起讨论如何惩罚接受贿赂的员工

一起讨论并决策公司派对的具体安排

基于公寓房间布局图一起讨论决定如何分配房间

注意所有参与测试的人员都被分配在独立的房间完成任务

你们猜哪种形式的会议效率更高、体验反馈更好?

这里我给大家3秒钟时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然后我再揭晓答案

这次实验通过对个体表现和主观指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并未显示这两种媒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也就是说

视频会议和VR会议对于参与者在沟通满意度、

相互理解和清晰的情感沟通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然而,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强烈的行为差异

比如,在更接近面对面交谈的VR会议中

人们互相打断的次数大约是视频会议的两倍

而视频会议的参与者在注视对方次数方面比VR会议参与者多56%

VR用户使用手势表达信息的频率占比多达20.6%

而视频会议用户仅为12%

总的来说

视频会议中的互动表现出更频繁、更长的反馈通道、更正式的话题转换、更高的注视率、更多的自我适应和更少的手势信息

相反,虚拟现实VR会议中的互动行为则更接近于面对面交流


看到这里,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对于VR/MR技术

在社交、会议和活动方面的应用是否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和思考呢?

伟叔想说的是

VR或MR社交受限于芯片电池技术、佩戴舒适度和画面适应性等因素

相比真实的面对面互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具有面部表情和全身动作捕捉的高保真度虚拟化身Avatar

甚至微软耗时耗力研究的全息人像传送Holoportation技术

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学者们的研究也许能为VR/MR技术支持更自然远程交互提供更多令人信服的早期证据

但是我相信

仅仅是因为减少差旅对环境的影响和对降低碳排放的不断追求

就已经让VR/MR方案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社交值得追求的目标

【完】

~关注伟叔的频道 了解更多XR社交和生产力独特体验和见解

VR/MR社交是伪需求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