μ 磁导率
本文来自于《变压器与电感设计手册》
1、在磁学中,磁导率μ代表材料导通磁通的能力,在给定磁感应强度(H)的情况下,磁导率的大小是磁芯材料能够被磁化到这个磁感应强度(H)难易程度的量度,它的定义是磁通密度B对磁场强度H的比值,如图1

2、在cgs单位制中真空的绝对磁导率μ0就是1(Gs/Oe)=(T/Oe)*10^4
3、初始磁导率—μi :是初始磁化曲线在原点的斜率。它是在很小的磁感应强度范围内测量的,如图2所示。

3、增量磁导率μΔ:是具有附加直流磁化情况下,一定磁通密度的峰——峰值相对应磁化曲线,如图3所示。

4、有效磁导率μe : 如果磁导率不是单一材料的(也就是包括空气气隙),则有效磁导率就是一个假想的由单一材料(无气隙)构成磁路的磁导率。这个磁路与含有气隙磁路具有相同形状、尺寸且能给出与含气隙磁路给出的相同电感量。
5、相对磁导率μr :是材料的磁导率相对于真空磁导率的比值。
6、正常磁导率μn :是图2中曲线任意点的比值,即B/H(磁材在不同磁材强度也就是电流下,它的磁导率是不同的)
7、最大磁导率μmax :磁化曲线是随着H变大,B也增大的,但是,由于材料自身特性,当H增加到某一个值时,会发生磁饱和,这个磁饱和的B值就是Bmax,在曲线上看就是从那个拐点开始,不管H怎么增加B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的;从原点连接到该点附近曲线相切的直线斜率就是μmax。
8、脉冲磁导率μp : 是单向激励下,峰值B对峰值H的比值。
9、材料磁导率μm : 是在H小于50Gs情况下测得得磁化曲线的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