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大347丨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解读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心理素质、专业素养的各类心理学教学、科研等应用型的复合人才,能够发现应用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应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规范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以解决问题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法和方案。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开拓创新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较系统的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实验、心理测量与评估、问卷调查等主要研究方法。
3.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心理学应用领域问题的能力;掌握心理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手段及技能,并结合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原理去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中心理学问题。
4.能熟练地操作运用计算机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独立查阅及较为系统地分析外文专业文献。
5.具有专业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能准确地分析、阐释所从事的应用心理专业的主要问题。
6.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二、质量标准
1.掌握的应用心理的基础知识、基本工作思路、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2.具备的心理学应用相关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3.具备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基本能力:包括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
4.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应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性要求和质量要求。
三、学科方向
1.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生活各领域中个体的管理行为特点及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工作分析与环境设计,人员选拔和测评,培训和职业发展,绩效评估与反馈,领导行为与决策,职业健康心理,员工帮助计划(EAP),组织与员工促进,组织变革与危机应对等。
2.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主要研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与诊断,心理病理机制,心理疾病的预防、咨询与治疗,同时也研究正常人群在生活、学习和职业等方面发生的适应性与发展性问题,探讨以上问题的表现、评估以及咨询和干预。
3.老年与特殊群体心理健康
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老年与特殊群体的心理规律。把老年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问题,着重研究老年心理健康的特点与规律,最终目标是提高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4.用户体验研究
用户体验研究是对用户在使用某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的研究与分析。
5.临床与心理咨询
临床与心理咨询方向采用临床心理学原理对来访者的人格、行为和智力状况做出评估和诊断;通过心理治疗方法(面谈辅导、游戏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帮助来访者改变对事物的观点、感受及情绪反应。
6.认知神经科学与学生心理发展方向
用认知神经科学原理和技术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结合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从脑结构和功能视角系统探索学生心理发展的脑机制,着重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神经生物学基础,寻找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为实际教育教学和心理发展提升训练提供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证据。
7.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与促进方向
学生语言能力促进与发展方向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学生语言产生、语言理解、语言习得和语言障碍的认知机制和发展规律,探寻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语言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学制与总学分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五年,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7学分(16学时/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三年基准学制安排。具体课程信息见《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来源于心理学部官网)
六、创新实践环节
实践实习(6学分)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都要参加专业实践实习,时间不少于3个月。专业实践实习内容要与所修专业保持一致。考核成绩由实践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定,学部根据成绩认定合格,则计6学分。
七、科学研究
1.学术研讨(1学分)
应用心理专业硕士生要参加导师组或导师组织的学术研讨,每学期不少于10次。
2.学术活动(1学分)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经学部考核审查后,考查合格计1学分。
(1)参加1次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或进行小组以上级别的主题发言。
(2)听取10次以上国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同时提交2份学术报告听后感。
(3)发表研究成果。
(4)参与或主持完成校级及以上项目。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学位论文既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撰写、审查、答辩等环节。
(详细要求可以在官网查看或者私信学姐获取)
九、培养方式
1.充分发挥应用心理方向指导教师的集体指导和团队培养的优势,推进高校、相关企业一体化培养与协同培养方式。
2.坚持科教结合,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研究生培养,注重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
3.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教育。完善以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作用,也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导师应为在校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4.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际需求为驱动的实践型教学方式,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样性地运用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5.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平台,努力推动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短期交流等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
十、录取情况
1. 历年报录比

2.各方向招生人数

每年都会有略微的变动,以实际情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