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C.202“霹雳”战斗机

概述↓
类型:单翼单发活塞战斗机
权重:3.0
原产国:意大利
品牌:马基
设计师:马里奥·卡斯托蒂
原型首飞时间:1940年8月10日
所属系列:C.202“霹雳”
同系列产量:约1200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8.85米
翼展:10.58米
机高:3.49米
机翼面积:16.82平方米
空重:2622千克
外挂量:无外挂能力
最大实用重量:2929千克
理论翼载荷:155.89~174.14千克/平方米
机组规模:1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1台
引擎原产国:意大利
引擎品牌:阿尔法·罗密欧
引擎类型:12缸纵列(V12)液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R.A.1000 RC.41
增压配置:无增压系统
引擎自重:630千克
怠速功率:12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1004马力(342.78~382.91马力/吨)
海平面加力功率:1134马力(387.16~432.49马力/吨)
两千米静功率:1097马力(374.53~418.38马力/吨)
五千米静功率:1085马力(370.43~413.81马力/吨)
八千米静功率:701马力(239.33~267.35马力/吨)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488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602千米/小时(5000米)
气动临界:0.81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10200米
2000-爬升率:13.36米/秒
2000~5000爬升率:10.45米/秒
5000~8000爬升率:8.11米/秒
格斗性能↓
低空转弯半径:270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498米
稳盘过载:2.7G
最大过载:15.8/-6.1G
失速临界速度:161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142±23度/秒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340米
着陆滑跑距离:30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300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53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4.09米
停放仰角:13.1度
续航力↓
油箱分布:仪表板下1具,飞行员座椅后1具,两侧机翼根部各1具
内油量:92~307千克
最大静油耗:3.79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24分16秒~80分54秒
理论航程:1301千米
作战半径:26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845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400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55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27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作战-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535-450-260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2挺12.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头800发),单管射速700发/分钟,最大穿深18毫米
二级武器组:2挺7.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翼1000发),单管射速900发/分钟,最大穿深13毫米
前方投射量:1.080千克/秒
总投射量:1.080千克/秒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及手动灭火系统,飞行员座椅靠背及座面内衬8毫米钢板,前风挡配备50毫米防弹玻璃
评价↓
该型飞机为意大利马基公司在C.200“闪电”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新锐机型,换装了一台功率更大的阿尔法·罗密欧V12液冷航空发动机,动力得到大幅度加强,且机头区域风阻更低,这一系列变化使得该机具有以同时期标准而言良好的平飞速度和爬升速度,同时该机继承了前代产品良好的滚转性能和高速适应性,但由于结构增重等影响,这款飞机的水平盘旋性能并不优越,在盘旋格斗当中竞争力略显不足,相对于C.200而言,该机火力得到小幅度加强,但以同时期标准而言仍然存在火力不足的缺点。在外观方面,该机的座舱位于机身中部,与机翼后缘位置接近,机头较长且鼻锥较尖锐,座舱罩较小且存在较多加强筋,为优化后半球视野,其座舱罩之后的背脊处存在显著的收窄,带来的副作用是座舱封闭性差,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在飞行时正常开合座舱罩,因此在危急时刻跳伞成功率更高,但也存在座舱不可能采用空调增压技术的缺陷,在高空飞行时座舱环境相对恶劣,飞行员只能高度依赖氧气面罩、保温飞行服等装具维持良好的高空作战状态,椭圆形的水平尾翼尺寸相对较小。




↑注:作为参照物的机型为道格拉斯DC-6A型民航货运机,长32.18米,翼展35.81米,机高8.66米,机翼面积135.90平方米,空重20803千克,满载重量486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