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帝国海军——加贺号

2020-06-26 13:05 作者:冷面君子i  | 我要投稿

1920年7月19日于神户川崎造船厂以战列舰设计起造。按照原先设计,加贺级战列舰为当时刚完工的长门级改良级,不但装备了更强大的五座41厘米联装舰炮,最高航速也达到了26.5节。然而在1922年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日本决定将计划中天城级战斗巡洋舰改装为航空母舰,加贺级因舰体设计较为粗短相对不适合改装成航舰,而被列入废舰的行列。于是1922年2月5日,建造加贺号的工程停止,并列入靶舰作为新级鱼雷与炮弹之实验品,已经下订的资材则转用给天城级改装航空母舰的作业中。

图为加贺号航空母舰(Kaga Aircraft carrier)

但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在船厂的天城号因地震震落船台龙骨扭曲,因此报废,日本遂将原定停建销毁的战列舰“加贺”接替“天城”改造为航空母舰。加贺号改造成航舰的最初方案将是一艘全长217.93米、最大船宽33.52米、标准吃水船宽30.87米、吃水6.67米、标准排水量26950吨、20cm炮10门、12cm炮6门、12cm高射炮12门、舰载机36架、满载极速27.6节的航空母舰。舰体工程仍在原先川崎造船厂继续,12月13日改由横须贺海军工厂负责改造成航舰的工作,最后于1928年3月31日完工。

图为停在港口的加贺号航空母舰

“加贺”号服役之后,早期因日本航空母舰数量不足,因此未编入航空战队之内。“加贺”号服役之后,与赤城号一同编为第一航空战队,此后两舰一般共同执行任务,两舰的命运也很类似。两舰均参加过1932年日本侵华“一二八”事变。1932年2月22日和26日,“加贺”号的数架舰载机分别轰炸了苏州和杭州,当时配备的舰载机为90舰战和89舰攻。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加贺”号一直活动在中国海域。“加贺”号是侵华海军的主力。

珍珠港事件前,“加贺”号作为6艘参战航空母舰之一,为了领取最新级的浅水用鱼雷因此最晚从吴港出发,这100枚鱼雷为日本航空舰队在当时唯一可对珍珠港战列舰进行水下攻击的武器。“加贺”号在珍珠港行动中损失最多,共有15架战机未归队,占日军整体损失的一半。

珍珠港事件后,“加贺”号与其它航舰一同回国整补,在1942年1月12日开往楚克岛,在1月19日与赤城号一同从楚克出发对拉包尔空袭,在1月21日空袭邻近的卡维恩;2月19号协同“赤城”、“苍龙”、“飞龙”号航空母舰一同空袭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但是在任务结束后于帕劳港触礁,被迫回国修理,因此未参加印度洋空袭;维修完后原预定要进行MO作战,但是这项任务在考虑第五航空战队的培育状况因此交由“翔鹤”与“瑞鹤”执行,因此错过了珊瑚海海战。

可以看到,在航母前段的的红色日军标志的后缘被击中,是当时美国海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俯冲并投下炸弹完成的,当时那名飞行员,以超过九十度角向下直冲,为了提高命中率,飞机在200米高空才拉起,差点坠海,那枚炸弹穿过甲板爆炸(侧面可以看到)给其重创。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中,““加贺””在发动对中途岛基地的袭击之后,在换装舰载机武装时,被美国海军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突袭,总共被命中5发炸弹,其中一发直接命中舰桥,舰长冈田次作上校以下的舰上主要军官绝大部分当场死亡,令损管现场缺乏有效指挥,最终导致大火完全失控。下午2时放弃抢修,下达全员离舰命令,下午4时26分,火势延烧到汽油槽引发大爆炸,舰体断成两截不久沉入大海。

旧日本帝国海军——加贺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