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气未尽秋已至,滋阴润肺平秋燥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今日是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白露过后,“秋老虎”余威犹在。但早晚温差增大,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天气日渐凉爽干燥,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根据《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养生原则,立秋起,养生宜“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
壹
节气养脏腑
1. 养肺
白露后燥气当令,燥邪易伤肺,以温燥为主,会表现为阴虚、火旺,可常吃些银耳、百合、雪梨、枸杞子,莲藕、杏仁、荸荠、蜂蜜、甘蔗、山药等润燥养阴、清心安神之品。因立秋时暑热之气还未消,天气依然闷热,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绿豆汤、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等,此类食物不仅能消暑敛汗,还能健脾开胃,促进食欲。
酸味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所以尽量少吃辛辣、油炸、干燥的食品,适当多吃苹果、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带酸味的果蔬。
2. 养肝
肝主情志,疏泄气血,秋天肺气旺,此外秋天的肃杀萧条景象,容易引起人的悲伤。悲秋之情绪不利于肝之疏泄条达之功能,也会造成肝郁气衰,人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忧郁、心慌、心悸、失眠、内分泌紊乱等。因此秋天应注意养肝气,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可多吃小白菜、胡萝卜、海带、莲子、黄瓜等,帮助肝气运转,增强肝脏解毒排毒功能。还应保持乐观情绪,尤其老人,更不宜触景生悲秋之情。
贰
节气饮食调护
秋季干燥,饮食应遵循“养阴”的原则,多食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豆类等,如梨、西红柿、柑橘、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少食辛辣、干燥之食物,如椒、葱、韭、蒜等,初秋时节湿热交蒸,可能会导致脾胃内虚、抵抗力下降,因此建议吃些温食,如食用粳米或糯米,可起到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
每天保持2000ml一3000ml的饮水,可朝盐水,晚蜂蜜:早起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晚上喝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可预防皮肤干燥,口渴咽肿、肠燥便秘
养阴润燥——百合款冬花茶
准备适量百合、款冬花、冰糖适量。一同放砂锅中,加水进行浸泡一个半小时后,先大火后小火继续煎煮提取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后将两汁合并后加入冰糖即可。
功效:养阴润肺,适用于秋冬季节的咳嗽、痰多者。
叁
节气穴位按摩
1. 肺俞——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定位: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可点按、揉搓肺穴60秒,亦可用叩击法。
功效:秋季燥邪易伤肺,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肺俞穴可舒缓穴位周围的颈项拘急、肩背痛,改善咳嗽、气喘、感冒等肺系疾患。
2. 迎香穴——散风清热,通利鼻窍
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
操作: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至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早晚各做一道1组一2组。
功效:秋燥容易危害肺脏。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祛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脾胃病与老年病科可诊治各类脾胃疾病,可针对秋季养生进行中医调理,如有需要,欢迎至我院一楼脾胃病与老年病科门诊咨询、就诊(电话:023-63560935),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科室简介
重庆两江新区中医院脾胃病与老年病科成立于2010年,是国家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授予的GICC诊室,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服务。科室设有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内镜室、病区。科室拥有进口富士7000电子胃肠镜、爱尔博VIO 300S电外科工作系统高频电刀、氩气刀、富士SP900超声内镜、结肠水疗/透析机、二氧化碳泵、内镜用水泵、一体化内镜洗消工作站、13碳呼气试验检测仪、胃功能检测仪、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仪、飞利浦V60无创呼吸机、德国进口有创呼吸机等先进设备。
科室常年开展13碳呼气试验、胃功能检查、结肠水疗、无痛胃肠镜检查、胃功能检查、各种胃肠镜下治疗术,如消化道异物取出、各种消化道出血止血术、消化道狭窄扩张、支架置入术、营养管置入术、经皮胃造瘘、痔疮微创手术、各种消化道息肉切除术、黏膜切除术EMR、消化道早癌黏膜下剥离术ESD、消化道良性肿瘤黏膜下挖出术ESE等的综合治疗。
周泓杉 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重庆市医院管理协会消化内科管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早癌学组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委会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多次参加培训及进修,发表论文数篇。对内科各急危重症及老年疾病的综合诊治有丰富诊疗经验,尤其擅长胃肠镜诊疗。
童大勇 中医师
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全国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华宝教授,分别于四川省中医院、绵阳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院进修学习,参与国家级科研项⽬1项、省部级课题3项,发表核⼼期刊论文2篇、普刊2篇。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等中医著作有着深刻的见解,擅长将传统经方与时方结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熟练运用中医药、针灸治疗临床相关疾病,如消化道出血、肾病综合征、肾炎、高尿酸血症、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消化道肿瘤、肝肾综合征、肝衰竭、高脂血症、慢性肾衰竭、男科疾病(阳痿,早泄)、减脂、亚健康状态、焦虑抑郁、失眠等相关疾病。
雷 婷 中医师
硕士研宄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科疾病、心血管疾病,如胃肠炎、食管炎、消化性溃病、消化道出血,肝炎工脂肪肝、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力哀竭等常见疾病的诊治。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传播,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