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辐射系列】你知道什么让你的据点变得“特别”吗?——炮塔篇

2023-05-03 13:52 作者:容克87G  | 我要投稿

不论是在战前还是战后,自动运作的炮台对于美国人而言都不算陌生。哪怕是在两百年前,许多地方的美利坚上班族在进入工作单位的时候大约免不了瞥一眼天花板上设置的自动机枪并祈祷它今天的识别功能依旧运作正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变相地赋予了主管们更多的权力:一座设施的自动安保系统的最高权限总是握在主管的手中,而这几乎等同于是握有对设施内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我们只能猜测,可能是对于所谓的“安全”的偏执追求导致了这种状况。但实际上,直到核大战爆发后,这些自动炮台的功能才真正得到检验:


自动化对空导弹:

自动化地对空导弹是目前废土上留存的记录中述及的最先进的防空武器系统*,在第一个废土世纪晚期阿帕拉契亚地区的钢铁兄弟会部署了多部这种装置来对抗辐尸兽的威胁。大体上,这种装置采用双臂发射架,单侧发射臂上设有三个发射口,从其发射臂的结构来看,它至少不具备在打空弹药之后自行再装填的能力。由于在外观上并未寻获类似天线或探头的结构之故,当前只能推测其探测装置位于双发射臂中间的柱状结构当中,或该装置的主要目标寻的功能实际上依靠导弹自身来完成。其基座部分膨大,且从其可以在悬空与地面的平台上布置这一事实来看,至少机械结构部分完全包含在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之内,而无需在对其部署时进行与外部机构的链接。

*另外的,也可能是唯二在废土中真正出现过的防空武器是在莫哈维地区胡佛大坝上安置的高射炮

这种装置在对付辐尸兽的时候很好地证明了它的有效性,以自动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和音波发射装置为核心的阵地让钢铁兄弟会的部队以相对较为轻微的代价消灭了大量的辐尸兽,尽管从结果上来它并没有阻止辐尸兽对阿帕拉契亚地区进行的物种灭绝,但将失败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某种武器不够强大显然是很不公允的。由于发射臂转动角度极大,甚至允许出现俯角的缘故,在理论上,这种导弹发射装置也可以用于对地攻击,但对于近距离的地面目标它是无能为力的(以及,是否应该将弹药消耗在地面目标上同样也是个问题),因此部署这种装置的时候必须要同时部署地面部队进行保护。一般而言,一至两部这样的导弹发射装置就被认为足以肩负起营地防空任务的职责。



自动炮塔:

在阿帕拉契亚地区发现的这些自动炮塔常见于各重要发电站或工厂等关键设施的周围,用于保护它们不受地面目标的威胁。这些炮塔以固定形式部署,一经安装便不再移动方位,因此在部署之前就必须规划好其射角可覆盖的区域。炮塔的下半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桩,在靠近地面的部分呈圆柱体,随后向上以圆角过度至圆锥台。炮塔的旋转部分安装于圆锥台的上端面,旋转机构与圆锥台的连接处在部分圆弧段上设置有保护接缝的呈<型弯折的装甲板。炮塔自身大致上呈梨型,周身均有装甲保护。前端炮口下方设置有形似激光或光电探头的装置,炮塔后部则有无线电天线。

从护盾下方炮塔结构上流出的U字型缺口来看,这种自动炮塔的俯角相当可观

这种炮塔的整体布局与M60A2坦克炮塔非常神似,炮盾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二战时期的III号坦克:

M60A2
Pzkpfw III



自动炮台(中西部):

在第二个废土世纪末约2197年时于中西部废土地区发现的一种自动防御设施,在部分描述中,它使用的是双联装的加特林机枪,这与实际观测的结果存在差异*。整体来看,这种自动炮台的布局较为瘦长,拥有四根枪管或是其它类似结构,在顶端有一椭球状装置。目前与此类自动炮台的交战记录表面它可能发射包括步枪弹、大口径重机枪弹或火箭弹在内的投射物,但尚不明确使用不同弹药的功能是集中在同一种型号之中还是依照弹药种类的不同在同一个基础结构框架下衍生出不同的子型号。

*“twin-minigun”这个说法和实际上有四根枪管的对比有点类似40k原体盔甲词条中对钢铁勇士原体佩图拉博的律条之甲的描述(佩图拉博的盔甲词条中写着“盔甲的双臂配备有Twin-linked wrist cannon”但实际上每一侧都有四个枪口),让人很是困惑



自动炮台(西海岸地区):

同样的基础结构可以在更改末端武器的情况下衍生出激光、导弹、榴弹等不同的子型号

这种炮台是战前西海岸地区美军军事基地常见的一种防御设施,在战后的西海岸英克雷设施中也大量部署了这种自动炮台。这种自动炮台的整体结构非常精简,其正中为其主干部分,并在中部顶端布置有炮台的传感装置。在主干部分的两侧则以双臂舒展的形式对称布置有两挺加特林机枪,备弹800发,在其全力开火的时候,即使是身着动力盔甲的改造人也很难逃脱被撕碎的命运。

英克雷军海神钻井平台中布置有大量这种自动炮台
山岭军事基地处设置的自动炮台

电影《终结者3》中出现的T-1战斗机器人采用的构型与这种自动炮台也十分相似:



自动炮台(激光):

在中西部地区发现的一种配备有双联激光炮的自动炮台,其主体结构大致为圆柱体,圆柱顶端呈膨大的锅盖状,在主体结构两侧对称布置有两门激光炮。在其基部设置有三个驻锄。



自动炮台(电浆):

在当前仅在西海岸地区英克雷军设施中出现过的自动电浆炮台,其整体结构大致与前述自动激光炮台相同,但在基部没有设置驻锄。这种炮台配备的双联电浆武器威力巨大,但相对而言其有效射程较低。

纳瓦罗基地



炮塔机器人:

炮塔机器人据悉是避难所科技用于保护秘密避难所的的机器人安保系统,光在秘密避难所的入口处就布置有八个这样的装置。这些炮塔在通常情况下都收纳于地面之下,仅在有情况的时候才升出地面,它们会突然从地下冒出并开火,有时候还会联动关闭它们布置位置的房门,它们由特殊的供能装置提供运作所需的能源,因此在不希望直接面对它们强大火力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尝试通过切断供能来瘫痪它们的防御能力。



激光炮台(升降式):

一种在中西部废土发现的升降式激光炮台,造型非常简练紧凑,会视情况选择缩回地下以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悬挂式自动机枪:

一种多见于室内,也可在室外布置的自动机枪。这种机枪通过一个矩形的基座固定在天花板或是其它平面结构上,依靠位于上方的弹药箱以柔性弹带的形式供弹。自动机枪的观瞄装置设置于枪体最下方。枪体本身固定在环形框架之上,环形框架在两侧与枪架相连。环形框架负责调节机枪的俯仰角,而枪架则调节其方向角。一般而言,在战后的废土上只有熟悉高科技的势力才有能力维护并使用这种自动机枪,但偶尔也会有天赋异禀或是运气爆表的废土客可以弄到一挺自动机枪并将其重新编程再加以利用。

望海崖的军事基地岗哨处就布置有这种自动机枪



泡式自动机枪(10mm):

10mm泡式自动机枪的单管型号,可以看到其为多管式的布局预留了旋转机构的空间

泡式自动机枪是一类自动炮台的统称,因其在待机状态下宛如泡泡的外壳形状而得名。在待机状态下,泡式自动机枪受到其外壳的保护而相对不容易损毁,只有在探测到敌人之后,这种机枪才会展开并索敌进行攻击。当前已知的泡式自动机枪大致可分为10mm与激光两种型号,而每种型号下又可划分出单管及多管两种子型。这种泡式自动机枪最常见于各种设施室内,但在部分情况下,它们也会被用于室外的防御。由于其结构紧凑且方便布置,其可方便地部署在天花板或是侧壁之上,因而更容易通过多个自动机枪的布置来达成无死角覆盖目标区域的效果。

多管式10mm泡式自动机枪,有三根绕中间轴旋转的枪管,极大提升了射速
设置于Bravo监听站入口顶部的10mm自动炮台



泡式自动机枪(激光):

激光泡式自动机枪,部分激光泡式自动机枪采用的激光器发射蓝色激光而非红色激光
激光泡式自动机枪的高射速型号,丛其结构来看,更像是让安装在复杂球形支架上的多个透镜轮流使用而非是“旋转枪管”来达到提升射速的效果

在战前,大量研究设施乃至民用设施内部都部署有这种自动机枪,尤其以布兰德博登一手主导建设的核子可乐公园为最,实话说,在一个名义上是公园的地方布置如此之多且威力强大的自动机枪已经远远超出可疑的范畴了……

狗肉.gif



自动激光炮台:

自动激光炮台是一种可以快速部署的重型激光器,其配备有一个三角形的基座,基座通过一根可调节高度的连杆与最上端激光武器部分相连。上端的激光武器部分有着类似甲壳类生物的外观特征,总体呈半椭球型,传感器设置在半椭球型球壳前端的下方,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追求紧凑表面几乎毫无钩挂的AER系列激光武器相比,激光炮台的激光器部分结构比较开放,缆线的布置也显得相对无序一些,但其射速远非单兵激光武器所能级。这种自动炮台在一些战前设施的室内有部署,在战后废土上则多由英克雷或是钢铁兄弟会这样的高科技势力使用。从英克雷军的实际行动记录来看,这种炮台可以很方便地运输并部署从而快速地确保区域的安全。*

*RHO营地终端记录:1. 你已被我们伟大的总统选中参与RHO营地的实验。我们战略性地将你部署于此以测试我们的最新科技,R76-H3-0芯片(简称RHO芯片)。
2. RHO芯片会发送短距离信号以允许你在配备给本营地的武器保护下于本营地(也仅限于本营地)范围内自由活动。建议不要以任何理由将这张识别卡从你的身边拿开,因为防御系统只会识别哪些佩戴了RHO芯片的人员。
3. 感谢你的参与,我们会在一至九个月内让你归队。

从这个角度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可升降连杆上端负责调节激光炮台俯仰角度的连接装置



机枪炮塔:

重型机枪炮塔

一种方便部署的实弹类自动机枪炮塔,其大致可划分为半固定式部署的“重型”和可以随时调整部署位置的“轻型”两种样式,其整体结构可简单划分为武器和支架两个部分,武器部分集成有自动炮塔的识别、瞄准、开火及能源等绝大部分功能,而支架部分则更倾向于单纯的结构性支撑。事实上,“重型”和“轻型”之间最大差异就在支架上,重型采用的支架为单根带加强筋的支柱,其基部有四个外耳,推测为部署时方便将其固定在地基上的固定端;轻型采用的支架则为可收起和调节支架腿伸出长度的三脚架。理论上前一种结构在完全固定后可以提供更好的结构刚度,从而允许机枪以更高的精度或射速开火。

轻型机枪炮塔

机枪炮塔采用的武器系统为5.56毫米口径的机枪,共有两根枪管,呈纵列布置。在炮塔两侧的耳罩状外壳之下是为两根枪管分别供弹的柔性弹带,因此理论上两根枪管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弹药(话虽如此,当前的使用惯例更倾向于一个炮塔完全使用一种弹药,并且会在炮塔的外壳上喷涂所用弹药的对应标识)。枪管前侧设有弧形的护盾,护盾左侧带有状态指示灯,在未探测到危险状况时,指示灯呈绿色,在发现敌人目标时,指示灯变为橘黄色。

请注意耳罩状外壳下遮盖的弹带

由于部署非常方便的缘故,对控制编程比较了解的废土人非常热衷于使用轻型机枪炮塔来强化自己据点的防卫。就连那些支架已经受损的机枪炮塔也会以各种奇奇怪怪的形式被强行利用起来。

譬如说,装在购物小车上的炮塔上半截,完全失去了转向攻击的能力,而且购物小车天生的结构刚度不足也会使得它在开火时精度完全不能指望,尽管如此,这样勉强上马的自动炮塔用来封锁一下室内走道这样的狭小地区大概也够用了。



土制自动炮塔:

导弹发射装置的这个供弹口位置在前侧或者后侧其实理论上都能用(手持型号的导弹发射器的四联发改装弹舱位于发射器前端)

又或者,在完全缺乏可用的制式型号自动炮塔的情况下,废土居民也可能尝试着通过拼凑来为自己的据点添加类似的保护设施:

从任何角度来看,自动炮塔真正的技术难题部分都不在机枪的控制和瞄准上,中东战场上土法上马的遥控机枪已经是屡见不鲜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让自动机枪可以准确地进行敌我识别

理论上来讲,已经存在于废土世界中的识别方式包括面部特征识别(譬如莫哈维地区的REPCONN总部)和信号识别(本篇前述英克雷RHO营地)等方式,但从已知的情况来看,直接通过扫描对象的生物信息进行识别的技术在战前也已经成熟,下为医用型号的手持生物信息扫描装置,其所使用的技术与军用的生物识别装置有相通之处。废土人可能并不了解这些装置的运作机制,但只要它们仍然可以使用,将其作为一个“黑箱”整合进土制自动炮塔之中还是做得到的。

通常情况下,土制自动炮台的武器取决于你所能够获得的武器类型,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因部分受损而无法握持开火的武器总是比一把完好无损的武器更适合用于此目的。由于多种武器的外形往往难以协调的缘故,为每一种武器都配备一个专门的固定基座也是很不现实的,因此最好是干脆把它们先行固定在一个简单的方形框架上,再用台钳整体夹紧为好*。由于这样的武器端不可能自带动力的缘故,自动炮台的驱动机构必须整合到支架之上。这也是土制自动炮塔下端呈长鸟笼状布置的钢条的目的所在:为驱动机构提供基架,至于驱动机构到底应该怎样么……只能说能用的都行。非要说的话,这样干多少降低了自动炮塔的重心,可能比较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固。

*如果不焊接固定的话,单凭摩擦力是很难驾驭后坐力的,相较于实弹类武器,可能理论上无后坐力的激光武器更加适用于这种简陋的结构



原文内容出处参照下述链接,有错漏之处请不吝指正:

https://fallout.fandom.com/wiki/Category:Turret

【辐射系列】你知道什么让你的据点变得“特别”吗?——炮塔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