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 近6000字经验分享~就狠绝!(北京工商大学新闻与传播)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伊森学长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北京工商大学 新闻与传播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信息 /Profile/
伊森学长
专业方向:新闻与传播
初试410+高分上岸!
我为什么想读研?
1、在中国,高学历是一块通往新世界的敲门砖
经常听说学历就像一张车票,它决定了你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现实点来说,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你硕士毕业的底薪就已经是一个本科应届生三年摸爬滚打升职加薪后的水平。如果你想留在一线城市打拼,一个好的学历太能给你加分了,至少你能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多几分安全感。更现实的是例如杭州这些城市,对研究生的人才补助直接就会大于本科生,这就是对读研最直接的回报。
2、如果不满意自己的本科,那么重新选择一个专业,重新开始
本科的教育非常基础,你能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也比较有限,但是一个好学校的本科授课老师,可能是学界大名鼎鼎的教授,也可能是业务退休经验丰富的大牛。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一个心仪的专业并为之奋斗,研究生阶段接受的教育已经足够你忽略本科专业带来的差距了。
3、读研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建议大家去问问身边有考研经历的人,考研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改变?不管最后结果成功与否,我相信每一个认真备考的人在这个备考过程中都有收获。或许是学会自律,每天三点一线的规律生活,自动屏蔽娱乐消遣及各种社交活动,能够拒绝电子产品的诱惑,已经很了不起了;或许是学会学习,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而不是从前那个只会死记硬背的呆板书生;√或许是学会平静,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不攀比不附和,认认真真做自己,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竞争力这种东西,不是一纸文凭就能够代表的,而是在不断的训练和比拼中,慢慢提升的。
4、研究生能够扩宽一个高质量的人脉圈
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你的研究生同学,大部分都会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就连你在备考的时候,如果能多认识几个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获取资讯的效率都会高很多。很多90后不想承认自己那么“世故”,但其实大多数人正在不知不觉中地学习那一套默认的规则。“校友”、“老乡”、“同门”等等这些身份,都是依靠着关系纽带与人们互相羁绊。
”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一、和本科等级相匹配
在考研界流行着一种普适原则:递进向上原则。
如果你是普通本科出身,那就可以选择重点本科或211院校;如果你是211出身,那就可以选择专业实力较强的211或985;如果你本身是985,那试试清北复交也未尝不可。
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样的判断方式太简单了,难道出身一般就不配考更高的学校了吗?但这样的标准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是说出身一般就不能考好学校,而是现在新传考研确实存在部分歧视的现象。有的时候即使初试过了,复试也有可能被刷下来。所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二、和自身基础相匹配
除了看出身,自身基础也很重要。每个人的学习基础都不一样,在选择学校层次的也是不同的考量。
有人是本专业,大学里也学的不错,那就可以选择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有人虽然是跨专业,但是英语不错,那也可以尝试外国语类的学校;如果你各方面基础都一般,那最好还是选择和本科等级持平或稍微往上一些的学校。
经过以上的评估,可以开始对学校进行筛选。备选的学校不会很多,如何筛选有许多经验可循,非常在网络上找到,便不一一赘述。
稍作提醒几点:
1.报录比是一个学校招生的机密,轻易不会外泄,在搜集信息时,没有依据不要轻易相信。
2.资料搜集的任务最好亲自完成,不建议只凭借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作出判断。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定要依据自己本身的情况做判断。
3. 新闻实务板块要格外注意。400分很大可能能够录取,而380分可能只能争取调剂,380分和400分之间的差距,很可能来自于新闻实务。如果没有把握,可以考虑新闻实务分值少、题型固定的院校。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1月—2月 预热期
1. 一刷参考书目
由于各学校参考书数量和内容不同,大家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但这一阶段通常是把基础书目全部看一遍。
一刷时,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必读书目的本数、页数,来估算每天至少应该读多少页才能保证进度不拖沓。读的过程中可以圈画重点语句,并将大小标题提取出来做一个粗略的知识框架图,这可以为后期笔记整理节省时间。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可以重点标记出来,查阅相关论文进行解读。
2. 适当进行拓展阅读
学姐要提醒一下,类似传播学史,彭兰老师《网络传播学概论》之类的书,无论是不是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你都有必要看一下哦。参考书目较少的同学,可以查找与重点章节知识点相关的论文进行拓展阅读。
3月—6月 基础期
1.二刷参考书目并整理笔记
第二遍看书主要是为了整理出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第一遍看书时所做的粗略的框架图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可以拿着这份图,梳理出不同逻辑线来展开笔记整理,例如传播学的整理既可以按照教材本身的目录顺序进行整理,也可以按照5W进行整理。
整理笔记时没有思路怎么办?大家可以购买考研机构推出的笔记或者上岸学姐学长的高分笔记。前者相对来说比较稳靠。如果想精准对应到目标院校,你可以通过微博超话、闲鱼或各大考研交流群购入后者,擦亮眼睛再购买,尽量买最新一年的笔记!
购入笔记后也最好不要直接搬用,建议将笔记框架与自己头脑里的思路框架进行一个融合。先定好宏观和中观框架,再一边看书、一边看笔记进行内容调整和填充。笔记整理过程中也应进行拓展阅读,可以搜寻相关论文或在爱传播公众号搜寻论文专题来丰富书本知识。
2. 阶段后期开启背书模式
笔记整理完毕后,第一轮背诵就可以开始啦。背书不要死记硬背,可以结合书本案例或当下时事热点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背诵的时候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类比记忆。同时可以顺手整理出一个【速记框架图】,这个框架不需要包含非常细的知识点,只需要你笔记的宏观、中观、微观三级标题和各知识点的关键词。拥有这样的速记框架,会方便二轮三轮的串联—拓展记忆。
7月—9月 巩固期
1. 论述题答题训练
刚开始接触论述题,你肯定一道题就要琢磨老长时间,不用焦虑,这是一个正常且普遍存在的情况。大家可以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时间意识,提升自己在单位时间内的思考速度和答题效率。
不过学姐建议从一开始就不要翻书和查资料,不能形成依赖感噢~而且大家要学会建立框架思维,学会在破题答题时捋清逻辑思路,做到不漏点。
2. 知识背诵与实务训练不能停
知识背诵切忌只注重背诵的量而忽视质,高效背诵才是最可靠的~
第二轮背诵时,可以看着第一轮整理出来的【速记框架图】中的标题和关键词,自己进行内容拓展陈述,你要知道:新传考研论述题要背要写的内容非常多,你能够一字一句默写作答的机率非常小,最后交上去的答案大多是自己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临场发挥的。
实务训练不能停,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适当降低训练频次。
10月—12月 冲刺期
1. 论述题答题模板整理
进入冲刺阶段,你可以开始总结一些论述题答题模板啦~这个模板你可以从自己已做过的题中总结得出,总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引言、正文、结尾怎么写,小标题怎么拟?论点之间可以有哪些逻辑关系?某一类题可以有怎样的答题思路?同时,你可以在万能的公众号搜集一些论述题答题模板对自己的模板进行调整和补充。
2. 热点/论文/案例/语料库整理
热点/论文/案例/语料库整理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但其实是可以“偷懒”的。
以爱传播新传考研公众号为例,在21备考过程中,学姐们推出了数篇月度热点总结、专题论文解析、新传相关的案例分享、评论写作或论述题语料库总结,你动动手指在公众号里搜一搜就可以获取大量信息,直接收藏打印即可使用~当然,大家在选择信息的时候一定要按需索取,不要一股脑地全部纳入收藏夹,不然很有可能造成“信息压力”噢~
3. 模拟考
在该阶段大家一定要进行至少一次的模拟考试,提前适应考场“高压”环境的同时,最后再来一次查漏补缺!
公共课、专业课备考建议
政治
①个人复习经验
政治这门学科要学的内容其实是非常多的,对于那些一直学习理科的同学来说,政治算是一门比较难啃的学科。我高中的时候学习的是文科,所以在复习政治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太吃力。在八月份到十月份的时候我开倍速听了一遍徐涛老师的核心知识点讲解,接着就开始刷肖秀荣老师的一千题。当然,刷第一遍的时候错的惨不忍睹,于是我把那些错题和书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反复去背,到了十月中旬,我刷完两遍一千题,但还是觉得不够。于是买了前两年的肖4和肖8,开始疯狂刷题,把每次错误的题记下来,在早自习的时候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复习。
②复习建议
1.可以结合徐涛老师的网课学习知识点,老师语言幽默风趣,能把比较难的知识点用非常简单的小故事给你讲明白,保准让你听的明明白白。
2.可以自己准备一个小册子,每次刷题时遇到难点都可以把它记在上面,也可以记录你的错题,政治有很多小的知识点,这些也不能放过哦。
3.最后的肖4和肖8一定要多刷几遍,众所周知,考研政治只是肖秀荣老师一个人的考试,我们都是答案的搬运工,大题一定要好好背!
③参考书单
《肖秀荣精讲精练》(答案之书,考的知识点都在这本书里)
《肖秀荣一千题》(没刷完一遍不准上考场)
《肖秀荣四套卷》、《肖秀荣八套卷》(多看几遍、多刷几遍)
《徐涛考前预测必背20题》(俗称小黄书,小册子满满的都是干货,小小的一本,非常方便携带,适合碎片化学习)
英语
①个人复习经验
英语是一门看起来不简单,学习起来也不简单的学科,虽然我英语已经过了四六级,但是在学习考研英语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一点吃力。我八月份开始复习的时候并没有听哪位老师的网课,而是直接开始刷题,但刷的我快抑郁了,阅读理解看不懂题目,错的一塌糊涂,我意识到英语单词的重要性,所以把真题中看不懂的单词都整理了下来,每天反复背。在这期间,我听了刘晓艳老师的阅读理解的课,觉得非常有用,老师幽默搞笑,缓解了我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老师实力过硬,讲的都是干货,对我来说很受用,在我十月份刷题的时候明显就觉得轻松了很多。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都是在刷题和背单词之间度过的,但也不能忘记写英语的大小作文。总之,学习英语一定要多写、多背、多练习!
②复习建议
1.英语可以分题型复习,底子差的同学可能需要结合老师的网课,唐静老师的翻译课、王江涛老师的作文课、刘晓艳老师的阅读理解课,都是好评比较多的网课,可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一定要多背英语单词,可以直接背诵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也可以自己整理考研真题的单词,不管背诵什么资料,主要是你自己一定要坚持住!
3.如果有时间,一定要进行一次模拟考,完整地答一遍英语试题,可以让你准确把握每个题型的时间,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③参考书单
《考研圣经》(适合底子弱的同学,知识点很全,但内容比较多,可能会花费一点时间
张剑黄皮书《历年考研英语(二)真题解析》(这个真的很有用,分析的很详细,还有一些单词的标注,侧重于对做题技巧的讲解,人手必备)
专业课
①个人复习经验
北京工商大学的初试参考书目只有两本《传播学教程》和《新媒体概论》,相比于其他学校是非常轻松的,这两本书比较基础,相关专业的同学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在八月份复习的时候我发现虽然之前学习过,但基本上都忘的差不多了,我马上调整了学习的计划,每天花五、六和小时的时间学习专业课。我先是把书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给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做了思维导图,方便我的记忆。接着我开始针对不同的题型开始分段式的复习,不断地去背诵和默写,在十一月份中旬的时候,我把书背诵了两轮,但还是觉得有些不扎实。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和同学进行模拟考试,并互相批改对方的试卷再进行总结,这个模拟考试是非常重要,它能让我准确把握考试时间,让我知道在面对不会的题时应该怎么做。所以大家再复习的后期,一定要多模拟!专业课的分数在考研初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定要啃下这块最难的骨头哦!
②复习建议
1.334和440这两门专业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背诵,很多跨考的同学更是如此,你需要反复地看、理解、背诵,直至这些知识点在你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地印象。
2.新传的很多知识点都是和时事有关的,在复习书中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时事新闻,并且能够将这些热点事件与知识点结合起来,理论要扎实,事例当然也不能少呀。
3.模拟练习真的很重要,一门专业课的考试时间是三个小时,听起来是非常长的时间,但又因为考试要写的内容比较多,很多同学都出现答不完卷子的情况。在考试之前,一定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练习,它能让你更好地把控时间,这样在考场上即使会有点紧张,但依旧可以很稳地答题,稳住,别慌。
③参考书单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这本书是很多学校都在用的参考书,比较基础,但非常重要,书中的内容都是考点,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多背几遍)。
《新媒体概论》—匡文波(这本书的内容也比较的基础,但知识点非常的密、细,不注意就会把它们漏掉,考试时的很多题目都是这本书上的课后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这个也不能落下)。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这本书被称作答案之书,都是知识点,理论与案例都有,而且写的非常好,对于跨考的同学可能有点难度,如果有时间,可以把这本书过一遍,看了就是赚了。
其他建议
1、公共课不拉分
随着新传专业的热度越来越高,分数线也逐年水涨船高,在专业课尽量争取优势的情况下,公共课也不可放松,尤其因为新传是文科类专业,一些自主划线的学校单科线都划在了55分以上,每年上岸的考生中,考出80+高分的更是数不胜数。
另外,相比于专业课来说,公共课的判卷标准要更加公平一些,出题也比较稳定,客观来说是更容易通过平常的练习和一些技巧来迅速提分的。公共课不拉分,才能在总分排名中取得更高的优势,这也对专业课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三跨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开始!早做打算!
2、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你营造出适合学习的氛围,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一般可以选择在安静的图书馆或自习室。鉴于目前的疫情,大家都是在家中复习,能节省出很多奔波的时间,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被干扰和分心,自制力较弱的同学可以寻找一个队友,互相监督,一起复习备考,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哦!
3、保持身心健康
很多考研崽由于复习期间作息不规律,不按时吃饭,并且缺乏运动,导致出现免疫力下降、低血糖等健康问题,甚至有小伙伴在考前住院,这种情况是万万不可的,对你的考研影响非常大。
因此,一定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不管二跨也好三跨也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建议大家日常进行适当的活动,既能放松心情,也能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