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考每日打卡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1.实行行为 (1)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 (2) 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 (3)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物 (4)行为人取得数额较大的财物. 2.犯罪主体: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3.盗窃和诈骗区分 (1) 两角关系 盗窃:犯罪人转移占有(有处分权) ;诈骗:被害人转移占有(无处分权)。(2)三角关系 盗窃间接正犯:受骗人无处分权,犯罪人利用受骗人处分受害人财产; 诈骗:受骗人有处分权,犯罪人利用其骗得.受害人财产,关键看受骗人有无处分权。 职务侵占罪 1.实行行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侵吞、窃取、骗取),数额较大的行为。 2.犯罪主体: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即(非国家工作人员)。 3.村委会定位 (1)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的,成立职务侵占罪。 (2)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公共财物,成立贪污罪。 [每日一练] 关于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 正确的? (多选)A.收藏家甲受托为江某的藏品进行鉴定,甲明知该藏品价值100万元,但故意贬其价值后以1万元收买。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B.文物贩子乙收购一些赝品,冒充文物低价卖给洪某。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C.店主 丙在柜台内陈列了两块标价5万元的玉,石,韩某讲价后以3万元购买其中一块,周某讲价后以3000元购买了另一块。丙对韩某构成诈骗罪 D.画家丁 临摹了著名画家范某的油画并署.上范某的名章,通过画廊以5万元出售给田某,丁非法获利3万元。丁的行为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