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期 | 数字经济系列报告数字中国:变局与机遇
第717期
本篇报告导读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部署。
我们认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不仅仅是政府政策的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然方向,更蕴含了富有想象力的投资空间和机遇。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内涵框架目前,学术界对数字经济尚无明确公认的定义。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数字经济至少包含如下特征:1)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据为最基础的生产要素,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为主要依托,强调经济当中的数字化信息化驱动;2)数字经济通常自下而上包含三方面:支持数字经济的底层技术,数字技术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其他传统行业。3)随着经济社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我们从生产函数、产业分类、经济部门三个角度,划定了数字经济研究的框架。
从生产函数看,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生产关系、生产要素三个方面;从产业分类看,数字经济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与信息通信本身直接相关的行业,即数字产业化;二是各个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即产业数字化。
从经济部门看,数字经济的研究则涵盖了数字技术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的融合与应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从数字经济的规模上看,1)当前全球并无公认的数字经济规模测算方法,不同机构测算结果差异巨大。2)中国数字经济的绝对规模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但 GDP 占比不高,反映出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3)中国数字经济增速较快,且产业政策方向表明中国数字经济的高增长还将延续。
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上看,当前有诸多不同维度的数字经济指标,来衡量不同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普遍的结论包括:1)发达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程度较高;2)中国在全球排名不高,可能受到人均指标的拖累,也意味着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中国国内各区域间的数字经济发展并不平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数字经济体量和深度都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关于我们
全行业报告圈是一家专注于分享国内外各类行业研究报告/专题热点行业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年度报告等各类优质研究报告分享平台。所有报告来源于国内外数百家机构,包含零售消费、金融领域、互联网+、机械制造、新能源产业等专题研究.....目前已累积收集近40000+份行业报告,涉及11大板块,305个细分领域
免责声明
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全行业报告圈社群朋友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