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影封神第一部影评(结合原著分析人物)

2023-08-08 19:43 作者:似砍瓜切菜般  | 我要投稿

电影封神第一部是改编的非常成功的一部封神题材影视作品。国产电影的里程碑之作。世界观更契合当代,剧情改编方面,大刀阔斧对剧情、人物进行删减、改编并归纳到主线角色身上。人物塑造方面,让我尤其叹服于编剧浑厚的笔力,使角色不再是原著中那么白板,干瘪。场景美术方面,气势恢宏,材质细腻,商周时代感扑面而来。新人演员演技在线。美中不足的是特效方面有些参差不齐,感觉有些模型贴图有点糊。 本人是一个资深封神迷,从小学时电视上播凤鸣岐山入坑,到后来买了小说,经常阅读,对于书中情节可以说是烂熟于心。 封神题材的影视作品,改编是必要的。尤其是原著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有什么变化的套路剧情,单薄的人物塑造与回合制斗法,动不动就要师命天命、人物全无思想与性格。这些方面是必须要改编的,不能再拿原著的糟粕来考验现代观众的智商。而一些宏大的名场面,比如很精彩的黄飞虎反出五关,九曲黄河阵,诛仙阵等等,是很有保留必要的。 殷寿:改的好!推翻原著重来。集权主义者的极端之恶,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古代帝王的影子。非常符合我心中的帝王形象,有勇有谋,阴谋诡谲,善于利用人性等等。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他的行为出于本心。利用妲己登上王位,巧妙利用质子心理除掉老伯侯,获得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后,因为可以靠妲己长生不老,他可以杀掉对自己王位有直接威胁的儿子,为了避免死于血亲的卦象,他又可以间接坑害皇叔,他内心的残暴也不再隐藏,自己犯下的罪行,其最终也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原著的纣王如同三岁儿童,妲己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完全不会思考。 殷寿内心的残暴,电影中是有交代原因的,①殷寿曾反驳姬昌:你不知道我的父亲是怎么对待我的,已经交代了原因。②讨伐冀州回朝后,有讨逆大功,但父兄却对他没有说一句话,父兄一点也不给他尊严,不先劳军抚军,直接在父亲手里抢过苏护首级宣示自己太子权威,践踏殷寿尊严,殷寿在父兄面前多么卑微。殷寿在,父兄才能坐江山,没有殷寿辅佐,恐怕天下诸侯都是苏护③质子战舞,帝乙言辞之间对殷启可以说是宠溺百般,剑指胸膛还没有警惕。对殷启越好,就仿佛在说,对殷寿越不好。 姬发与黄飞虎:姬发是改编的非常成功的。姬发的故事就是英雄成长的故事。他机警,聪明,武艺超群,还有一个好哥哥和好父亲。比殷郊幸福多了。封神第一部改编自封神演义前33回的内容,女娲宫进香到黄飞虎归周 黄飞虎虽然被砍了,但是他的灵魂保留了下来,延续到了姬发身上。原著中,从黄飞虎身上,最能体现出独立思考。在封神演义中,人人唯天命师命是从。而黄飞虎,恰恰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纣王冤杀姜王后之后要杀殷郊殷洪,而面对这两个无辜的孩子,黄飞虎把枪口抬高了一厘米(柏林墙枪击)没有沦为只执行命令,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机器。作为一个有着健全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他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 姬发私放殷郊,私放父亲,都在体现黄飞虎的事迹,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找到了自己,认清了殷寿的本来面目,一直在成长,这离不开西伯侯的教诲。 殷郊:集矛盾于一身的可怜 原著中的殷郊有一个悲惨的童年经历,父亲杀了母亲,又要杀自己,他又拜师在阐教门下,去攻打自己的国家和父亲,唯一的弟弟还稀里糊涂的死了,重重矛盾贯穿着他,他是一个非常值得同情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其内心的煎熬,非人的经历造就的性格,是一个典型中的典型,原著不但没好好写,还把他边缘化,把本属于他的故事加给哪吒,这对殷郊是非常不公平的,给了一个金仙合力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的结局,尽管在原著中昙花一现,却远比跑龙套的金木二吒、韦护等等要深刻,也比翻版王英,来路不明的雷震子等要惊艳。殷郊的故事可能会短,但不会平淡。殷郊的改编就是今人胜过古人的改编,很高兴导演能意识到这个角色,为他扬威。电影中的殷郊,有些做事冲动,莽撞,直来直去,不计后果,正中别人下怀,慢慢地把自己推向了处刑台。这种性格又是极容易被人利用的,让观众常常为他担心 姬昌:是一位爱儿子的好父亲,吃了伯邑考肉后情绪崩溃,南伯侯要反,他担心为人质的儿子,殷寿逼的他不得不认罪时,装着伯邑考肉的食盒也从不离手,这些细节都在刻画一个亲切的,爱儿子的父亲形象。而原著像一个心理扭曲变态的勾践。 崇应彪:小恶,崇应彪像是殷寿的缩影。殷寿是集权主义者的极端之恶,那崇应彪就对应平庸之恶,一味地执行命令,无思考,毫无道德愧疚,狼子野心,杀父后以北伯侯自居。不分青红皂白,侮辱已死的苏全孝,执行命令,杀死殷郊,殷寿死后,暴露野心收揽权力,最终也为自己行为买单。 从筹备到拍摄,于内于外都是工业级史诗大片水平,非常值得推荐。希望大家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听网络舆论的,是好是坏,看了才知道。 最后附上封神第二部已公布概念设计图

电影封神第一部影评(结合原著分析人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