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但是我们可以永远相信Z女士——从棋局反观基金会上层人物的博弈论

2023-06-11 22:50 作者:天风と云裘  | 我要投稿

        《重返未来1999》开服已逾一周。在以相对较慢的速度推完剧情主线后,身为围棋爱好者的敏感度让我的目光对剧中第四章的棋局稍有驻留。经考据,其棋谱在历史上有据可依,所代表的比喻与象征意义也不只是与角色对应那样简单。今日便于此与大家分享和探讨。

        事先说明,up在实际考据过程中,确实有注意到设定上的许多问题所在,大部分出现在配音演员和相对较少的专业术语上,甚至因此一度产生过废稿的想法。但细想除去那些致命到略显荒谬,却又细致到唯有圈内专家才能一眼勘破的错误之外,文本带给大多数玩家的第一印象仍然相当震撼,演出效果依然可圈可点。尽管官方现在仍选择保持沉默,但我依旧认为学习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本文单论剧情谈棋势,不以胜负轮棋局。视频面向已经通关主线的玩家进行复盘,严重剧透,请酌情观看

        与国际象棋不同的是,围棋的胜负并不取决于是否拿下某一颗棋子,而是如何在棋盘上最终占据足够多的空间。游戏也借此塑造了康斯坦丁与Z女士这两种行事作风截然不同的领导人物。

        我们所看到的康女士,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目的鲜明且不择手段的角色。在第三章与重塑之手博弈的过程中,无论是西班牙王兵开局,通过侦查奥利图欧的行动路径反演重塑的大本营,犹如主教直冲b5,深入敌营的策略,还是后来的一手后翼弃兵,集中一切资源,哪怕将其他学生全部回溯也要将破维尔汀的心理防线,只因她是暴雨中独一无二的人才。

出自3RD-8 空中来信


       但我们也可以观见,正是这种自大到将一切人事当做棋子掌握手中,从而误以为能轻而易举操纵一切的人物,其计划中往往出现百密一疏的漏洞。剧中“恪尽职守”的红弩箭与最终被维尔汀攻略的十四行诗,两个计划之外的关键因子被一次十分微妙的交锋所中和,所以即便最终康斯坦丁得以实现一开始所预期的结果,我无法承认她是这局棋的赢家。也正是这种一厢情愿一意孤行的作风,为她在接下来的博弈中落败埋下了伏笔。


出自3RD-15 另一个未来

        我们讲回Z女士。若说西洋棋的“意”便是歇斯底里的攻杀,穷尽一切将死对方的国王,围棋的“意”就和中华一直以来所传承的那样,更加讲求“阴阳平衡”。剧情中,Z女士反复强调,基金会不应存在派系斗争(即便矛盾一直存在并且愈演愈烈),我们追求的始终都是同一个目标。因此不必妄自揣测Z女士是否对维尔汀抱有更多余的主观情感——或同情,或愧疚。就像维尔汀所言的,“我不了解您的立场,但我相信,您所追求的未来,一定不包含因党争而分崩离析的结局”。

        正如Z小姐亲口承认的那样,她只是一位科学家,无法理解康斯坦丁所自认为的“了解政治”,但这绝不等同于愚昧单纯,或是故步自封。在我看来,能够跳脱出个体以及党群,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眺望更加长远的理想,本身就是一种远超所谓政客的智慧。

出自4TH-1 旧雨伞

       正应了围棋界所讲的,“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这也是为什么当基金会众议员将槲寄生等人的暴动当做一场不值得探讨的闹剧时,Z女士却坚持将《暴雨改革:增员与秩序》的修订草案重新提上议程;当康斯坦丁将该草案的矛盾所在重新聚焦于维尔汀个人身上时,Z女士已经将目光落点于草案将来的承诺,即:它要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如何既能满足对灵活制度有需求的群体的期望,也要安抚保守派的情绪,不能动摇他们对控制整体局势的信心。

出自4TH-11 甜苹果

        “双飞燕”。Z女士用这一招来比喻自身的处境,前有康斯坦丁等人对草案的刻意阻挠,后有匿名的小道消息在肆无忌惮的传播会议记录,腹背受敌,如处孤岛。这与失去了维尔汀与手提箱,被迫面临基金会压力的槲寄生等人何其相似!于是用Z女士自己的话作勉:

        “只要适当地改变环境,把柄也能变成条件”。“一个僵化的管理制度,会越来越不适用于所有人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与维尔汀意见一致。”

        出于这样的理由,推行修改后的《暴雨改革》势在必行。槲寄生等人的暴动,便成为打破这平静、温和、了无波澜的环境的一剂催化剂。即,一个机会。

出自4TH-4 干杯,朋友!

        Z女士所摆的棋谱,与1988年日本王座战,小林光一战酒井猛一局,若合一契。Z女士执黑,康斯坦丁执白。星小目对双小目,两边挂角的布局之后,佩德拉议员对马克议员提出的辩论挑战,正如同当年酒井猛咄咄逼人,改跳为长的一手凶招,不留下一丝供人喘息的机会。而正如Z女士所预料的那样,“不论是正面应战,还是高飞远遁,他们都有足够的变化来应付。”马克议员的主动挡拆,看似将对手的阵势挡在3线,但对方另辟蹊径,转移话题就草案可行性方面大做文章,一记无理手将其精心布置的防线冲的稀碎,已成落空之形,只得仓皇防守。

出自4TH-12 一封来信

        差距拉大了,仅凭一两张票再也无法扳回局面。Z女士于此时顿悟,面对对方的进攻,既不能退,也不能跳,而是要着眼于未来的形式,攻占阵地,因此果断一“靠”,用《芝加哥办事处审查案》作为筹码,强拉对立阵营的伯纳德一众入局。两边的对杀于此正式拉开帷幕,却也胜负已分。佩德拉紧急联系各党团群体,试图用一记扳粘来阻挡Z女士的进一步扩张,却被Z女士同用一手反扳化解:

        “我们打算修订草案中的部分条款:提高基金会在外的信誉,将司辰的教管权力交回给教管学校与基金会。由基金会对神秘学家进行统一的风险评估,确保这支编外队伍的风险水平始终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这不是让步,而是针对草案做出的合理的改良。我们见惯了各类作品中的正邪对立,时常将一切条例都当做无法妥协的底线。但对错的界限实际上往往并不那么明确,人们总要在一次次的试错与让步中才能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这才是真实。

出自4TH-14 胜负手

       但这依然无法追平优势。黑子只要立下,按照推算,赞成方仍会以5票的落差败北。Z女士的最后一手,不再是妥协,而是追立,攻杀到底。20个小时的冗长演讲,为赞成方等来了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让康斯坦丁女士真正看到了她的努力与坚持。

出自4TH-17 暗处的回声

        康斯坦丁没有等来投票的胜利,她等来了会长,那个没有正脸却用三句话让她差点走不动路的男人。制作组在此的意思,似乎是在告诉玩家,在弈者之上仍有更具手段的衍棋人,在棋盘之外仍有天经地纬的棋路,俗称画饼。那些都是身外事了,当局胜负已分,《暴雨改革:增员与秩序》法案通过。

出自4TH-19 棋盘一角


        合理的诉求不会因发声的阵营不同,便有所褪色。面对问题,有人逃避之,有人扼杀之,而Z女士选择的是直面其本身,然后调节之。“我认为基金会需要的是团结与联合,而不是对抗与斗争。”Z女士的理念贯穿于她的一切行动之间,这也无怪乎当康斯坦丁预见败局已定,草案注定将要推行之时,她做出的改动能与Z女士与马克议员不谋而合:她从来没要剥夺任何人的利益,一切都是为了基金会的未来而行动。

出自4TH-21 好天气

        棋界有言,“善弈者通盘无妙手。”但无论是身处剧外的我们,还是身处剧中的他们,都鲜有人能身在群山之中拨云见日,从容落子。步步为营或许能成一种策略,但还是缺少了于变化之中率先适应的先机。就像《暴雨改革》法案推行所经历的这般,通篇皆为无理手,恪守成规者注定无法破局。从维尔汀最初提供档案开始,无论是提交改革草案,八方游说议员,还是点拨众人宣战,推动草案修订,无数次的打探、辩论与计算,乃至最后的冗长演讲,直到法案通过。Z女士从未如康斯坦丁那般自诩为高人一等的操盘手,而是躬身入局,甘做一枚普通的棋子,始终战斗在最前线。若能寄于如此直系上司的篱下,又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无法去面对的,又有什么挑战是我们无法去相信的?无需畏惧,即便前路艰险。

但是我们可以永远相信Z女士——从棋局反观基金会上层人物的博弈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