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汽象观察75期 | 上半年恶性内卷,下半年生死存亡,中国车市气象预报

2023-06-28 12:04 作者:中视汽车  | 我要投稿

最近, 上半年恶性内卷,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且听汽象自媒体联合会的大咖们,对此作何分析。


“三个司机” 刘志向(本期主理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前不久与某经销商集团负责人向橘叔吐槽,卖丰田的车不赚钱了,其中广丰只有赛那有点利润,连汉兰达都不行。他们旗下一众合资品牌极其艰难,而自主品牌两级分化严重,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认可度越来越高,传统燃油车越来越不好卖。

厂家公布的增长数据看似一片大好,丰田甚至对未来中国车市极度乐观,相反经销商的情绪日渐低落,他们对未来形势异常悲观。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继续飙升,然而主攻新能源的自主品牌鲜有盈利,依然靠燃油车贴补。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跨国品牌燃油车市场被蚕食,但依然没有决心全力投入亏损的新能源车项目。也许,很多跨国品牌的思路跟起亚中国区负责人所说的一致,他们有很多钱和技术,只是不想投入,等中国企业都烧钱烧死之后再来!

可以预见,下半年继续内卷,乐观者可能看到了经济危机时代抢夺份额的良机再现,悲观者可能面临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不论如何,不要忽略举国大战略之下,新能源供应链成本一定会在技术革新之下逐步下行。跨国企业躺着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此时丢掉的,恐怕以后再也收不回来了,不信走着瞧!


“车透社” 罗裕(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主席):


当避免简单粗暴的价格战,电车别逼死油车

上半年车市,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太卷。

甚至卷到了像一场无情的战争,让众多车企都身不由己。

“车圈鲶鱼”特斯拉卷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卷燃油车,降价潮来势汹汹。

当乘用车市场已成红海,当油电同价渐成大势,众多车企不惜牺牲利润来抢夺市场占有率,连一向高傲的蔚来也低下了头。

但事实上,价格战对于车市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最为不利的,等同于杀鸡取卵。

当车企没利润了,甚至被迫巨亏经营,那么对于产业链上下,包括媒体,恐怕都会受到连锁反应。

所以,车透君特别希望,下半年车市应当回归理性和正常,打价值战值得鼓励,但像雪铁龙C6那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一定当避免。

一旦行业不健康了,谁都没有好果子吃。

另外,也希望电车别逼死油车,能在竞争和共融中,共同向前迭代和进步,同样能让购车者受益其中。

毕竟,电车的安全性和补能,目前仍有BUG。

油车,仍能发光发热。


“钟叔驾道” 徐钟:


“价格战”,车企最无奈的战术

市场从不缺乏平庸的车企,但缺乏一鸣惊人的车企。“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时尚又稳重”,以雪铁龙为首的传统车企掀桌子摊牌后,车市价格战便一发不可收拾。但热度褪去后,它们便又回归平庸。

当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油电同价”策略大规模铺开,一众车企不惜牺牲利润来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甚至连高傲的蔚来等品牌也不得不改变策略,向销量低头。短时间内它们能抗衡市场冲击,但长期下去只会越陷越深。

更多的是陷入“卖不动-降价-提振销量-热度褪去”的死循环,“价格战”的成效从来都是治标不治本,降低品牌美誉度的同时,也不利于车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某种程度上,是会加速车市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下半年,缺乏新能源车销量支撑的传统合资品牌,生存环境将愈发恶劣。在纯电动车型难以走量,插电混动车型价格难以下探之际,它们唯有暂时祭出“价格战”这个大招,来维持燃油车销量基盘,只会卷上加卷。

自主和合资间此消彼长的态势会维持多久?失衡的市场环境何时能恢复?让子弹飞一会儿。



“车哆哩” 王智良:


下半年的车市行情就像上半年的股市震荡不乐观

于车企车商来说,2023年下半年的目标恐怕是“活着”。

目前国内经济、政策和市场情绪均处谷底,糟糕的经济大环境让汽车行业快速坠入下滑期,要想复苏需要较长周期。不乐观的估计,汽车行业的行情会比想象中的要糟糕。

尤其是大多数合资品牌,已显现较大幅度的下滑,短时间较难逆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会持续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近些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型的上新速度较快。而燃油车特别是合资品牌燃油车的份额渐有被新能源汽车代替的趋势。燃油车市场正处于多重竞争叠加的不利局面,如要扭转,需假以时日。

下半年由于国家政策刺激及海外巿场需求,汽车市场也有可能向好发展。尽管上半年的车市不尽如人意,但哆哩君依然对未来的市场表现充满信心。近期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旧弱势,依赖于近期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新能源及汽车下乡等政策来加速汽车市场复苏。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动汽车正在进入欧洲及其它海外市场;而更多的欧洲品牌电动汽车生产线也将转移至中国。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传统燃油车市场那些技术方面领先的新车同时也会被市场关注。当刺激到市场“痛”点,促进汽车行业实现稳增长也不是不可能。

如王传福所言,下半年及未来的汽车行业竞争赛道必定要进入淘汰阶段,经历了优胜劣汰的竞争之后,弱者出局,强者更强。


“鬼斗车” 王魁军:


加速优胜劣汰 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疫情结束,为了快速抢得市场先机,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开始自杀式降价,一时间整个车市腥风血雨,让众多业内人士大呼看不懂。市场也迅速由燃油快速转向新能源,舆论导向也迅速转变。鬼哥认为,受整体经济通缩影响,整体车市恶性内卷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会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随着老百姓消费信心增强,经济一旦转好,盲目降价以获取市占率的情况就会减少。至于生死存亡的话题其实最近几年一直都在,尤其是新造车势力淘汰速度会加快。但可以肯定得的是,下半年市场肯定会趋于稳定,毕竟降价也降过了,仍销量不佳的自会淘汰,强者仍将恒强,只是把我产品质量才是永恒话题,至于燃油车被淘汰还言之过早,尽管目前看新能源车还有优势,可一旦销售占比超过50%,电网能否承受得了,电费是否还会这么便宜,一旦出现电慌咋办,或者说电价一旦达到3元甚至4元一度,成本优势还会这么大么?这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更要量力而为。


“W动力” 颜延:


很卷的下半年,购车正当时

如果说下半年有关键词,那第一个一定是价格战。首当其冲的是新能源市场,因为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下半年一定是一场保量之战,但车多了市场没那么多,加上原材料和电池产能的逐渐饱和,所有车企一定会大幅度降价。日前蔚来的降价对销量的提升非常明显,应该很快就有品牌跟进。

第二个关键词是自主混动崛起持续挤压合资,今年无疑是混动大年,尤其是自主品牌的混动产品,比如近日推出的银河L7和哈弗枭龙MAX,肉眼可见的有技术有价格,直接威胁到合资的份额,日系作为混动老炮,虽然产品节奏在跟进,但价格优势不大,其实很危险。

第三个关键词则是油电同价,带电的产品价格在降低,带油的产品科技和配置都在提升,换购热潮下消费者的选择真的很多,有一说一这样的内卷的大环境对于用户来说是下手的好时机。

总的说来,下半年会很卷,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卷配置,自主与合资卷混动,新能源之间卷价格。这对用户来说,无疑是购车好时节。



“大侠上车” 任辉:


竞争与生存,都需要良性发展

要说今年上半年车市热度最高的话题是什么?无疑是“内卷”和“新能源汽车”。

首先从“内卷”来看,与以往两年由原材料价格暴涨和短缺所导致的内卷不同的是,今年再度加剧的车市内卷,甚至已经由新能源汽车传导至传统燃油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车市都陷入一片恐慌,所有车企包括豪华品牌都在大打价格战,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乱杀状态,对于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并不是好的现象,车企应坚持以产品为王的发展道路,价格战只是短时间内能让数据变好看的慢性毒药。

其次就是国家层面在近期也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并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和延长购置税减免政策至2027年年底。当车企看到这些官方信号后,无疑将会一股脑地在新能源市场进行梭哈,因此车市在下半年将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内卷现象,届时必将会频繁出现类似长城和比亚迪这种对簿公堂的事件,所以有关部门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就要做到把一碗水端平,否则“兄弟反目”必然会对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中国车市造成损伤!


“Nice好车” 李云凯(汽象自媒体联合会2023轮值秘书长):


合资阵营加速上演淘汰赛

下半年车市大概率会走稳,总量会略有增长。不过,增长点仍然集中在PHEV和BEV,传统燃油车市场仍然会持续萎缩。这也让合资阵营的处境更加艰难。

凭借良好口碑和从没有过的大幅让利,丰田稳定住了市场规模,甚至还实现10%左右的增长。大众、本田和日产相对表现就差一些了,不过也算基本稳定。但对北京现代、悦达起亚等合资车企来说,如果不拿出真正的努力,未来恐怕真的没有未来。

比如最近上市的某韩系新车,尽管价格降到了从来没想过的12万出头,但是还是未能激起一点浪花。

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合资品牌缺少清醒的自我认知。对于部分合资品牌来说,觉得再怎么降,也不能比自主品牌便宜。可事实上,在不少中国消费者的看来,你可能还不如比亚迪、长安这些自主品牌。当然,论产品力就更不如自主品牌了。

所以,对于部分合资品牌来说,别自嗨、别自我感动。保持清醒认知,这在淘汰赛中直观重要。



“中视汽车” 张少杰:


上半年恶性内卷,下半年生死存亡,中国车市已进入淘汰战阶段

年中了,回顾2023年上半年的中国车市,真的是一个“乱”字当头。特斯拉在年初发起进攻搅动了风波,随后又陆续两次降价,3月湖北车市的大动作,更是让这场车市降价风暴“飙”到了顶峰。于是各大中国品牌纷纷跟进价格战和内卷,累计四十余个品牌、上百个车型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降价潮中。在我看来,这就好像是一场无情的汽车领域的战争。但是很奇怪的是,这场价格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汽车销量的增长,但是并没有拉动车市整体向上增长。对于这个现象,我个人的解读是,首先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依然辐射在汽车市场;其次,盲目的降价加大了消费者的期望程度,大家都觉得价格还没到位,所以都在等。

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消费透支等多重因素导致的汽车消费需求不旺,以及国六B切换,这些是引发今年车市价格战的重要原因。很多的业内人士也都认为,如今的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了淘汰赛阶段,卷价格、卷成本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还是为了活下去。甚至有车企高管直言,现在很多车型一看就是没有利润的,但是大家都在卷价格,为了生存甚至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我认为今年下半年,将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

虽然目前疫情结束,经济逐渐开始恢复,车市价格战有所缓解,国家政策上也有所支持,比如车辆购置税的延续以及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车市逐步回暖。但是当前中国车市的淘汰赛激战正酣,价格战并不一定会因市场的复苏而结束,很多车企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个别的车企已经形成了头部效应,它们有应对的实力。不少的传统车企也在加快企业转型的速度,应对起来应该也不是太难。那还有很多的“边缘车企”该怎么办呢,我个人觉得,“练内功提素质”并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如果不能很好地去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需求,或许它们面对的就是,淘汰出局。



“阿贵看车” 凌玉贵:


车市再难,活着才是王道,才有机会?

正当大家以为随着出行的正常,车市将逐步回暖,于是在2022年底各大新能源汽车纷纷开启了涨价的风潮。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毕竟这三年已经让普通老百姓手中的口袋“弹尽粮绝”,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车市也进入相对的疲软期。

于是,湖北的一声惊雷照进车市,让上半年的车市进入了死循环,各大厂家卷入降价潮。可众品牌想不到的是以前降价都能收获销量,赚得盆满钵满,可这一次却是降得越多越卖不动,多数的品牌只收获了降价与经销商的销量下跌与亏损潮,可谓是一地鸡毛……

是的,残酷的现实更突显的两极分化,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于是阿贵哥看到了有人喊出今年上半年车市最撕心裂肺的呐喊“像牲口一样活着”,这就是车市,更是现实。只有活着才会有机会,可遗憾的是喊出“像牲口一样活着”的品牌已成为历史。是的,时代在变革,车市在洗牌,或许上半年的车市,让更多的品牌明白淘汰赛已在上演,当然,下半年也不会好,毕竟大多老百姓的口袋太紧了,这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鼓的。或许,车市分水岭已经来临,只有活着才有机会,哪怕像牲口一样活着,否则一切都将成为历史。


汽象观察75期 | 上半年恶性内卷,下半年生死存亡,中国车市气象预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