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融进苏联的立陶宛——立陶宛简史12

2022-05-06 12:00 作者:特大号的DK  | 我要投稿

讲起近期的立陶宛新闻,很多人才知道了原来欧洲还有个小国名曰立陶宛。而作为近期帝国主义旺财的代表,立陶宛国家的历史也被大家深扒,很多人甚至惊奇的发现立陶宛竟然也曾是苏联的一部分,而苏联解体后又迫不及待投入了资本主义西方世界的怀抱,最终发展成为了今天“人人喊打”的立陶宛

立陶宛

当然在上个世纪中叶,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跟战后世界“新秩序”的产生运行,以及美苏冷战的开启,都为立陶宛国家的命运平添了几分无奈与悲剧

冷战

咱们上期讲到了立陶宛在二战被数次占领,国家几经易手:先是苏联,后有纳粹德国,最后二战后期苏军再次反攻,解放了广大立陶宛,最后立陶宛在1944年再次被苏军占领

二战的历史咱们好多系列都讲过,这里就不加赘婿,单说立陶宛,当时的立陶宛就如波罗的海跟中欧大多数小国一样,都长期被纳粹德国所占领,而沦陷后的诸国也都或明或暗进行了抗争


终于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德战场的形势发生了转折,苏军反守为攻,德军节节败退,伴随着东线战场苏联红军巨大的伤亡,终于包括立陶宛在内的诸国迎来了解放

而在苏军占领之下的立陶宛,也由此开启了它苏维埃政权的时代,即立陶宛融入苏联的历史时期


咱们本期就来看一看立陶宛国家究竟如何一步步、一点点建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其实就是在二战后期苏军占领时期建立的一个正式的立陶宛国家政权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

毫无疑问它的性质属于是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毕竟“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称可不是白叫的。当然也因为名称太长,所以人们更愿意简称为立陶宛。(后文咱都简称为立陶宛)

这个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它的大部分领土跟今天立陶宛的疆域是重合的,或者说今天立陶宛国家的疆域就是在其基础上形成的

立陶宛的位置

最早的立陶宛国家疆域跟今天有不同,莫说原始时期的部落社会,就是进入王国时代的立陶宛,以及跟波兰联合后的波兰-立陶宛王国,其面积也远大于今天的立陶宛国家

波兰-立陶宛王国疆域

也就是说曾几何时立陶宛的祖上也阔绰过,不仅领土面积居于欧洲领先,国力更是当时的欧洲列强,但后来跟不上时代最终才衰落至此

而此刻咱们说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之后,分别和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波兰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所接壤。

今天立陶宛的位置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地区之所以最后被并入苏联,原因也是地缘政治,即立陶宛位置距离苏联(或者说俄国)太近了!并且波罗的海沿岸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出海口,苏联人也不可能轻易放弃

而虽说立陶宛融入苏联的理由很充分,但过程却很艰辛:期间也经历了不少坎坷与转折...

立陶宛与苏联

咱们此前讲立陶宛近代史的时候说过立陶宛国家跟俄国的恩怨情仇,即1795年后立陶宛被并入俄国的时期

期间立陶宛作为俄国的一部分一直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直到一战时期德意志第二帝国进攻俄国,才占领了该地


1918年之前,立陶宛在理论上、名义上、法理上一直是俄罗斯帝国的一个行省,而一战期间俄国被二月革命推翻,耳后十月革命建立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苏俄),从此立陶宛获得了独立地位。

十月革命

1918年立陶宛正式宣布独立,成立了共和国,随后国家政体几经变换,短短三年之内,国家政体更换达五六次之多(详情参见立陶宛独立战争期间的政体频繁更替——立陶宛简史9)。

在此之后,立陶宛进入了一战后的恢复发展时期,但马上遭遇了战后世界经济危机以及二战的爆发,随后立陶宛被占领亡国

最初占领立陶宛的正是苏联,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了日后跟德军作战,要建立战略纵深,于是或强迫或半强迫,将波罗的海三小国全部驻兵,占领了该地区

斯大林

后来苏德战争爆发,纳粹德国闪击战打得苏军措手不及、节节败退,最终德军占领了立陶宛等国,立陶宛遂亡国


战争后期,又是苏联红军以鲜血铺路,用钢铁洪流,解放了包括立陶宛在内的广大地区,自然也就获得了立陶宛等地的占领权,立陶宛国家就在苏联的支持下开启了苏维埃化的进程

立陶宛的苏维埃政权

早在1918年年底至1919年年初,在立陶宛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先后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当时的苏维埃政权还属于是立陶宛政权频繁更迭当中的一个。


等到了1919年2月-8月期间,苏联政府方面建议合并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与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因为两方需要共同对付一个强大的邻国:波兰!

二战前的欧洲

由此双方合并成立了所谓的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也是两国历经百年后的再次合并,因为历史上立陶宛国家与白俄罗斯国家曾同属于立陶宛大公国。

但随着1919年8月波兰占领了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全境,以及1920年7月签署的波兰-苏维埃和平条约,立陶宛结束了它的苏维埃时期,开始重新建立陶宛共和国。


在签署了里加合约后,苏维埃政府最终只得到了一半的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立陶宛的部分则再次成为资本主义下的共和国。

而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40年1月,在苏联人占领立陶宛后,再次在立陶宛的领土上、国家内,建立了一个新的苏维埃政权

但这个苏维埃政权依旧没有存在很久,很快就被纳粹德国所占领,于是下一段立陶宛的苏维埃时期就得等到1944年苏联红军解放立陶宛之后了


1944年7月在苏联人的背后支持下,又一次获得了独立和解放的立陶宛国家成立了所谓的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这就是咱们更为熟悉,也持续更为久远的一个立陶宛苏维埃政权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

1944年8月这个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加入苏联,成为了当时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正式融入苏联,成为了苏联的一部分......

挫折与颠簸

1944年初,向西反攻德军的苏联红军遭到了波罗的海各国军队的强烈抵抗,本是解放波罗的海国家的苏军为何不受其待见?

苏联红军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一旦苏军占领自己国家的国境,一方面标志着纳粹德国的势力被赶了出去,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接下来自己国家将会被苏联占领

所以当时的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等国不仅极力对抗纳粹,也想尽办法延缓或阻止苏联红军的西进,以确保国家在战后的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

事实上当时在反法西斯集团对抗纳粹的利益上,这些国家跟苏联是一致的,但对于像立陶宛这些国家来说,他们更愿意凭借苏军的物资、武器支援,来自己解放自己的国家,只有这样,在战后他们才能够重回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

但苏军也不愿意啊,自己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苏联方面整整打垮了一代青壮年才获得了反攻解放的机会,凭啥苏联人的牺牲给他们做嫁衣?更何况各自为战不利于统一提调,只会延缓纳粹德国灭亡的速度


所以双方之间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苏联红军的钢铁洪流也不是波罗的海三国所能挡得住的,于是等到1944年9月末,苏军几乎占领了整个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苏军的迅速占领除了自身强大之外,更有信仰苏维埃,愿意与苏军交好的当地人的帮助,这也得益于此前1940-1941年间立陶宛的一年“苏联化”时期


而那些不喜欢苏联的波罗的海人也非常明确知道接下来将会如何发展,所以仅仅在1944年到1945年初,就有大约25万人选择了逃往西方国家

这些人当中不乏当地的知识分子、资本家金融家、文化界和宗教界的领袖。这其实体现的就是立陶宛等国在对待苏联问题上的割裂:即很多备受压榨的贫苦底层人民欢迎苏军,而社会上层、中层人士则惧怕苏联


最终这种割裂贯穿了苏联之下立陶宛国家的始终,使得立陶宛成为了冷战期间苏联之内最不安分、最会搞事、最闹独立的国家之一,当然立陶宛也是最先脱离苏联的一批国家

而对于苏联来说,在当时这些统统不重要,因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更何况当时苏军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亟待完成

所以苏联的占领给这些国家带来的混乱与矛盾,在早期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也导致了苏联各个加盟国被迫同意了对其边界的调整

总而言之,最终的苏军占领是矛盾重重的。而历经了二战的摧残,百废待兴的立陶宛也确实需要抱住苏联这条大腿,所以尽管很多民众不满意苏联的统治,但也无可奈何


而苏联为了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力量,调入大量干部去充实这些个刚刚结束了战争的国家,由此波罗的海各国共产党人数量猛增,一举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而当时斯大林因为对这些其他国家共产党人的不信任和对东欧诸国的猜忌,像是秘密调查、再三审查、暗中清洗的事情时有发生,虽说手段颇受争议,但在当时来说也算是“功效显著”


由此,以立陶宛为代表的这些个苏联加盟国,更加紧密得和苏联相融合(某些程度上来说也是别无选择),从而使得立陶宛正式融入苏联,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开启了立陶宛国家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融入苏联的立陶宛

那么新时期成为苏联一部分的立陶宛又是怎样发展的?立陶宛人甘愿老老实实接受这一现实吗?苏联时期的立陶宛又是怎样“搞事作死”的?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融进苏联的立陶宛——立陶宛简史1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