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评价是对自己负责
若某人不由自主地以他人之评价来自我塑造,根本而言,则这并不只是不自信所带来的自我否定,这更深的是一种逃避生命责任的倾向,一种习得性无助,宛若婴儿将生命全权交与母亲一般将人格面具交与他人。 婴儿与此人都是无意识逃避,但婴儿是生理上无能导致的委托倾向,而此人是心理上无能导致的委托倾向。 此心理无能的诱因,大率是因为长期无自主权,对生命无掌握感,无独立自主的人格。无独立人格,则必须依附他人为中心来建立人格面具,故此人以他人评价为中心来锚定生命的无助感。 此心理无能,根本上拥有一种自我生命无法负担之感,逃避生命责任的,而逃避自我生命最彻底的方法就是自我毁灭,去自我中心化的生命委托,故常有自毁倾向,任人摆布。那么人格面具的任人拿捏,就不在言下了。 但是,生命责任交与他人,只会加剧其无助感与自毁倾向。实际上,没有人想要或者能够为别人的生命负责,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系统性描绘他人生命全貌,甚至自己对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盲人摸象。他们的评价更是往往粗浅浮躁,以各种片面的方法来裂解被评价者的形象,而各种粗糙的评价方法杂乱无章地勾勒本无自我的灵魂之上,除了加剧其混乱倾向,还能造成什么? 而被评价的无锚者,则往往因为体系的评价的混乱而更加自我虚化,自我替代为别人视野下的附庸。没有自我生命掌控感的人,注定为别人而活。 如果想要根本上摆脱被评价掌握的习惯,就要摆脱委托倾向,重新拾起生命责任感,因为,你得明白一件事——没有人可以对你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