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整顿流量明星、三胎政策、教育双减、禁止996,一系列新政,将如何影响时尚业的发展?

2021-09-13 23:29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新政策会如何影响时尚业的发展?

作者:冷芸

大家晚上好。我们今天要聊的这个话题是关于最近出来的哪些新政策会影响时尚业的发展?比如国家对流量明星的管控会影响时尚业的发展,这肯定会改变品牌公司的营销策略,至于具体怎么改变,我在后面跟大家聊。996工作时长对时尚行业有影响吗?网友提到的教育“双减”会影响时尚行业的发展吗?大厂取消996又会怎么样影响?还有大家觉得三胎政策会对时尚行业有影响吗?


|一| 消费端

三胎政策
有网友认为三胎政策会导致家庭压力更大,从而导致大家对消费更加克制。但也可能,因为孩子更多,会扩大童装市场与亲子装市场,但可能产品单价需求会降低。

教育的“双减”与禁止996
也有网友提出,第一批享受教育“双减”的家长,会有更多的亲子时光,在周末带孩子在商场从而增加消费。另外,家庭也会开始从应试教育的投入转向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投入。

那么,教育“双减”到底是给家长增加了负担,还是减少了负担?是增加了家长的休闲时间,还是减少了家长的休闲时间?

有网友认为教育“双减”增加了家长的负担,家长要承担更多的教育压力。所以对于部分家长,可能是减少了家长的休闲时间,也因此减少了消费的机会。

这一政策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回归生活,比如孩子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游玩或者是运动,增加孩子一些其他的生活方式。而禁止996工作,也使得家长有可能有时间陪孩子。这样就增加了家庭的休闲时间,而增加了家庭的休闲时间,就可能增加消费的可能性?

有网友说身边很多家庭是有这样的趋势。我也觉得像996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孩子作业负担的减少这样的政策能够减缓家长的焦虑,也就会刺激更多的销售。

另外我个人的观点是这些政策会带动更多的实体店销售,因为亲子之间的快乐是很难仅仅在家庭或者网络上完成的。我想大多数的家长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泡在网络上,而是增加更多的户外休闲时间。

所以我认为有几种消费会增加。

第一个是带有亲子项目的游乐园消费会增加。

但有多少鞋服品牌在像迪斯尼这样的游乐园里有销售渠道?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这个渠道,也许亲子装或者一些童装是他们所适合的。像迪斯尼这种游乐园非常庞大,在乐园里也都有零售店铺。

第二类,我认为综合功能比较齐全的购物中心生意会更好,也有可能会带动亲子装的销售业绩。

但是这几年服装品类里,除了奢侈品和体育品牌还有极个别的潮牌,总体生意还是比较艰难的。我个人认为这些政策会刺激实体店铺的业绩增长,当然前提是实体店铺在各方面的体验感是不错的,所以这是一个方向。

另外,这里也普及下我们国内大众衣着类消费的相关数据。

大家如果关注过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会发现每一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是1238元。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年,只有3.8%的收入是用于衣着类消费的。我每次去上课,如果谈到消费,大多会谈到这个数据。原因是我碰到的绝大部分从业者从来都不知道这组数据的存在。如果你把焦点聚焦在媒体,特别是体育品牌和奢侈品牌,你就会被误导认为中国的消费者很有钱,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很强大。如果你去看国家统计局数据,你就知道在中国真正能够做大市场的还是那些物美价廉的东西。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有市场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特别是对于设计师和买手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以去克服的问题。

回到我们的主题,在整个家庭的开支当中,因为孩子和家长有了更多的时间,所以很多消费可能会变成了家庭的消费。因为这些政策的改变,大家觉得在家庭消费中男装、女装、童装的比例构成会不会有所变化?假如一个家庭每年的开支是固定一年10000元,那么会不会因为这些政策的改变,而让这个消费占比在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占比上有所变化?举个例子,比如说以前家庭每年要拿出2万块钱去给孩子做培训,现在因为教育“双减”政策而不需要了,你们认为这2万块钱会去到哪里?

有网友认为这2万块钱会被支付到像亲子游类的家庭活动中。因为现在旅游还没有完全开放,那么可能会促进本地的和短途的旅游业会更好?也有网友认为学校会增加更多的活动。如果学校愿意增加更多的活动,当然是好事。

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禁止996工作,公司有没有可能会相应降低员工的工资收入?我看到有的大厂,它原本是有加班工资的,因为996工作时间政策就取消了大小周,现在员工收入减少了20%-30%。那么降低了工资可能又会间接降低了消费意愿?


|二|职场端

我们刚才从消费端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再从职场端来看,996工作时间的减少,教育的“双减”,对流量明星管控,还有现在我们前面没有提到的资本被整顿。这一系列的政策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很重要,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自媒体春天到了
第一,大家知道过去一直是流量时代,而且因为是流量时代,所以才刺激了那么多的资本,包括利用粉丝的文化,利用流量明星制造了很多话题。这些话题吸引了大量的注意力,以至于有一些该被注意的问题都没有被注意。

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种泡沫的话,这个泡沫在过去几年是巨大的,它制造了很多的假新闻、假数据,并且人为制造了很多追捧出来流量明星、饭圈文化,他们占据了社交媒体的大半壁江山。我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去看微博热搜,以前的微博热搜动辄就有一个亿、两个亿、三个亿的热度,现在这种热度规模已经没有了。因为这些热度太高,把其他新闻都被淹没了。现在这些热度没了,真正的新闻出来了,它对于良币来说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认为个人自媒体时代的春天来了。可能很多人已经觉得个人自媒体时代几乎要结束了,因为现在几乎没有流量,主要靠MCN来做。但我觉得因为流量明星的退潮,在做专业内容的个人自媒体时代会来临,只是高峰期还没有到。为什么?因为我觉得社交媒体的环境被净化,真正有才华的人,真正好的内容会慢慢浮出水面,这是第一点。


副业时代到了
第二,副业时代来临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做副业的人增加了很多?而且有的人不止一、两个副业。但是很多老板不一定意识到这一点,我周边很多做老板的人不知道他的员工在做副业。而禁止996后,员工也得以有更多时间做副业。

所以从个人职场发展角度,我也认为一个人不应该仅仅只有一份工作,但是你如果想一个人要做两、三份工作,那么你最起码要具备优秀的时间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是你要刻意去训练的,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斜杠者。一个不擅长做时间管理的人是没法真正地做好副业的。

员工发展副业对于企业来说实际上是敲响了警钟。员工的忠诚度会随之更加降低。这也意味着,企业跟员工之间的关系会变得彼此更加独立。我作为一个员工,我不在你这里做,我也有能力通过别的渠道来养活自己,所以我对公司的这种依赖性会减少;而企业也会发现,员工管理难度与成本加大,所以企业会大大降低全职员工的占比。在未来,即使是大型企业,其全职员工占比可能是50%,剩下的50%就是通过兼职或者外包的形式来完成。

其实副业模式在欧美已经是相对普遍的。欧洲有一些公司,员工一周工作4天,剩下3天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薪资也是按照4天来支付。有的人的主业可能是一个程序员,他的副业可能就是酒吧的驻唱歌手或者他特别爱好某一种体育,他可以加入一些业余的俱乐部去做他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主业做一份能够让自己赚钱的工作,副业就培养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赚钱。因为有了主业,所以他对副业的依赖没有那么高,如此他的工作生活还有兴趣爱好都比较平衡。

我们看到的一些欧美奥运会冠军,运动对其也是个人副业。

但这些对人的时间管理能力要求很高。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我认为他的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而让小朋友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而这里的其中一点就是时间管理。


|三|营销端

第三我们再来谈谈品牌营销策略。现在流量明星没有了,从品牌的角度看应该用谁来帮自己做宣传?特别是这些高度依赖于流量明星的流量提升品牌业绩的网红品牌,在流量明星消失的情况下,品牌的营销策略要做什么调整?或者说他们应该用谁来帮他们在做代言?这会给一些什么样的角色提供更好的机会?

原来企业的代言人主要靠流量明星或者一些大明星,但现在流量不会再聚集在某一个人身上,所以明星聚合流量的能力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有爆发力了。现在国家在算法上也在进行调整,不允许你通过水军去做大一个流量。更何况现在还有一个限费令,现在给这些顶流明星的代言费不能太高,不能超越一般市场价。所以我想企业对于流量明星,包括对于大明星的依赖也会大大降低,因为他们的价值也降低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有更多的补充这部分流量差异者。

谁会来补充呢?


人人皆营销
有网友认为会给KOL和KOC机会,也有网友认为设计师自己会上线来解说。

除了刚才网友说的KOL和KOC之外,我认为企业应该培养自己的代言人。你们认为如果企业要有一个自己内部出来的代言人,最好的代言人是谁?

我认为从企业内部来说,要么是企业创始人,像董明珠、雷军这一类,要么就是企业的CEO总裁,他们是最好的企业代言人。

客观上这也在说明每一个职业的职业内涵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企业的总裁是从来不需要面对公众的,但现在随着一切环境的变化,社交媒体的发展,他们需要把自己变成企业的代言人。事实上有的企业已经在这样做了,只不过可能很多企业主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创业者,我想你需要给自己增加这么一个身份。你是企业的代言人,而且你是企业最好的代言人。设计师品牌更是如此,如果设计师具有网红体质的话,我觉得这对其产品推广、品牌的塑造都很有好处,只不过可能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面对镜头。我知道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师是不喜欢去面对镜头的,其实他们都是对产品很有想法的人。对此我想这需要设计师去调整自我认知。


有网友说需要走到前台为自己代言,这是一个未来的竞争力。没错,所以我也鼓励大家走到前台来,我觉得社交媒体带给大家最好的好处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发声的渠道——只要你愿意发声。

所以企业的营销策略,我觉得会从流量明星转到KOL和KOC还有企业内部的人员,这里面最主要的是企业的CEO、总裁、创始人。

那么除了这几类,还有谁能够来完成代言工作?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最近特别火的一些跟AI相关的虚拟偶像。虚拟偶像也会成为企业代言人,但是现在我不知道虚拟偶像的价格有多贵,据我所知也不低,可能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够用或者用得起。但是随着技术成熟和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愿意去用虚拟偶像,而虚拟偶像会成为另一类能够帮企业完成企业代言任务。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必须有品牌代言人才能完成它的传播工作。大家会不会去欣赏一个没有品牌代言人的品牌?其实有很多部分的品牌并没有形象品牌代言人。只要你的产品过硬,你用一些其他的创新、营销手段一样可以吸引消费者,这样也许就能省去原本高昂的代言人费用。

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今天关于新政策会如何影响时尚业的发展的话题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整顿流量明星、三胎政策、教育双减、禁止996,一系列新政,将如何影响时尚业的发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