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艰苦奋斗这件事,进行一些简要的思考
如果有人说,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那么我想反驳道,那只有人死后才能享受到舒服,这难道不可感到可悲吗?(这不有点像死后上天堂、人活着有一身罪之类的封建迷信吗?当然了,西方享乐主义,我们也不支持。正确要做到的,应该是延迟享受。) 可这就又有人说,艰苦奋斗是优秀品质,人人应学习用在生活中。 但我粗略想了想,觉得这咋一眼看上去好像没错,毕竟国家也在鼓励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精神。但我又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这不是强加因果的错误吗。 不过,即然也谈到这个敏感的问题。那干脆,这里我也随便谈谈我的看法。 这首先吧,先仔细分析下,艰苦奋斗是什么——艰苦奋斗精神创立最初,应该是一群有希望有信仰的人,在他们追逐目标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精神品质。而经这简单分析之后,其实便并不能得出,艰苦奋斗会适合所有人这番话。 (继续论述,有时也会展开谈谈看法)首先,对一般人,也就当下大部分人而言,眼中有光的时间段并不算很长。而且出于人性来看,像站不如坐,坐不如躺的求舒适习惯又长期存在。再加上这艰苦奋斗精神本身,也并非就符合“正常人“。所以,在现实中,愿意主动接受并积极实践的人概率不大。(其实说到这里,其实就已经可以一定程度上驳反“艰苦奋斗精神要让大家学习,并用在生活中”之类的语言。但出于社会影响,以及我的思考也并非太浅薄等现实情况,这里继续回忆主题并思考下去) 接着,从精神传递角度上思考。这首先,所谓最直接,最明了,也最理想适合的传递方式,应该就是——一种优秀精神,它由什么样的人或群体产生,再由什么样的人去继承发扬。这样来继承精神,便毫无争辩的是,这会有利于辅助现实生活及工作,也会使其优秀精神发挥的作用达到最大化(毕竟已经被证明实践过了)。而这其中,虽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有利于优秀人格的保持,这也能帮助并影响人生目标追寻。但同时,如果有人以此来这对事不对人,想让所有人都将其强加于身,这便也是走了偏路,失了初心。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这忘记了背后创造这种精神的英雄们在想什么——他们在想的,是自己吃苦后辈不用再吃苦。(这就像,人,需要延迟满足,但我想说的是这实际上,却又不能没有满足一样(这个又可以讲好多,怕跑题,下次讲)而传承精神这件事,可不止是能丰富精神世界鼓舞改造世界,还能唤起对过往先辈的怀念与铭记。所以,如果说话者仅求精神功能,却忘了继承精神的目的,那这难道不是走了偏路,又是什么? 最后,从哲学上进行简要考虑。没有一法通万法的便利诀窍,也没有什么是能够在不考虑个体差异的情况下,有能适用全体人民的管理教育方法(所以这才有“因材施教”、“法律上只规定人不能做什么”等做法追求)。自然,要想教育人民,丰富其精神世界,就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世上,是不可能存在有普世大众的精神法则。所谓艰苦奋斗,也仅是一种信仰状态下的一种品质体现。而我们要学习的,自然也不应该是死板硬套的东西或是抽象事物。也正所谓,不合适于自身的,强加给自己,也并非能达成实际目的。 故,总结中心——凡事仍需实事求是,慢慢尝试,可以鼓励,但不可强加。 感谢观看,欢迎讨论。 2023年7月3日 时间:00:23